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山推动旅游发展规模由区域化、块状化、封闭化转向规模化、集团化、社会化、全域化,实现贫困村寨和贫困户全覆盖。
一是打造大西江苗寨群文化旅游扶贫带。全县累计投资近15亿元,实施西江景区提升扩容工程,启动“一酒店一文化中心两索道三片区”建设,成功荣获“世界十大乡村度假胜地”。“十二五”期间直接和间接带动646户2378人增收脱贫,“十三五”拟带动860户3698人增收脱贫。
二是打造环雷公山生态旅游扶贫带。规划建设环雷公山精品自驾游线路,开发“森林疗养、森林氧吧、康体运动”等康体养生产品,“吃旅游饭,赚游客钱”成为雷公山腹地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一条主要途径。“十二五”期间直接和间接带动233户977人增收脱贫,“十三五”拟带动480户2064人增收脱贫。
三是打造苗疆走廊乡村文化旅游扶贫带。以郎德景区为突破口,按照3—5个相邻苗寨为一个单元的模式,把全县58个国家传统村落和100多个苗寨串联起来,实现区域联动、全域发展。“十二五”期间直接和间接带动267户953人增收脱贫,“十三五”拟带动360户1548人增收脱贫。(www.xing528.com)
四是打造南部农耕文化旅游扶贫带。借助“最时尚的短裙苗”和“最独特的水上粮仓”品牌,启动实施了新桥苗寨景区、水上粮仓酒店群、九十九省级生态农业园区、“苗岭天路·花海幽谷”等项目建设,吸引了大量游客深度体验游。“十二五”期间直接和间接带动78户282人增收脱贫,“十三五”拟带动342户1488人增收脱贫。
五是打造山地特色小城镇旅游扶贫带。坚持以产兴城、以城促产、以景靓城、产城一体,积极打造“西江—县城—大塘”特色城镇旅游带,按照旅游景区标准配套城镇道路、供排水、电力、通讯、绿化以及文教卫等设施,成功创建了“全国文明县城”“全国卫生县城”,西江入选首批中国特色小镇名单。“十二五”期间直接和间接带动295户1163人增收脱贫,“十三五”拟带动482户2072人增收脱贫。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