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德新区祥和小区的居民宫保基对自家的变化感触很深。他说,这几年惠民政策越来越好:住房有补贴、草场有流转费、医疗养老有保障、孩子上学全免费……
“草场少、耕地少,可利用资源短缺,这是长期以来导致同德农牧民贫困的最直接原因。”同德县委常委、副县长苑丹坚措说。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落下!为此,同德县大胆探索富民生态战略。城镇定居、流转土地。5418户牧民搬迁到县城和农牧区8个小集镇定居,草场、耕地入股专业合作社或向牧业大户、牧场主流转获取红利,有力推动农牧户走集约化、规模化、产业化的经营之路。集中定居,入股分红。3769户农牧户搬迁到各乡镇农业点,通过新建住房与原有农牧户集中定居,实施和建立了“一村一品”村级产业,不断加大扶持力度,集体产业实现全覆盖,有效增加了农牧民收入。留居草场,发展生产。2200户牧户留居原有草场,依法有序流转草场,就地开办家庭牧场或向养殖专业大户发展,增加家庭收入。
此外,以“生态扶贫”拓宽增收渠道,优先从建档立卡贫困户中聘任234名生态护林员和328名草原管护员,每人年工资21600元。尕巴松多镇的项秀,是扶贫产业园区内一家藏地影视文化产业基地的剪辑师,而他自身的经历却是同德县脱贫攻坚工作取得成就的一个缩影。(www.xing528.com)
28岁的项秀正在认真地剪辑拍过的几个样本,十分熟络。项秀出生在同德县尕巴松多镇秀麻村,父母都是普通的牧民,多年前项秀家还是村里的贫困户,以前没有任何劳动技能的他只能在县城里打打零工,生活十分拮据。2014年,项秀参加了县里扶贫和就业部门组织的技能培训,接触到了影视方面的内容,之后就一直跟着松太加导演学习影视剪辑和制作。经过一段时间的培训,项秀成为基地里的一员,现在每个月都能拿到3000元的固定工资。
对于现在的转变,项秀由衷地说:“自从进入影视基地工作,眼界、观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还在县城盖了新房、买了小轿车……”以“产业带动”增强发展后劲。在同德县省级扶贫产业园和巴塘扶贫产业园中,已有14家企业投入运营,其中就有4家是贫困村级企业,藏服加工、木雕工艺加工、民族用品等都从“小作坊”转化为规模性产业发展。
脱贫攻坚几年来,同德县在全省牧区中第一个全面解决人畜安全饮水和农林灌溉用水问题;第一个实现县、乡、村三级路网和生产生活用电全覆盖;第一个实现公共医疗卫生、教育文化基础建设、村综合办公服务中心、广播电视和网络宽带全覆盖;第一个实现牧民全部定居,全面解决危房户和无房户问题;第一个实现全县行政村产业发展和村级集体经济全覆盖。城乡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民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稳步提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