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1999年Cohen在Accounting Technology上第一次发表关于XBRL的文章[12]以来,XBRL已发展了近20年。恩格斯曾指出:“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正是传统网络财务报告与现实需求的矛盾促使了XBRL财务报告的产生。
XBRL的现有研究主要集中在XBRL技术、XBRL分类标准、XBRL对会计和审计的影响等方面,关于XBRL财务报告实施效果的研究为数不多,尤其缺乏基于我国证券市场的实施效果研究。
(一)XBRL基础理论研究
1. XBRL对信息质量的影响
沈颖玲(2002)通过分析基于HTML[13]技术的网络财务报告局限性,提出XBRL能够同时解决财务信息供给方和信息需求方的问题,具有快速精确搜索信息、无需多次键入数据、向下考察特征以及遵照会计准则等多方面的优势。潘琰(2003)从XBRL的必要性入手,介绍了XBRL的产生与发展,以及它的基本概念、功能应用、技术特点与优势。在总结XBRL对会计和审计可能产生的影响基础上,提出了我国迎接XBRL挑战的相关建议。
“太多的好事汇集在一起就未必是件好事”,对于数据而言,情况尤其如此。Debreceny & Gray(2001)研究指出,普通投资者面对互联网提供的庞大信息页面,搜索引擎搜出的海量查询结果往往显得不知所措,究其原因,就在于各公司间财务报告信息的格式不统一以及HTML语言的固有缺陷导致信息在转换过程中较低的传递及搜索效率。XBRL通过对财务报告中相关信息做“标记”,以及XML语言的自身优点可以使其跨平台使用,计算机能够精确定位识别这些信息从而提高效率。Jones &Willis(2003)认为基于XBRL的网络财务报告能够规避传统财务报告的诸多问题,提高信息透明度和财务报告的编制效率。Higgins&Harrell(2003)指出XBRL的跨平台性以及其他技术优势能够帮助公司改善财务报告业务流程,高效地提供实时高质量、实时并可靠的财务信息。
Debreceny & Gray(2001)、Jones & Willis(2003)、Higgins &Harrell(2003)和CICA(2003)等分别从不同的角度、运用不同的方法阐述了XBRL技术的价值优势,其中CICA[14](2003)对财务报告供应链上的参与者,分别从监管部门、交易所、税务部门、分析师、债权人、投资者和财务报告编制者等方面全面考察并总结了XBRL的潜在优势,分析的最为全面。
Hodge et al.(2004)采用实验的方法研究了做投资决策时使用XBRL技术是否对非专业财务报表使用者获取并整合相关财务信息有帮助。研究表明当时相当多的使用者没有接触过这项技术,但那些会使用的人能够很好的获取并整合信息。特别是,他们发现当公司之间采用不同的股票期权会计政策时,XBRL技术能够增加使用者在附注中找到股票期权补偿信息的可能性。他们的研究结果表明XBRL技术有助于提高企业财务报告信息的透明度,提高投资者的信息使用效率。
Hwang et al.(2008)根据测度会计信息透明度的模型在韩国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分析XBRL与会计透明度、会计信息透明度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XBRL表达的会计信息提高了信息的透明度;但可能受问卷调查的公司数量以及行业属性等因素影响,使用XBRL方式报送财务报告与会计信息透明度之间没有显著相关性。
潘琰和林琳(2007)基于XBRL技术和Web服务构建了柔性化公司按需报告模式,并针对当时仅仅将XBRL用于企业财务报告报送环节的简单应用模式提出了将XBRL拓展应用至公司报告供应链的全程技术方案,即由报告编制提前至公司内部数据的交易起点,并且末端向后延伸至客户终端,形成基于XBRL技术和Web服务的完整供应链。
聂萍和周戴(2011)对提供XBRL财务报告的网站平台展开研究,选取网站适航性和信息披露有效性两个视角做为比较基础,采取专家咨询法对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以色列证券交易所、中国台湾证券交易所和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的XBRL平台进行评分。对于信息披露有效性从实时性、交互性、完整性、可比性和可理解性五个方面进行考察;对于网站平台适航性则依据用户至上的理念,从普通使用者的角度出发,构建交互性和透明度两方面的指标进行评价。在信息披露有效性的实证结果中,SEC(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平台得分最高,其余依次为深交所平台50.9%、台湾证交所平台50.9%、上交所平台47.5%和以色列证交所平台32.4%。我国深交所和上交所虽然平台建设起步较晚,但发展进步较为迅速。台湾证交所平台由于未能做到实时披露,因此在及时性上没有能够达到标准。以色列证交所平台在会计信息的实时性和可理解性方面还需要有效拓展。在网站平台的适航性方面,得分依次为美国SEC平台28.8%、深交所平台26.9%、台湾证交所平台26.4%、上交所平台24.7%和以色列证交所平台21.6%。这些网站平台在适航性方面都有一定的优化,在资源整合、信息定位以及互动方面可以说各具特色。最后就披露的总体效果而言,美国SEC平台是最好的,信息披露有效性和适航性总分达到了89.6%,其余依次为深交所平台77.8%、台湾证交所平台77.3%、上交所平台72.2%和以色列证交所平台54%。最后文章根据分析结果,建议XBRL平台设计应更加注重用户导向,简化操作难度,改进平台的披露内容,根据会计法规制度不断完善XBRL披露。
2. XBRL分类标准
国内文献主要对XBRL分类标准以及分类标准扩展(张天西,2006;高锦萍和张天西,2006;杨周南等,2011;王文礼等,2011;黄长胤和张天西,2011;黄长胤和吴忠生,2011;应唯等,2013等)进行了研究。张天西(2006)结合数据库理论和会计理论,尝试建立财务信息元素概念结构的XBRL理论,并对该理论体系的逻辑关系和层次结构进行了论证。高锦萍和张天西(2006)研究发现当时我国XBRL分类标准与公司财务报告间匹配性不高,存在较大差异,并且行业间的差异不显著,由此可能导致XBRL财务报告与现有财务报告内容不一致,因此建议加强XBRL的研究力量,进一步完善XBRL分类标准。杨周南等(2010)以第三方非盈利组织理论、软件体系架构理论、本体论和软件成熟度模型作为基础,结合分类标准认证的内容,构建了包括认证客体、认证主体、认证模型、认证类别和认证方法等五要素的XBRL分类标准认证方法学体系,并从XBRL分类标准功能认证、性能认证和过程认证三个类别分别阐述了方法的选择和模型构建。王文礼等(2011)针对IFRSF的分类标准(20100630版)以及我国财政部分类标准(20100930版)展开基于财务报告分类标准架构合规性,从概念层、关系层、可发现分类集层和扩展层进行校验分析,并建议FRTA规范以及XBRL处理工具的校验机制都应随着XBRL的发展更新其内容。应唯等(2013)对国际上流行的XBRL分类标准进行系统研究,并且提出基于会计准则的构架模型、基于报告模板的架构模型、基于行业领域的架构模型和基于技术规范的架构模型,为XBRL分类标准的趋同研究提供参考,并为正在制定或未来计划制定分类标准的国家提供借鉴参考。李争争和张天西(2013)提出XBRL分类标准的创建质量评价标准,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创建质量理论模型,比较并评价元组模式和维度模式这两种XBRL财务报告分类标准创建模式的创建效率及质量,研究结果表明维度模式在总体上优于元组模式。
黄长胤和张天西(2011)依据财政部发布的XBRL分类标准,将公司披露的信息分为强制性披露信息和自愿性披露信息,利用公司扩展元素总数度量公司自愿性信息的披露程度,据此对行业性差异进行检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行业的公司自愿性披露的程度存在较大差异。具体而言,信息透明度较高的行业和高新技术行业的自愿性信息披露程度较高,竞争程度较高的行业自愿性披露的程度较低。黄长胤和吴忠生(2011)在另一篇文章中以同样的视角检验自愿性信息披露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公司规模与自愿性信息披露程度正相关,另外国有企业、高新技术企业、代理成本较低的企业和负债程度较高的企业自愿性信息披露的意愿更强烈一些。李争争等(2013)对直接扩展与行业扩展两种分类标准创建模式,基于可比性信息质量特征构建了可用于多个上市公司之间比较的可比性测度模型,并细化了两种创建模式下的实现模型。
3. XBRL审计(www.xing528.com)
大部分的信息使用者,比如分析师和普通投资者等,会利用不同渠道和不同模式的信息为他们的决策提供支持。信息使用者当然希望他们使用的所有信息都是经过审计的,然而世界各国无论是强制性披露还是自愿性披露,出于对XBRL推广的考虑,鼓励公司报送XBRL财务报告,暂不需要对XBRL财务报告进行强制审计。[15]但XBRL财务报告一经发布,在传播过程中可能存在一些问题,即XBRL财务报告是否可信?XBRL财务报告是否遵循了企业会计准则、XBRL分类标准和XBRL技术规范?如果公司编制的XBRL财务报告是不可信的,终将导致XBRL财务呈报革命的失败。
Boritz(2007)运用PWC公司的审计方法和程序,模拟审计了联合技术公司在自愿披露计划中提交的2005年10-Q报告XBRL实例文档。审计中,从审计目标、审计程序直至最后审计报告的评估等阶段对可能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审计方法主要采用详细审计的手段,从XBRL实例文档追踪至传统格式的财务报告,检验XBRL实例文档的一致性;从传统格式财务报告追踪至XBRL实例文档,检验实例文档的完整性。但他没有就分类标准扩展的元素提出审计方法。
Gunn(2007)认为在XBRL审计中必须重点关注一个问题,在对XBRL实例文档审计时不仅要关注实例文档,还要关注所有相关的文件。实例文档虽然是最终产品,但技术规范以及分类标准是XBRL实例文档生成的基础,尽管现阶段我们的关注点是XBRL财务报告与传统财务报告中信息的完整性和一致性,但长远来看,所有跟XBRL财务报告相关的程序和文档都应是审计师关注的重点。Plumlee& Plumlee(2008)[16]在Gunn(2007)的研究基础上提出了文件中心的概念(paper-centric)与数据中心的概念(data-centric),认为XBRL格式的财务报告不应仅仅关注信息元素是否与以前的PDF格式文件一致,而应是元素标签(tags)的适当性与准确性。文章还阐述了文件中心向数据中心转变中产生的一些审计导向方面的问题。
Rajendra(2010)在Plumlee & Plumlee(2008)基础上以传统财务报告审计的思路,就XBRL财务报告可能的风险点和认定过程提出一个新的概念框架,XBRL财务报告的审计目标细分为真实性或存在性目标、完整性目标、元素数值的准确性、元素属性的准确性、实例文档良好结构目标和正确的表述目标等六个方面的目标。最后就XBRL财务报告如何确定重要性以及审计风险模型提出自己的看法,为将来XBRL财务报告审计相关的研究思路提供了参考。
国内这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XBRL对审计的影响分析。张天西和高锦萍(2007)认为用XBRL编码的信息存在着完整性与可靠性方面的威胁,XBRL标记的信息需要审计。全面实施XBRL以后,审计受到的影响具体表现为以下五个方面:第一,XBRL进一步扩大了审计的具体功能;第二,XBRL的应用可以减少分析数据录入和转换的时间,提高分析性复核的速度和准确度;第三,XBRL促进了审计执业模式的网络化;第四,对XBRL信息系统的审计将成为鉴证服务的重心;第五,将最终实现对实时信息系统的连续审计。最后简单介绍了XBRL环境下未来的审计模式:XARL。[17]
吕志明(2011)通过引入安全认证技术和Web服务技术,设计出一套基于XBRL的审计流程框架:首先,通过安全认证机构将XBRL实例文档(企业信息系统生成)进行加密和数字签名,根据认证后的XBRL实例文档生成XML Web服务并进行注册;然后,审计方依据授权访问企业XML Web中心获取XBRL实例文档,根据XBRL分类标准,审计系统对未经审计的XBRL实例文档进行一致性检验,同时对公司数据进行逻辑校验;最后,实施审计作业并通过安全认证中心将审计报告加密和数字签名后发送回企业的服务器中。如此,企业便可向有关部门提交财务报告以及审计报告。
高锦萍(2011)认为,在XBRL财务报告与传统财务报告并存的环境下,审计师的职责是审查管理层对XBRL财务报告中的商业事实、元素拓展和元素映射这三个层次的认定是否恰当;在XBRL财务报告代替传统财务报告的环境下,建立审计信息的分类标准才是审计业务的保证机制。
(二)实施XBRL财务报告的经济后果
Premuroso & Bhattacharya(2008)检验了早期参与XBRL自愿报送计划[18]的公司与那些没有参与VFP计划的公司相比是否有着更好的公司治理水平和经营状况,研究结果表明,公司治理与XBRL报送之间显著正相关,实施XBRL报送提高了公司治理水平。包括流动性和公司规模在内的公司业绩因素也与公司自愿报送XBRL财务报告的决策相关。
Joseph & Robert(2009)按照行业、公司规模和公司治理指数等指标选取样本公司对早期参加XBRL自愿报送计划的公司进行配对比较,然后分别从内部和外部特征研究它们之间的系统性差异。研究发现早期采用XBRL的公司与配对样本公司相比有着较大的公司规模,较低的财务杠杆,并且公司治理评级较低。在流动性、外部风险和盈利能力上两组公司之间没有显著差异。规模较大的并且存在内在风险较大的公司通过成本效益分析认为,参加XBRL自愿报送计划能够提高公司的治理形象。他们认为XBRL未来在内部和外部财务报告中都将扮演更重要的角色,对上市公司、投资者、分析师以及监管部门产生积极的影响。
韩国从2007年10月实施XBRL财务报告强制报送计划,是全球领先实施强制报送计划的国家之一。Yoou et al.(2011)检验了韩国证券市场上XBRL强制报送是否降低了信息不对称的水平。通过配对T检验与多元回归的方法研究发现,XBRL报送与信息不对称之间显著负相关,这意味着实施XBRL能够有效减少韩国资本市场的信息不对称水平。并且在分组检验中,这种相关关系大规模的公司比中小公司更强烈。
公司治理对于大公司而言是相当复杂的一项工作,要服从很多法律和规则的约束。Roohani et al.(2009)探讨了XBRL是否有助于提高商业报告供应链的透明度和可监视性,XBRL能够帮助公司所有层级组织以及部门责任方面综合性治理水平的提高,有利于向内部或外部传递良好的公司治理信息。Alles et al.(2010)开发了一个框架用于理解XBRL标签数据如何影响公司治理决策的方式。他将艾略特决策模型(1988)应用于公司治理领域,开发了一个调查框架考察XBRL提供的附加价值,结果表明XBRL确实能够显著地影响公司治理。
我国证监会要求2010年起所有开放式基金实施XBRL报送,包括定期报告、临时报告以及日净值信息须在官方指定网站上及时披露,投资者可利用在线XBRL阅读器查阅相关信息。相比之前PDF文件格式报送,基金采用XBRL格式披露将提高信息的使用效率,投资者能够很方便地从大量基金信息中及时地获取信息以支持投资决策,监管部门可以及时掌握基金行业的运行状态以及监测市场中的异常行为。开放式基金中委托资产管理权与所有权的分离,导致基金投资者与基金管理公司之间存在典型的代理问题,投资者收益最大化的目标与基金公司利润最大化的经营目标存在着冲突,基金公司利润最大化与基金经理利益最大化之间在存在着冲突。理论上,XBRL报送能够降低投资者的信息搜寻成本,提高信息使用效率,投资者的赎回压力以及监管压力将促使基金经理改善其可能有损投资者利益的机会主义行为,从而降低代理成本。而系列研究结果(Wu&Tu, 2007; Bruton et al., 2002[19])表明代理成本与工资绩效存在显著的相关性,基金代理成本的降低将有助于提升绩效水平。曾建光等(2013)以2008—2011年我国开放式基金作为样本从代理成本和绩效水平等方面研究了开放式基金实施XBRL的相关经济后果。借鉴Tufano & Sevick(1997)和Ferris & Yan(2009)的做法,用基金收费[20]来衡量基金管理公司与投资者之间的代理成本;净资产收益率作为基金绩效的代理变量。研究结果表明,基金强制实施XBRL标准报送后代理成本有了显著的下降,并且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越低的基金其代理成本降幅越大;基金的绩效相比XBRL采用之前有了显著提升,并且年龄较大的基金相比年龄较小基金的绩效水平增幅更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