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伊始,万象更新,上海商业要能实现新的发展,应该要寻找一下存在的差距,从而使发展目标更加清晰,发展的措施更具实际的操作功效。
“上海商业”历来是国内贸易的代名词,上海经济要达到的四个“中心”的目标,其中的贸易中心目标就应该冲破国内贸易的框框向内外贸联动的目标发展。与商业的内外贸联动这个目标相比,上海商业的发展显露出这样四个差距: 第一,零售业强于批发业,而零售业中以食品与日用消费品为销售主体的连锁超市与便利店强于其他业态;第二,规模型零售企业很少涉及进出口业务,对国际市场缺乏了解,还不懂得运用自己的销售网络来开发国际与国内两个市场的资源,尤其在如何开发中国“世界工厂”的资源方面远落后于国际性的零售连锁集团;第三,批发行业在适应连锁商业规模化发展的过程中,满足于较简单的代理制,而在商品配送的物流技术和信息技术方面投入较少,不能将代理制适时地转向配销制,将严重影响上海批发企业在新的一轮商业发展中失去发展机会;第四,对零售和批发以外的其他服务贸易方面关注较少,投入不大,这将影响上海作为贸易中心功能的全面发挥。
要发挥上海“贸易中心”的功能,上海商业首先要打破国内贸易的老框框,从国内与国际两个市场上来考虑商业的发展。其次,要借助上海“经济中心”“金融中心”和“航运中心”的功能,大力开发由这三个“中心”带来的“贸易市场”的业务。可以设想的是,赋予上海这一“贸易中心”新的内涵,如改变单一的“购物天堂”的功能,着重发展三个方面的业务: 第一,使上海成为国际企业与国内企业的商品采购中心,过去一味强调将上海成为国际企业的采购中心的目标是片面的,国内企业的商品采购中心对上海商业来说同等重要;第二,国际商品的代理中心,上海的各类企业要积极地争夺这些国际商品的国内市场的代理权,必须明智地认识到,一旦成为国际商品的代理中心,将极大地提高上海城市的国际地位,同时可在新的商业发展形势下把握住品牌发展这一商业发展的龙头,使“贸易中心”名副其实;第三,2004年后,国际无数的特许商将大力在中国发展其特许业务,上海要力求使自己成为这些国际特许商的亚太地区的总部集中地和发展中心。除了这三方面的内容外,发展上海“贸易中心”新的目标和抓手是有必要再进行讨论和定位的,因为作为一个研究上海商业发展的研究人员来说,确实感觉到我们对“贸易中心”的研究和关注没有来得比其他“三个中心”多。(www.xing528.com)
1994年上海市人民政府的“十大实事”之一就是当年发展100家超市,从那时起上海的连锁超市与便利店的发展已经连续10年领先于全国,但10年后的2004年我们已经明显地看到上海的连锁超市与便利店的发展在有些方面不但与国际连锁企业存在着差距,与国内连锁企业也存在着差距,主要体现在以下八个方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