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曲黄河虽环绕这里,但这片平均海拔3660米的高原,并没有因母亲河的恩惠而拥有太多的资源禀赋。同德,地处青海海南、黄南和果洛3个藏族自治州交界处。长期以来,因自然环境恶劣,基础设施薄弱,资源十分匮乏,气象灾害频发,严重制约着同德县的全面小康进程。
同德县的特殊贫困状况,引起了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成立省州县三级12家省直部门组成的联合调查组,分赴5个乡镇、73个行政村,逐村逐户对同德农牧民贫困问题进行专题调研摸底。在专题调研及多次征求州、县、乡、村干部和群众意见的基础上,省委省政府于2012年11月1日正式启动了《同德县特殊类型三年扶贫攻坚规划》,打响了青海扶贫史上第一场“攻坚拔寨”式的集中扶贫战役。
打这场硬仗,需采取超常规扶贫手段。同德县实施基础设施、产业发展、民生改善、公共服务、能力建设、生态保护六大项目,三年内全方位改变同德县贫困落后面貌,使3.69万贫困农牧民摆脱贫困。
超常规扶贫,聚合并释放的是无法计量的扶贫合力。一笔笔巨额资金投入,一项项重大政策落实……同德大地,煦暖的阳光照到了每一个贫困的角落,温暖了每个同德人的心窝。
脱贫攻坚这三年,全县生产总值年均递增12%,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年均递增13%;群众住房难、吃水难、行路难、上学难、就医难等“十难”问题得到彻底解决,4.9万人从中受益;全县73个行政村拥有产业和集体经济……这一项项成绩,在同德贫困群众的日常生活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同德县贫困村的孩子们在新建的广场上打篮球(www.xing528.com)
才多玛经营的小卖部生意红火
走进距县城不远的瓜什则村定居点,统一规划的藏家小院整齐划一,村里的文化广场上的健身器械一应俱全。“以前我家在30公里外的山区,住的是帐篷,不通电,不通水,路不好,去一趟县城要走三四个小时。现在搬到这么亮堂、干净的新家里,买了沙发和床。外面还租了一间铺面,开起了小卖铺,生意好的时候,每天也有100元左右的收入。环境优美、设施齐全、交通方便,这辈子能住到条件这么好的村子,想想都激动。”才多玛说起现在的“好日子”高兴得合不拢嘴。
走进才多玛的新家,卧室、客厅,功能区划分清楚、明晰,客厅里摆放着藏式家具,电视、冰箱、电暖气这些现代化家用电器一样不少。
“这是2013年同德县实施易地扶贫搬迁的成果之一。160户无房无畜户家家有了安全保障住房。特别是新建的幼儿园,让村里的孩子接受了和县城孩子一样的学前教育。村民们的眼界也开阔了,观念也转变了,致富的思路也拓宽了,现在全村劳动力都去县城打工,能干的每月能有三四千元收入。”瓜什则村支部书记东智加告诉笔者。
“这样的脱贫攻坚力度,在青海扶贫史上尚属首次。这三年,是同德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步伐最快,取得成效最大,人民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的三年。”青海省扶贫开发局局长马丰胜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