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字有撇为屲。”70岁的杨克勤看到记者不识建档立卡手册上村名中的“屲”字,便用粗糙有力的食指一边比画着,一边解释道。
杨克勤只上过小学三年级,很爱学习,待人热情。记者采访中,无意发现这位自称文盲的农民,竟能把近千字的《会宁县脱贫攻坚领导小组致全县贫困户的一封信》念得一字不差且抑扬顿挫,那铿锵有力的节奏,配上挺拔的肢体语言,倒仿佛是乡镇干部在作报告,以至于入户调研的干部们盯着杨克勤看得目不转睛,眼中满是惊喜、欣慰之情。
有文化,有干劲,又赶上了“一户一策”的好政策,杨克勤的日子过得很是带劲。老杨家7口人,和大多数淳朴厚道的会宁农民一样,杨家父子俩也未分家。老杨有3个孙子,2个读大学,1个读高中,3个读书娃每年的生活费就得4万元。钱咋来?“守住一头子,多做几样子”!
老杨有40亩地,种了15亩玉米、6亩马铃薯,全部覆了地膜;还种了6亩小麦、5亩胡麻、8亩扁豆。15亩玉米全部用来发展养殖业,老杨自己花2000多元买来秸秆粉碎机,这种机械沈屲村家家户户都有,因为家家都需要。种玉米虽效益不高,但玉米和秸秆经牛羊的肚子一转化变成畜产品,可就值钱了。
杨克勤(右一)兴致勃勃地朗读《会宁县脱贫攻坚领导小组致全县贫困户的一封信》(www.xing528.com)
2015年起,杨家父子利用5万元的精准扶贫专项贷款开始养牛,他们学会了以自家玉米秸秆为主、购买配料为辅科学配制饲料,学会了给基础母牛接生,学会了待牛反刍后再添加饲料让牛上膘……村上有3名畜牧技术员,负责上门收牛、防疫、处理一切疑难问题,只需一个电话就能赶来。3年间,老杨喂的牛犊们都茁壮成长,从未发生过病死现象。老杨家牛羊的存栏量分别为12头、80只,去年纯收入达到了10万元。“一头小牛犊一落地,就值3000元;以后每养一个月,就多赚1000元。”老杨自豪地说。
这三年,老杨的时光就是在种地、产牛、养牛、卖牛的节奏中度过,寒来暑往,牛的“哞哞”声越发响亮,老杨一大家子的日子越过越殷实,这个7口之家的小康梦,已然实现。当说起今年那5万元3年期的贷款已到期,老杨轻松而肯定地说:“咱已经发展起来了,还贷款,没问题!”
告别时,杨克勤热情送出院门,我们劝他留步,杨克勤得体地回答道:“那就不远送了,欢迎再来。”看到记者的惊愕,一位乡镇干部会意地说:“这就是我们的会宁农民,介绍村名时会说山字有撇为屲,告别时会说不远送了,很有文化内涵啊!”
产业达标的老杨一家,2017年已脱贫,脱贫攻坚期的共和国档案中,少了7位贫困人口,但对他家的帮扶政策还要持续到2020年。截至2018年8月,沈屲村的产业覆盖率为100%,达标率为89%。让这个村的所有贫困户在6月底前实现产业达标,是村“两委”、驻村工作队的明确任务。到今年6月底,会宁县2018年预脱贫人口全部实现产业达标覆盖;今年底,2019年预脱贫人口全部实现产业达标覆盖;到2019年6月底,2020年预脱贫人口全部实现产业达标覆盖。老区会宁向贫困发起的总攻,密鼓紧锣战正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