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安新县北六村,有一家渔耕记忆展览馆。馆内展出传统农耕、渔猎、生活工具千余件,记录着白洋淀人乃至华北地区农耕、渔猎文化的发展史,活灵活现的情景如影像般从人们的记忆里翻出,搅动着人们的乡愁。记者采访了这位渔耕记忆展览馆的主人杨福春。
记者:你如何走上农耕、渔猎及生活用具收藏之路的。
杨福春:我1962 年出生在白洋淀畔。在童年的记忆中,我家里很贫穷,那时,生活用具、种田农具、捕鱼工具很少,必须用时都是街坊邻居互相借,田地里的农活基本都干全了。我们村紧临白洋淀,总在淀里捕鱼摸虾,也经常借街坊邻居的工具,人家正在用或者舍不得借给时,自己就很失落。那时我就想等有钱了,就把我用过的或者没用过的家什都置办全了。在劳动过程中,我慢慢对这些工具产生了感情,年龄越大,这种感情越深。所以,在我有了一定经济基础以后,就开始收藏这些传统工具,由少到多,逐渐形成了现在的规模。
记者:在收藏路上有什么值得记忆的事情。
杨福春:随着收藏感兴趣提升,寻找的范围从当地扩大到周围十几个省、市。有一次在山西,我看到了一辆马拉的轿子车,年份、品相都是上乘的,主人只让看却不卖。我了解到,这辆马车是兄弟3 人继承父亲的,对这辆车很有感情。我往山西跑了很多次,终于感动了这3 位老人。据他们说,八国联军攻进北京前,慈禧太后逃往西安时征用过这辆车。收藏这辆车的花销,足可以买一辆高级轿车了,可我从来不后悔。开始家里人也不理解,看着我一如既往地坚持下来,家里人也改变了态度,慢慢喜欢上这些老物件了。
记者:你的渔耕记忆展览馆是如何建成的?
杨福春: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离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越来越远。但它们是历史的见证,留住它们就是留住历史,留住乡愁记忆,留住自己的根。这些老物件,处处体现着祖先的智慧,记录着先人的艰辛勤劳,留存着时代的印记。人们可以通过这些老物件了解历史、体味乡愁。所以,我很早以前就有开设展览馆的想法。
2017 年4 月1 日,雄安新区在我的家乡成立了,更激发了我开一个展览馆的愿望。我和镇村领导干部表达了我的想法后。安新县文广新局局长的王迦梁亲自谋划,给馆定名,撰写对联,设计场地,布置展品。在大家共同努力下,建成了现在的“杨福春鱼耕记忆展览馆”。(www.xing528.com)
记者:渔耕记忆展览馆建成后的社会反响如何?
杨福春:2018 年6 月4 日,雄安新区、县、镇、村各级领导同志和媒体记者、专家学者等300 多人参加了开馆揭牌仪式。人们对展览馆里的展品表现出极大兴趣。在以后的时间里,展览馆每天都接待很多参观者,既有老师学生、工人农民,也有作家诗人、文化学者和各行业的专家。在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展品在市民中心展出长达5个月,收到了很好的社会效果。
记者:你对传承保护雄安历史文脉做了哪些工作?
杨福春:2019 年,雄安新区进入实质性建设阶段。我们大王镇是启动区,征迁工作如火如荼。因为搬迁,村民家里保存的很多传统用具会被丢弃。于是,我每天都去这些村里收集有代表性的各种农耕、渔猎和生活器具,以及石磨、石碾等等。我要把这些既有民族地方特色又有历史文化内涵的老物件登记造册,妥善保存,给千年之城雄安新区留下更多的文化遗产和乡愁记忆。
记者:你对未来有何打算和期待?
杨福春:未来,还要收集整理与乡愁有关事情,开一家更大的、更有文化、有思想、有内涵的展览馆,让更多的人从展品中体味历史,品读文化,激发更多爱家、爱国、爱党的情怀。我也希望展览馆能够保持收支平衡,不像现在总是投入。
(作者:王渊 刘卫宁 《河北经济日报》2019年12月10日刊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