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林业在减排中具有独特优势
林业碳汇交易之所以得以产生,其基本前提就是林业的碳汇价值得到发掘和认同。目前,全球气候变化问题已经成为困扰国际社会的一个焦点问题,世界各国都在采取积极措施,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而林业活动已经成为国际社会公认的缓解全球气候变化的一项重要手段,林业碳汇交易也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得以产生。林业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重要作用,主要表现为林业在减排中具有独特优势。
森林在生态系统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被称为“地球之肺”,在保持水土、涵养水源、改善水质、防风固沙、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调节改善气候、消除环境污染、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护生态平衡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还能够为人类提供木材产品,以及旅游休闲场所,具有多种生态功能、经济价值和社会功能。林业在减排方面能够发挥作用,主要是通过森林的碳汇功能显现出来。所谓碳汇功能就是指,森林植物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并将其固定在植被和土壤中,对稳定乃至降低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具有重要作用。根据《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定义,从大气中吸收二氧化碳的过程、活动或机制称为碳汇;反之,向大气中排放二氧化碳的过程、活动或机制就被称为碳源。碳汇包括森林碳汇、农业碳汇、海洋碳汇等,其中森林碳汇是增加碳汇、减少排放成本较低且经济可行的方式。森林是碳的主要吸收者,它的固碳能力相当于其他植被的2倍,相关数据表明,林木每生长1立方米蓄积量,大约可以吸收1.83吨二氧化碳,释放1.62吨氧气。根据IPCC的测算,全球陆地生态系统贮藏了2.48万亿吨碳,其中1.15万亿吨碳就贮藏在森林生态系统中,因此,森林也是陆地生态系统最大的储碳库。正是由于森林强大的碳汇能力,培育和保护森林作为低成本的减排措施,逐渐在全球气候谈判的过程中被提出来。《京都议定书》的生效让原来看不见、摸不着的碳汇产生了价值,可在碳市场进行交易。发展中国家可以将经核证的减排量出售给发达国家,用于抵消发达国家承担的减排义务,这个过程就是碳减排量市场化。作为碳交易的产品之一,林业碳汇利用森林的储碳、固碳功能,通过造林、再造林和专业化、人为化的森林经营管理等活动,吸收和固定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并按照相关规则将碳汇减排量进行交易。如此一来,通过植树造林和森林管理获得的碳汇减排量便实现了价值化。原来,森林默默地发挥着“减碳”“贮碳”等生态服务功能。有了林业碳汇,这些功能得以被计算和交易,实现了量化和货币化,通过市场化手段,森林的生态价值也被更多人所知晓,带动更多植树造林工程和爱林护林行动。
由于森林具有强大的固碳功能的优势,加快森林恢复和保护增加碳汇,防止森林退化和消失以减少碳排放,已经成为国际社会应对气候变化的共识。同时,在联合国巴黎气候大会上,中国也把林业发展作为“国家自主贡献”的一项重要目标,提出2030年前后森林蓄积量要比2005年增加45亿立方米左右,这表明注重林业发展,强化森林碳汇功能,也是中国选择应对气候变化的一个重要途径。相比工业减排,发展林业是一条最经济、最有效、最方便地解决碳排放的办法。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碳排放国家和能源消耗国,在国际社会承受并承担着巨大的减排压力和责任,而同时我国还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的时期,总体发展水平低,发展任务艰巨,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短时间内难以得到根本扭转。因此,在传统能源消费模式下,我国的温室气体排放难以短期得到遏制,工业减排成本高、难度大。而相比之下,开展林业活动是我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减少碳排放最好的选择。发展林业相对更经济和环保,具有生态保护、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等多重效应,与当前的生态文明发展和美丽中国建设高度契合,具有独特的优势。
2.林业发展有助于增加林业碳汇的供给
林业碳汇,通常是指通过森林保护、湿地管理、荒漠化治理、造林和更新造林、森林经营管理、采伐林产品管理等林业经营管理活动,稳定和增加碳汇量的过程、活动或机制。林业碳汇交易的对象——林业碳汇项目减排量作为一种产品,它来自严格的符合方法学的造林和森林经营项目。换句话说,林业经营管理等活动是开展林业碳汇的基础,林业碳汇的供给本身就来自林业活动。要实现林业碳汇交易,需要开展碳汇造林,改革开展森林抚育,加强森林经营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森林经营管理水平,优化森林结构,完善森林火灾预警与响应机制,提升森林火灾监测和应急处置能力,减少有害生物灾害造成毁林。只有加强林业科技创新,对森林科学经营和严格保护,才能够提升森林的固碳能力,增加森林碳汇,扩大林业碳汇供给,获得更多的林业碳汇项目减排量,取得更大的经济效益。(www.xing528.com)
云南省林业和草原局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底,云南省林地面积4.23亿亩,居全国第2位;森林面积达3.59亿亩,居全国第2位;森林蓄积量20.2亿立方米,居全国第2位;森林覆盖率达62.4%,是全国平均水平的2.7倍;天然林面积2.48亿亩,各项指标均居全国前列。虽然林业资源总体丰富,但是云南省人均森林面积和单位面积的林分蓄积量并不是特别突出,只比全国的平均水平略高一些,和世界平均水平相比差距相对较大,和世界林业发达国家相比悬殊更大。另外,与国内其他省份相比,云南省林地面积、活立木蓄积量、森林蓄积量、森林面积均位于全国前列,但单位面积森林蓄积量却比西藏、新疆、四川等其他省份低。因此,云南森林资源总体丰富,但是质量不高,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基于当前云南省低产低效林较多、优质林不多的现状,全省的林业碳汇供给将会受到限制。发展林业碳汇的重要途径就是提高林业碳汇的供给量,包括通过加大植树造林的力度来增加森林面积,提高管理水平来提高林业质量,改进培育技术来提高森林生长等方式,这些方法从根本上讲都是为了提高森林蓄积量来提升林业碳汇的供给。因此,通过大力发展林业有助于提升云南省碳汇供给,充分挖掘云南省林业碳汇的潜力。
3.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是开展林业碳汇交易的保障
林业碳汇交易是以造林再造林项目为依托,林业碳汇项目经过审核、监测和计量、签发后,在碳汇市场上交易这些所获得的林业碳汇减排量,以此来抵消温室气体量。在今天全球减排呼声高涨的情况下,林业碳汇市场已经成为碳市场中重要的一部分。林业碳汇除具有生态属性外,本身还具有经济属性,通过林业碳汇交易能够达到一定的经济效益,林农在碳市场上交易时可获得一定的经济收益。而林业碳汇所有权依附于林木所有权,在林木产权模糊的情况下,林业碳汇产权就不可能有明晰的归属,也就不能调动林农造林护林积极性。因此,林业产权的明确划分对于开展林业碳汇交易至关重要,不深化林业产权制度改革,林业碳汇交易开展就不能得到有效保障。
云南省是全国较早开展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省份,目前全省主体改革已基本完成,但是仍然存在林权流转不规范、合同不规范、林地使用权出让金使用与管理缺乏监督、改革配套政策不完善等问题。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是林业碳汇交易的基础和保障,林业碳汇收益归林权所有者拥有,明确的林权归属才能明确林业碳汇收益的归属,只有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解决云南省林业所有权归属问题,加强林权管理与监督,规范林权流转,才能进一步促进全省林业发展,为林业碳汇交易提供基础和保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