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本章中,我将探讨有关机器对社会不同阶层的利益所产生的影响。这是一个相当重要的问题。对这一问题的探讨似乎从未得到任何肯定或令人满意的结果。我对这个问题的看法由于深入思考有了相当大的变化,所以觉得更有责任阐明我的观点。我虽然知道有关机器问题我没发表过任何现在看来有必要收回的东西,但我曾以其他方式[2]支持过我现在认为错误的学说。所以,我有责任将我现在的观点连同依据的理由拿出来供大家研究。
自从我最初注意到政治经济学问题以来,我一直认为任何生产部门使用的机器,只要有节省劳动之功效就都是一种普遍的利益,而其弊端是多数情况下不便于将资本和劳动从一个行业转向另一行业。依我看,只要地主得到的货币地租不变,他就会从用地租购买的某些商品的降价中受益,而这种商品降价必然是使用机器所产生的结果。我认为资本家最终也是以完全相同的方式受益。诚然,发明机器或最先有效使用机器的资本家会由于暂时获得很大利润而享有一种额外利益,但由于机器的广泛使用,商品的价格会因为竞争而降到生产成本水平上。这时资本家所获得的货币利润就会与以前一样,并且他只能以消费者身份分享一般利益,能够用相同的货币收益支配更多的舒适品和享用品。我认为劳动者从使用机器中同样受益,因为他们可以用同样的货币工资购买更多的商品。我想不会发生工资减少现象,因为资本家尽管要把劳动投入在新的或者至少不同的商品生产上,但他需求和雇用劳动量的能力不变。如果使用改进的机器,在雇用的劳动量不变的情况下使袜子的产量增加三倍,而袜子的需求仅增加了一倍,有些劳动者就会被解雇离开制袜行业。但由于雇用这些劳动者的资本仍然存在,并且拥有资本的人把资本用于生产中又可获得利益,我认为这笔资本会投在有需求并对社会有用的商品的生产上。因为亚当·斯密一段话中的真理给我过去和现在都留下了深刻印象。他说:“每一个人对食物的欲望都要受有限的食量的限制。但对享用品、房屋的装饰、衣服、车马和家具的欲望似乎没有限制或某种界限。”所以,在我看来,对劳动的需求不会有任何变化,工资也不会降低。我认为劳动阶层与其他阶层一样从使用机器后商品的普遍降价中受益。
以上是我过去的看法,有关地主和资本家方面的看法至今未变。但我确信一点,即用机器替代人力劳动往往对劳动者是非常有害的。
我原先的错误是由于我曾假设每当社会的纯收入增加时,其总收入也会增加。但现在我有理由认为,地主和资本家从中得到收益的那一笔资金可能会增加,而劳动者主要依赖的那笔资金却可能减少。因此,可以得出结论(如果我的观点正确的话):使国家纯收入提高的原因可能同时使人口过剩并且使劳动者的境况恶化。
我们假设一个资本家投入价值20000英镑的资本从事农场和必需品制造业的经营。再假设其中7000英镑投在固定资本上,即厂房、工具,等等,余下的13000英镑作为维持劳动的流动资本。假设利润为10%,这样这个资本家的资本每年都能保持原有的效率状况并提供2000英镑的利润。
每年这个资本家开始经营时都拥有价值13000英镑的粮食和必需品。一年中他把所有这些东西都卖给自己的工人并换回这笔资本,同时他付给工人同样数额的工资。年终时工人们还给他价值15000英镑的粮食和必需品,其中2000英镑由他本人消费或以他最为高兴和满意的方式处理。就这些产品来说,该年的总产值是15000英镑,净产值是2000英镑。现在假设次年该资本家雇用一半工人制造机器而另一半人照常生产粮食和必需品。这一年中,他照常用13000英镑支付工资并且将相当于这一数额的粮食和必需品出售给自己的工人,那么这一年的情况如何呢?
制造机器时,粮食和必需品的产量只是平常的一半,其价值也只是以前的一半,机器价值为7500英镑,粮食和必需品的价值也是7500英镑,因此该资本家的资本和以前一样。因为除这两个价值之外,他有价值7000英镑的固定资本,合计起来仍然是20000英镑的资本和2000英镑的利润。扣除2000英镑利润供自己花费后,余下的继续经营的流动资本只有5500英镑。该资本家雇用劳动的财力就会按13000英镑∶5500英镑的比例减少。结果,原先用7500英镑雇用的全部劳动就会过剩。
当然,资本家减少劳动量必然借助于机器,在扣除机器修理费用后生产出与7500英镑相等的价值必然取代流动资本加上全部资本的2000英镑利润。如果能这样做,如果纯收入不减少,那么总收入的价值究竟是3000英镑、10000英镑,还是15000英镑,对资本家来说又有什么关系?
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净产值虽没有减少,况且其购买力可能会大大提高,但是总产值会从15000英镑下降到7500英镑,并且由于维持人民生活和雇用劳动的能力往往取决于一国的总产值而非净产值,所以劳动需求必定减少,人口定会过剩,劳动者的生活将陷于贫困。
然而,由于积累收入以增加资本的能力必须取决于满足资本家需求的纯收入的周转率,那么采用机器所引起的商品价格下降必然会使资本家在同样需求条件下提高积累收入的手段——提高将收入转化为资本的便利程度。但每增加一次资本,他就要雇用更多的劳动,因此最初失业的那部分人又重新就业。如果使用机器极大地提高了生产,以净产值形式提供的粮食和必需品数量等于原来用总产值形式提供的数量,雇用全部人口的能力会和以前一样,因而就不一定有人口过剩现象。
我要证明的一切就是机器的发明和使用可能伴随着总产值的减少。每当出现这种情况时,劳动者就会受到伤害,因为他们当中部分人会失业,人口与雇用资本相比会过剩。
我所假定的这种情况是我能选择的最简单的一个。如果我们假设机器用于任何制造行业,比如织布业或棉纺业,也会产生同样的结果。如果用于织布业,那么使用机器后,布的产量就会减少,因为雇主没有必要为支付大量的工人工资而卖掉一部分产品。由于使用了机器,他所需再生产的价值仅等于所消费的价值加全部资本的利润。7500英镑产生的效果与以前15000英镑产生的效果是一样的。这种情形无异于前面提到的情形。可能有人会说对布匹的需求会和以前一样,那么供给从何而来呢?但是谁需要布匹呢?需要布匹的是农场主和其他生活必需品生产者,他们投入资本生产这些生活必需品作为换取布匹的手段。他们用谷物和必需品换取织布商的布匹,而织布商将谷物和必需品给予他的工人们以报偿他们为他织出的布。
这种交易现在将停止了。织布商雇用的人数减少,可出售的布匹也将减少,他便不会需要那么多的粮食和衣服。农场主和必需品的其他生产者生产必需品仅作为达到目的的手段,他们这样使用资本再也无法获得布匹,因此他们投入资本自己生产布匹,或者把资本借给他人,目的是能得到实际需要的商品。那些无人具备支付手段或没人需要的商品就会停止生产。因此,这使我们得到同样的结论:劳动需求会减少,维持劳动所必需的商品不会和以前一样大量地生产。
如果这些观点是正确的,所得出的结论是:
第一,机器的发明及有效使用虽然经常使一个国家的净产量增加,但短时间内不会增加净产量的价值。
第二,一国的净产量的增加和总产量的减少是相容的。虽然使用机器可能并且往往必定减少总产量的数量及其价值,但只要它能增加净产值,使用机器的动机总能足以保证机器的使用。
第三,劳动者认为机器的使用往往对他们不利,这一观点并非基于成见和错误,而是符合政治经济学的正确原理的。
第四,如果因为使用了机器,经过改进的生产手段使一国的净产量增加到很高的程度,但总产量(我始终是指商品数量而非商品价值)并没有减少,那么这样所有阶层的状况都将得以改善。地主和资本家将获得利益。这并不是因为地租和利润的增加,而是因为数额相等的地租和利润购买那些价值大幅度下降的商品时所获得的利益;与此同时,劳动者的状况也有了极大的改善:首先,奴仆的需求增加;其次,净产量的增加刺激了收入的积累;再次,劳动者工资所购买的一切消费品价格降低。(www.xing528.com)
除了我们一直关注的机器的发明和使用外,国家纯收入的支出方式对劳动者也有极大的利害关系,尽管在任何情况下纯收入的支出都会使那些有权享用的人得到满足和进行享乐。
如果地主和资本家以古代贵族的方式将其收入支出供养大量的侍从和仆役,就会比他把收入用于购买华丽服装、昂贵家具、车马或其他奢侈品所雇用的劳动要多。
在以上情形中,纯收入是相同的,总收入也是相同的,但纯收入体现在不同的商品上。如果我的收入是10000英镑,无论我用这笔收入去购买华丽服装和昂贵家具,还是用于购买同等价值的一定量的粮食和衣服,我所雇用的生产性劳动的数量差不多都是一样的。但如果我把收入用在第一类商品上,所产生的结果是我不会再雇用劳动,因为我只享用家具和华丽的服装,它们不能再生,事情到此结束。但如果我把收入用于购买粮食和衣服并希望雇用仆役,那么我用这10000英镑的收入或用这笔收入所购买的粮食和衣服雇用到的所有劳动力都会增加原先对劳动的需求,而这种增加是因为我选择了这种收入的支出方式。由于劳动者关心劳动需求,很自然他们一定希望有尽可能多的收入不是用来购买奢侈品,而是转向用于维持仆役。
同样,一个陷入战争需要维持大量海陆军的国家雇用的人力大大超过战争结束和常年战争费用停止时所雇用的人力。
战争期间,如果不要求我缴纳500英镑税款供养海陆军士兵,我可能把这部分收入用于购买家具、衣服和书籍等。无论用在什么方面,生产上所雇用的劳动总量总是相同的。因为海陆军士兵的粮食和衣服需要的劳动量与生产奢侈品所需的劳动量相同。但在战争情形中,要有更多的人去当海陆军士兵,因而战争是用收入来维持的,而非用国家资本来维持的,它有利于人口的增长。
战争结束,我的部分收入归还于我,我又像以前一样用它来购买葡萄酒、家具或其他奢侈品。以前靠这部分收入所供养的因为战争而产生的人口将成为过剩人口。他们会影响其他人,会与其他人竞争就业机会,这就使得工资价值下降,并使劳动阶层的实际状况恶化。
应该注意到另一种情况,它有可能增加一国的纯收入甚至总收入,而对劳动的需求却可能减少,这种情况就是马匹的劳动代替了人的劳动。如果我的农场雇用了100人,后来发现供养50人的粮食如果喂养马匹会给我提供更多的农产品,扣除买马匹的资本利息后,用马匹来代替人对我是有利的,所以我就这样做。但这种做法不利于劳动者,除非我所得的收入有大幅度的提高使我既能雇用人力也能使用马匹,否则人口明显过剩,劳动者的状况就会普遍下降。显然,在任何情况下劳动者很难在农场里找到工作,如果由于马匹代替了人力使土地产品增加,劳动者就要在制造业中寻找工作或者给人当奴仆。
我希望我的观点不要让人推论说,我们不应该鼓励机器的使用。为说明这一原理,我一直假设已经改进了的机器被突然发明出来并被得到广泛使用。但实际情况是,发明是逐渐进行的,在其发明过程中要决定将资本是用做储蓄还是积累,而不是把资本从现在的用途中转移出来。
资本和人口每有增加,粮食的价格就会因为生产难度加大而上涨。粮价上涨的结果是工资上涨。工资的每次上涨都促使人们把更多的资本积累起来用于机器的使用上。机器和劳动处于不断的竞争之中,其结果往往是劳动价格上涨后才使用机器。
在美国和其他许多国家,人们获得粮食十分容易,使用机器的这种诱惑力不像英国这么大。在英国,粮食价格昂贵而且生产粮食耗费更多的劳动。使劳动价格上涨的原因并不能提高机器的价值,因此资本每次增加后,其中大部分都用在机器上。随着资本的增加,劳动需求也将持续增加,但却不会成比例地增加,而是递减的。(“劳动需求取决于流动资本的增加,而非固定资本的增加。如果这两种资本之间的比例确实能够在所有国家永远保持一致,那么就可以说所雇用的劳动人数与国家财富成正比。但这是绝对不可能的。随着技术改进和文明的发展,固定资本在流动资本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英国生产一匹棉布所投入的固定资本量比印度生产同样一匹棉布所投入的固定资本量至少多100倍,也可能多1000倍。而投入的流动资本可能比印度要少100或1000倍。我们很容易想象,在某种条件下,一个勤劳民族每年的全部积累可能都增加到固定资本之中,在这种情况下,这些资本就没有增加劳动需求的效果。”——巴顿《论社会劳动阶级状况》,[3]第16页。我认为很难想象出在任何情况下资本增加后劳动需求不随之增加,至多只能说这种需求是递减的。我认为巴顿先生在上述著作中对固定资本量的增加对劳动阶级状况的影响所持的观点是正确的。他的论文中包含许多有价值的资料。)
前面我也曾指出,改进的机器所产生的结果总是使按商品计算的纯收入增加,这种增加引起新的积累。必须记住:这些积累是逐年进行的,它必须很快创造一笔资金,其数额一定要大于原先由于发明机器而引起的总收入的损失。这时劳动需求保持不变,纯收入的增加使积累增加,而积累的增长使人民的生活得到了进一步的改善。
一国阻止使用机器的做法是得不到保障的,因为如果资本不能获得在本国使用机器所能获得的最多的纯收入,那么这笔资本就会被输出国外,这对劳动需求所产生的影响要比广泛使用机器所产生的影响严重得多,其原因是资本如果投入在本国,必然要产生对某种劳动的需求。没有人的帮助,机器是无法工作的;没有人类的劳动,机器是制造不出来的。部分资本投入到改进的机器上将减少对劳动的进一步需求,而把资本输出到另一国家,这种需求则完全停止。
还有,商品的价格决定于生产成本。改进的机器一经使用便降低了商品的生产成本,因而就能把这些商品拿到国外市场以低价出售。如果拒绝使用机器,而其他所有国家都对此加以鼓励,那么你在本国的商品自然价格在降到其他国家的价格水平之前,你不得不输出货币用以交换外国商品。在与其他国家交换商品过程中,你可能用本国两天劳动的产品交换外国一天劳动的产品。这种不利的交换是你造成的结果。如果你不拒绝使用这种邻国已经十分明智地采用并从中受益的机器的话,那么你所出口的耗费两天劳动的商品只会耗费一天的劳动。
[1]第一版和第二版,无此章节。
[2]也许指他在1819年月12月16日关于欧文计划所作的讲演,见《李嘉图著作及通信集》,第五卷,第30页。
[3]《论影响社会劳动阶级状况的各种条件》,约翰·巴顿,伦敦,1817年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