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如何提升政府的生态服务能力并弥补市场缺陷?

如何提升政府的生态服务能力并弥补市场缺陷?

时间:2023-05-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但是森林提供的生态服务属于公共产品,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在林业碳汇交易产生之前,林业的生态服务不能进入市场交易,都是由政府提供和支付。但是市场在配置林业产品过程中起着基础性作用,林业的生态服务极可能因为林业产品的市场竞争而受到影响。所以,为了弥补市场缺陷和林业碳汇项目周期长等一系列问题,必须提升政府的生态服务能力,弥补市场的缺陷。精简和优化林业行政许可事项,提升行政审批效率,加强事中事后监管。

如何提升政府的生态服务能力并弥补市场缺陷?

森林具有一系列生态价值,它具有能够涵养水源、调节气候、提供游憩、防风固沙、净化大气和保护生物多样性等功能。但是森林提供的生态服务属于公共产品,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在林业碳汇交易产生之前,林业的生态服务不能进入市场交易,都是由政府提供和支付。森林生态服务没有市场价格和市场价值,不能进行市场交换,这给林业发展带来了很大的困难。随着林业碳汇交易的开展,森林碳汇得以转化为有形的商品进行出售,森林的生态效益也变成了货币价值,林业生态服务获得了市场的动力。但是并不是所有森林都可以开发成碳汇项目并进行林业碳汇交易,必须严格按照相应的减排机制的规则和方法学的要求开发林业碳汇项目所产生的碳减排量,并经具备资格的第三方审定核证合格且获得主管机构签发后才能进行林业碳汇交易,因此,森林碳汇进入市场非常严格和困难,林业生态服务作为公共产品,市场起到的积极作用非常有限。但是市场在配置林业产品过程中起着基础性作用,林业的生态服务极可能因为林业产品的市场竞争而受到影响。林业碳汇项目具有前期人力、技术和资源投入大而收益滞后的特点,林业经营者在提供林业碳汇时会面临着经营成本高、融资困难、资金难周转等问题,还可能会面临森林火灾病虫害等一系列风险。这些风险和难题都增加了林业碳汇项目的经营成本,降低了林业经营者提供林业碳汇的积极性,不利于林业碳汇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实现。所以,为了弥补市场缺陷和林业碳汇项目周期长等一系列问题,必须提升政府的生态服务能力,弥补市场的缺陷。要提升政府在林业生态服务中的能力,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发挥林业部门在森林资源保护和监管中的作用,研究建立符合市场规律和林业特点的现代林业管理体制,科学划定林地、森林、湿地、物种生态红线,严守资源消耗上限和生态保护红线,守住林业发展的根基。二是深化“放管服”改革。精简和优化林业行政许可事项,提升行政审批效率,加强事中事后监管。三是加大公共财政对森林资源保护和综合利用的支持力度,推行林业部门预算改革,发挥财政性资金配置在当地林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增强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同时加强对金融机构的贷款贴息和税收减免政策的引导,吸引大量社会资本对林业投资,扩大投融资规模。四是加大森林资源综合利用的宣传,充分利用各类媒体,采用广大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深化林情教育,培养公众生态意识,倡导社会植树造林的良好风气。各级林业主管部门要认真细致做好相关工作的政策解读,及时总结推广林业发展和碳汇交易好的经验和好的做法,发挥典型示范作用,凝聚各方共识,切实提高广大群众的生态安全意识,努力营造全社会参与、支持林业改革发展的良好氛围。五是制定林业产业发展规划和林业发展的优惠政策。政府应当认真制定林业产业发展规划,明确林业产业的发展方向和目标,在林业税收和林业信贷给予一定的优惠,通过政策引导促进林业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并重。六是积极拓宽融资渠道,创新林业引资途径,支持各类社会主体投资林业建设,鼓励社会资本通过特许经营、购买服务等方式投资配套服务设施建设。同时,积极探索发展林业碳汇交易,鼓励重点排放单位通过林业碳汇交易取得碳信用指标,鼓励全省企业、社会组织机构和个人积极购买减排量,推动买方市场扩大林业发展资金来源。七是加强林业信息化建设。加强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智能终端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打造“互联网+林业”发展新模式,推动林业生产转型升级,全面提升林业现代化水平,实现互联网思维、大数据决策、智能型生产、协同化办公、云信息服务。探索建立基于智能手机的林农综合服务平台,将林业科技推广、森林病虫害防治、森林防火预报、林业金融服务、集体林权(林木权)交易及林产品电商等服务延伸到每个林农手中,解决信息服务的“最后一公里”问题。(www.xing528.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