首尔目前的住房均价为5200美元/平方米(折合人民币3.45万元/平方米),较2013年中旬上涨21%,绝对价格是全国住房均价的2倍。以汉江为界,首尔分为江南与江北。江南地区的人口与面积均超过江北地区,多数高收入人群聚集于此,两地的房价从2002年开始逐渐分化,差距不断增大。目前江南地区一套公寓的均价约650万元,各类住房均价折合4万元/平方米,而江北地区的公寓均价大约为300万元,各类住房均价比江南低30%。过去几年,江南地区的住房均价涨幅为25%,而江北地区仅有13%。
与此同时,首尔区域内的房价分布根据地域、房型显示出巨大的分化:好地段的房产受人热捧,而偏远区域的楼市无人问津。例如,对于最受欢迎的99~132平方米的公寓,首尔各区之间的价差达3倍以上,江南区均价折合人民币约6.5万元/平方米,但是北部道峰区的均价只有1.9万元/平方米。首尔江南区遍布谷歌、IBM(国际商业机器公司)等巨头驻韩总部,对于小户型的需求很大,该区内66平方米以下的公寓均价高达10万元/平方米。
刚才说的都是普通住宅,而首尔的豪宅市场又是另一番景象。韩国明星们喜欢住在江南区,该区高档房产的价格约15万~20万元/平方米,而最贵的则可高达1亿韩元/平方米,折合人民币约60万元/平方米。
普通住宅的价格水平,和北京和上海的房价差不多,你可能会觉得首尔的房价也不算贵。其实,需要仔细想的是,首尔的比较对象,可能不应该是北京、上海,而应该是杭州这样的发达省份的省会。毕竟,韩国的人口和面积只是和浙江省差不多,考虑到浙江作为发达省份的人口吸附能力,未来浙江的经济体量和人口总量最终会超过首尔——倘若把杭州和首尔相比,我们会发现杭州的房价还有很大的上行空间。
过去4年间,首尔人均收入累积涨幅为8.5%,而房地产价格增速高达20%甚至更高。房价快速上涨的背后,是低利率环境,以及此前朴槿惠政府对于楼市的政策刺激。2013年以来,韩国基准利率维持在2.5%以下。朴槿惠政府上台后,连续推出了恢复房地产市场正常化对策(4·1对策、8·28对策)、房地产活性化对策(7·24经济政策、9·1对策)。其中,强有力的楼市政策包括首次购房者免除购置税、转让税限时免除等措施。另外,从2015年4月开始,韩国住宅重建的法律规定年限从原有的40年缩短至30年,更多的住房获得了重建资格。(www.xing528.com)
宽松的政策加上低息环境,让2015年以来的首尔房市非常热闹。持有多套房产的业主追加购房的比重在最近几年增加了2倍,江南区甚至出现了400多人竞购一套房的现象。火爆的购房需求使得黄金地段的房价迅速攀升,甚至出现一夜暴涨1亿韩元的情况。看来,这几年的房价上涨,并不是中国特有的现象——首尔、东京和纽约的房价都出现了大规模的上涨。
而首尔住房自有率[4]自2005年以来持续走低。韩国国土交通部对首尔居民居住实情的调查结果显示,首尔自有房比率为40.2%,包租比率为32.1%,两者均从2008年金融危机后持续下降。但结果同时显示首尔的月租比率有所上升,这说明更多的首尔人租房,而不是买房。横向比较来看,首尔目前的住房自有率(40%)与香港(51%)、东京(46%)相比仍然偏低,但高于纽约(32%)。一个城市的住房自有率由多方面因素决定,传统文化倾向、支付能力(房价收入比)、房贷松紧、经济景气度等,均对其有所影响。随着首尔房价不断走高,房价收入比逐渐增大,加上房贷进一步收紧,未来首尔的住房自有率将进一步下降。
近年来因为房价太高而“逃离首尔”的现象,在韩国是真实存在的,并且人数还不少。据首尔市政府公布,2015年首尔有13.7万人口净流出。不过,同在首都圈的京畿道,则发生了大约同等规模的人口流入。从首尔流出的人群中,60.2%的人搬去了京畿道,61.8%的人逃离的主要因素就是首尔房价太高。首尔附近的京畿道和仁川的房价不到首尔均价的一半,所以很多人选择迁至这两个地区。这对中国的一个启示是:倘若在大城市附近20公里左右的半径上,也就是大约从通州到市中心的距离,建设大规模的聚居区,形成城市副中心,对于缓解主城区的人口压力,可能是有益的。但需要防止的情况是距离过远、通勤时间过长,反而起不到分流人口的作用。
在房价不断上涨的同时,韩国居民的负债也快速攀升。2017年第一季度末,韩国居民负债总额为1.25万亿美元,占居民可支配收入的153%,负债的主要项目是购买房产。此时,习惯于搞调控的韩国政府再度出马,于近期出台了史上最严楼市调控政策,包括提高交易资本收益税、严格审查家庭贷款、提高贷款利率、提高首付比例,以及限制贷款购房额度等。其中,限贷措施将贷款购房的最高价格标准从9亿韩元降低至3亿韩元,贷款额度上限从5亿韩元降至1亿韩元,要求在首尔贷款的购房者年还款额度不能超过年收入的50%。在这些组合拳的暴击下,短期内首尔贷款购房的记录几乎为零。这一系列调控措施的背后,其实是韩国政府对经济进一步下行、还贷违约形成系统性金融风险的担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