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雷山旅游扶贫:利益共享的红利

雷山旅游扶贫:利益共享的红利

时间:2023-05-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雷山不断丰富完善旅游扶贫业态,带动更多贫困人口参与分享旅游发展红利。按照“政府引导、群众参与、市场运作、利益共享”机制,通过农家乐、家庭旅馆、酒店等经营实体,增加群众收入。西江景区村民经营农家乐、家庭旅馆、酒店313户,年经营利润上百万元的达35家,最具有代表性的“阿浓苗家”每年利润500万元以上。2016年西江景区发放民族文化保护评级奖励2448万元,共有1387户5322人受益,户均享受资金1.76万元。

雷山旅游扶贫:利益共享的红利

雷山不断丰富完善旅游扶贫业态,带动更多贫困人口参与分享旅游发展红利。一是业态发展联动。按照“政府引导、群众参与、市场运作、利益共享”机制,通过农家乐、家庭旅馆、酒店等经营实体,增加群众收入。西江景区村民经营农家乐、家庭旅馆、酒店313户,年经营利润上百万元的达35家,最具有代表性的“阿浓苗家”每年利润500万元以上。鼓励无能力经营的贫困户通过出租房屋、门面实现增收。门面、房屋出租一年就有10万至50万元不等的收入,直接带动137户贫困户脱贫。二是利益共享驱动。制定了《西江千户苗寨民族文化保护评级奖励办法》,每年从门票收入中提取18%对景区民房保护完好农户进行奖励,既让景区村民享受乡村旅游红利,又充分调动了村民参与保护民族村寨的积极性。2016年西江景区发放民族文化保护评级奖励2448万元,共有1387户5322人受益,户均享受资金1.76万元。三是就业服务带动。西江景区将商铺、摊点统一规划,无偿提供436个摊位给景区失地农民、家庭经济困难和就业困难村民经营,惠及贫困户365户1469人。提供了保安、导游、驾驶、环卫、消防等800多个服务岗位,优先安排周边贫困群众,惠及贫困户78户320人。乡村旅游“井喷式”发展,激起了外出务工人员返乡热潮,西江村外出务工1100多名农民已有820多名返乡创业就业。四是文化参与互动。在景区景点推出迎宾仪式、歌舞表演、神秘祭祀等文化展示活动,积极鼓励贫困户参与文化表演,实现增收脱贫。郎德景区成立旅游专业合作社,把全体村民参与表演的收入按约定比例分配到各家各户,同时将一定比例用于无劳动能力参加表演和卫生服务的贫困户,贫困户参加表演,户均年收入达8000余元。五是产品供给拉动。以“景区+合作社+基地+农户”形式,针对性地发展蔬菜、黑毛猪等特色种养殖业。西江景区每天消耗肉类近2500斤,各类蔬菜约2500斤,米酒近1000斤。景区周边村寨发展规模种养殖基地4个,规模种养殖场9家,家庭农场154家,与景区农家乐、超市达成产销协议80余家,带动35户147人脱贫。西江电子商务旗舰店带动1154名贫困人口增收。(www.xing528.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