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丰富的林业资源为林业碳汇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由于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和气候因素,云南省具有丰富的林业资源和发展林业碳汇的天然优势。近年来,云南省围绕“森林云南”建设,努力争当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全面推进“生态立省”战略,政府高度重视林业的发展,加快实施了天然林保护、森林抚育、退耕还林还草、石漠化治理等一批重大林业生态建设工程,生态修复和林业建设成效显著,林地面积和森林覆盖率得到稳步提升。据统计,2019年云南省森林覆盖率同比增长2.1个百分点,达到62.4%;森林蓄积量同比增长0.5亿立方米,达到20.2亿立方米;湿地保护率同比提高了6.43个百分点,达到52.96%;草原综合植被盖度达到87.9%。未来随着林业科技和林业人才的持续投入,以及集体林权制度和林业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云南林业发展仍然还有巨大空间。
第二,云南省林业碳汇前期探索已初见成效。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问题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为缓解气候变化,提出林业碳汇。全球变暖主要由大量的碳排放所导致,而森林具有天然吸收和固定二氧化碳的能力,相对于工业减排而言,林业碳汇的减排投入少、成本低,同时还有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能够进入市场进行交易获取一定的经济收益。因此,发展林业碳汇已经成为一项国际社会公认的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的重要途径。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也是全球最大的碳排放国和能源消耗国,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问题上承担着巨大的压力和责任。近年来,中国积极参与全球气候治理,特别是在《巴黎协定》达成、签署、生效的过程中,中国发挥了重要作用,展现了大国担当。为了实现减排目标,中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而林业碳汇则是其中最为重要的间接减排途径之一。云南是国内最早开展清洁发展机制(CDM)的省份之一,中国清洁发展机制网CDM项目数据库统计显示,截至2016年8月23日,国家发改委批准的全部CDM项目5074项,而云南就有483项,仅次于四川省排在第二位。2006年国家林业局就将云南省列为我国造林再造林碳汇项目优先发展区域,通过长期的实践,云南省林业碳汇发展已经取得一定的成效。
由于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和气候因素,云南省具有丰富的林业资源和发展林业碳汇的巨大潜力。云南省积极探索林业碳汇项目,早在2005年云南省就作为森林碳汇试点六省之一,与保护国际和美国大自然保护协会(TNC)进行合作,在腾冲市开展了云南的第一个清洁发展机制小规模再造林项目。并且,该碳汇项目达到预期目标,最终于2007年通过了第三方独立认证机构——南德意志集团工业服务有限公司的核查,成为全球第一个通过气候、社区、生物多样性多重效益标准(CCB标准)认证的林业碳汇项目,同时该项目还是全球第一个CCB标准金牌项目。由此也可以看出云南省在开展林业碳汇项目建设中蕴含着巨大的潜力。据统计,2007—2008年间,云南腾冲森林CDM项目共汇聚二氧化碳9万吨,通过碳汇交易,其经济价值达到了376.075万元,成为全球第二个成功的林业碳交易案例,参与项目建设的400多户林农个体也从林业碳汇交易中获得了较大收益。
腾冲森林CDM项目开创了云南林业碳汇交易的先河,在此之后,云南省还陆续开展了其他一些碳汇项目,并完成市场交易获得了较好经济效益。例如,2011年3月方兴地产有限责任公司自愿购买了西双版纳竹林碳汇项目产生的16800吨碳,一方面企业承担了社会责任获得社会认可;另一方面林农也获得了经济效益,该项林业碳汇交易也是云南省内第一笔自愿交易项目。2013年6月,云南省林业投资有限公司向曲靖双友钢铁有限公司出售了1.78万吨二氧化碳当量,成交价为106.8万元。2016年4月,云南云景林业在云南省投资开展碳汇造林项目,作为国内自愿减排项目获得了国家发改委批复予以备案,这是云南省首个开发成功的CCER(中国核证自愿减排量)项目,在景谷县内营造思茅松人工林108204亩,据估计会生产出大约120万吨的森林碳汇量,按目前的碳汇市场价格计算,项目的开展将会为企业创造5000万元的收益,还能为企业获得后续森林资源,发展其他林业产业。同时,该项目将有效地增加景谷县森林面积和蓄积量,也能使项目区农户获得发展机会,增加经济收入,实现脱贫致富。
第三,林业碳汇发展国际、国内前景可观。(www.xing528.com)
“世界各国都在采取积极措施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其中,林业措施是国际社会高度认同的应对气候变化的有效措施。”自《京都议定书》把造林、再造林、森林可持续经营管理作为量化减排的途径以来,历届气候大会都着重强调了林业增汇减排的具体措施,特别是在2015年巴黎气候大会上,全球195个缔约方代表一致认可林业在应对气候变化和可持续发展中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并着重把林业作为一项单独条款列入了《巴黎协定》,以凸显林业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作用,《协定》明确规定:鼓励缔约方采取行动,支持为减少毁林和森林退化造成的排放所涉活动采取的政策方法和积极奖励措施,以及发展中国家养护、可持续管理森林和增强森林碳储量的作用,鼓励发挥森林的“非碳效益”。这充分表明了林业在全球气候治理过程中具有独特地位,以约束性条款形式将其固定到国际性文件中,进一步为林业碳汇发展奠定了制度基础。
面对气候变化内忧外患,我国一直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过程中一直发挥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的重要作用,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应对气候变化不是别人要我们做,而是我们自己要做,它是我们的内在需要和责任担当。长期以来,我国以高度负责的态度和大国担当姿态,坚定维护多边主义,积极助推全球气候治理进程,我国不仅积极推动巴黎协定通过,而且始终坚定地落实《巴黎协定》,是世界上最早提交国家自主贡献方案的国家之一,这些都无可辩驳地证明了我国应对气候变化的决心。目前我国已经出台相关法规,以制度形式把林业碳汇列入国家碳交易体系之中。目前,北京、天津、上海、重庆、湖北、广东、深圳7省(市)碳交易试点市场已经粗具规模并显现减排成效,2017年,我国正式启动了覆盖全国的统一碳市场,并研究起草了相关配套政策法规,制度设计和平台规范日趋完善。全国碳交易体系的建设与完善,将为林业碳汇发展提供更广阔的空间,林业碳汇利用市场机制将森林碳汇的自然价值转化为经济价值,林业碳汇的经营者可以获取经济收益,林业发展的金融支持也有了重要来源。
第四,云南林业碳汇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政策支持。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确立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进一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在理论、思想、实践方面迈向新台阶,生态体制改革全面深化,生态治理能力显著提升,“建设美丽中国”已经成为举国上下的共识。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引下,以及在美丽中国的大背景下,林业碳汇发展形势将长期利好。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相继出台了《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中国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国别方案》《关于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等重要文件,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坚持国内和国际两个大局统筹考虑,建设性参与国际合作应对气候变化进程,在巴黎气候大会上明确提出,到2030年我国的碳排放达到峰值的目标,并分别出台了《“十三五”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工作方案》《国家应对气候变化规划(2014—2020年)》《中国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国别方案》《林业应对气候变化“十三五”行动要点》《林业适应气候变化行动方案(2016—2020年)》等一系列相关政策法规,为顺利开展林业碳汇营造了优良的国内环境。从云南省层面来看,自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对云南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三大战略定位后,云南生态文明建设步伐日益加快,绿色发展稳步推进,体制机制日益完善,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初显成效。近年来,云南省委、省政府从云南省情出发,充分挖掘自身优势进一步作出“三张牌”的战略部署,以绿色为引领,推动云南产业升级和生态发展,并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的实施意见》《云南林业发展“十三五”规划》《云南省应对气候变化规划(2016—2020年)》《云南省“十三五”节能减排综合工作方案》《云南省创建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促进条例》等文件,云南林业碳汇迎来了更为有利的制度环境和政策支持。
总之,林业碳汇的开展不仅能有效应对气候变暖实现生态效益,也能够在碳市场上交易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促进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云南省由于具备优越的地理条件和气候因素等自然环境,天然就是碳汇资源大省,森林碳汇量占全国森林碳汇总量的比例排名靠前。特别是近年来云南地方政府紧紧围绕争当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努力建设全国最美丽省份,积极实施产业“三张牌”的部署,云南省林业取得了较好发展势头,林地面积和森林覆盖率稳步提升,碳汇资源逐渐增加,森林碳汇量占全国森林碳汇总量的比例明显提升,林业碳汇科普和群众宣传日益提高,政府和社会开展林业碳汇项目的积极性较高,林业碳汇发展潜力巨大。随着云南省林业的发展,林业碳汇开展前景一片光明。但是,相比其他省份,云南省林业碳汇交易相对落后,碳汇资源优势并没有凸显出来,仍然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