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空谈误国,实干兴邦”。脱贫攻坚从国家层面的大政策到省、市、县的配套政策,四梁八柱已经搭好,到石门乡这一级只需撸起袖子加油干。
2015年初,一眼望去,石门乡14个村支书平均年龄50岁以上,无一人本科以上学历,基本不会使用电脑办公。年龄老化、学历低下、缺乏干劲、没有想法,这样的干部队伍怎么干?
为解决干部问题,乡党委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指导帮助下,连下五步“狠棋”。一是选优配强村支书,做到有人谋事。乡里的年轻干部拉出来排排队,最优秀的都到村里去当支书。14个村,换了9个村的支书,可谓大换血。全乡村支书平均年龄降到34岁。这些年轻支书们均为本科以上学历,其中还有一名研究生。二是改造升级村组织阵地,做到有场所办事。投入建设资金600余万元,建设村级组织活动场所12个,集党务、村务、义务、商务和事务于一体,村干部再也不用夹着文件回家办公了。三是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让村干部有钱办事。因村施策,通过产业发展型、资源利用型、股份经营型、区域带动型、异地置业型“五种类型”,整合资金980万元,消除所有空壳村。四是提高待遇,让村干部有激情干事。落实每村2万元运转经费。在村干部工资基础上,为每名村干部追加考核资金500元。五是强化后进村整改提升工作,做到有机制管事。探索建立“三管机制”,即基层组织“星级管理”、农村党员“积分管理”、村居干部“考评管理”,精准地把村级党组织、农村党员队伍和村干部队伍建强。
五步棋走下来,基层干部精神风貌大变样,老百姓看他们的眼神都不一样了。马仲华有一次到团结村和村民商量种烤烟的事,正说着话,村里大喇叭响了。那村民立刻说:“马书记你别说话,我们胡书记说话呢!”作为石门乡“最大的官”,被一个农民如此慢待,马仲华不仅不生气,反而打心眼里高兴。群众看重这位村支书,说明这位支书选对了人。
这位村民口中的“我们胡书记”名叫胡钧博,是下派9位村支书中最年轻的一位,时年仅23岁。团结村是全乡全县全市乃至全省最偏远的村庄。从前,村里产业单一老化,人穷志短,连出门打工的都少,村民们过着勉强不饿肚子不冻身子的穷日子。2016年,小胡书记来了,带着大家种烤烟、种大蒜、种药材、养猪、养牛、养蜜蜂,修路引水,还组织大家去遵义、雷山学习种养技术,村民的收入噌噌往上涨,当年底,46户贫困户176人实现脱贫。
团结村村民提到“我们胡书记”时,喜爱骄傲溢于言表。因为胡钧博外出开会,记者没有见到他。只看到漫山遍野葱翠欲滴的烟叶和山花烂漫间成群飞舞的蜜蜂。(www.xing528.com)
采访中,泉发村村支书宋冰格外引人注目。因为她有两个标签:女性、研究生。带着记者看产业、访农户的宋冰完全没有城市知识女性的娇柔矜持,全然一副干练、朴实的基层干部做派。
泉发村也是贫困村,宋冰到任即带领村民发展产业、修路引水。修路时,宋冰草帽都不戴,顶着大太阳和村民一起干,“出工最早收工最晚的总是我们宋书记”。村民喜欢这个女娃,跟乡里领导说:“你们领导给我们宋书记介绍个对象呗!她都27了,可不敢再拖。”一边的宋冰顿时红了脸。“哪儿有时间,来了快一年了,才进过两次城。”
宋冰在向泉发村村民宣传党的扶贫政策
说起宋冰进城,马仲华心有余悸,“一次她开个两万块钱的小旧车去镇上开会,连车带人翻下20多米的山沟,除了胳膊上划了个大口子,居然没大事。她简单包扎了伤口,竟然没事人一样徒步去乡里开会”。
为了脱贫攻坚,不惜力、不要命是石门乡干部的统一行为。自从2015年省委书记定点帮扶石门乡以来,这里就有了一支省委办公厅派出的前线工作队。紧接着,毕节市也组建了工作队开赴石门帮助工作。为了方便工作、加快进度,在工作队同志的带动下,全乡干部都有三双鞋:皮鞋、胶鞋和雨鞋。晴天下队穿胶鞋,雨天下队穿雨鞋,进城开会穿皮鞋。在石门,只要看见你脚上穿什么鞋子,就知道你在干什么。他们的时间、精力、智慧与热情就在这三双鞋间循环往复,他们被群众亲切地称为“三鞋干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