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洋淀素有“一淀水一淀银,一寸芦苇一寸金”之誉。心灵手巧的白洋淀匠人在苇编技艺的基础上进行升华,通过剪、裁、烙、拼、点,制作出一幅幅具有浓郁水乡风情、反映白洋淀人家生产生活的芦苇工艺画。伴随着苇编工艺画开发力度的加大,产生了一批苇编工艺厂和苇编工艺大师。记者日前采访到的河北大学芦苇艺术研究所所长杨丙军。
记者:是什么样的机缘让你开始从事芦苇画工艺的呢?
杨丙军:我是地地道道的白洋淀人,从小就和母亲学习苇席编织技术。16 岁那年有一次碰到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的师生在白洋淀写生,我就被吸引了。于是,我每天白天免费给师生们当船夫跟着他们写生,晚上跟着他们画画,老师也会指点我。有的时候还请他们到家里吃饭,一个月的时间里,我和美院的师生们培养了很深厚的感情。老师们很好,招我进中央美术学院学习,这样我成了美院的一名插班生,开始了专业的学习。
大学毕业后,我有幸遇上了白洋淀远近闻名的老艺人李同林先生,在李老先生的大力支持指导下,我开始潜心学习创作芦苇画,经过几年的摸索作画,慢慢有了一些成绩。
记者:这些具有白洋淀文化特色的芦苇画是如何逐渐得到社会认可并蜚声海内外的?
杨丙军:刚开始我对自己的芦苇画没什么自信,1989 年的时候,有一个工艺品商来白洋淀旅游,他看见我的芦苇画说要收购,问我多少钱,我试探着说一幅50 元,没想到他一口应下来,一下子买走了50幅作品。后来又有一次要了几百幅。我就很受鼓舞,更有信心地去创作,然后就有了《张网捕鱼》《荷塘月色》《渔舟唱晚》等作品的相继问世。1990 年,我的芦苇画在五省市工艺美术展得了一等奖,从此打开了知名度。此后保定市政府和省政府多次委派我带着芦苇画到国内外参加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手工艺品展会。这个过程,现在回想起来还是非常激动的。后来随着销路不断扩大,1999 年,我们成立了安新县寨南旅游工艺制品厂,把手工制作与现代工艺进行了有机结合,大胆地进行芦苇画的制作创新。
白洋淀芦苇画在1998 年荣获“首届中国国际民间艺术博览会金奖”;2002 年荣获美国第35 届圣诞礼品展特殊荣誉奖;2004 年芦苇画被全国妇联、文化部、中央电视台授予“最佳优秀才艺奖”;2008年荣获河北省文化产业产品十佳品牌;2009 年荣获第七届花卉博览会金奖;2009 年荣获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记者:如今芦苇画已成为白洋淀文化的一张名片,你如何看待芦苇画未来的传承创新?(www.xing528.com)
杨丙军:芦苇画传承了从前的苇编技艺并进行了艺术的升华,今后的发展也一定要处理好保护与传承、发展之间的关系。雄安新区现在正在开展“让老百姓记得住乡愁”活动,芦苇曾经是家家户户赖以为生的东西,芦苇风光也是白洋淀的一大特色,白洋淀人对芦苇的感情是很深的,包括芦苇画中所展现出的白洋淀旖旎的自然风光和浓郁的水乡风情,这都是白洋淀人的乡愁。芦苇画将是人们乡愁的载体。
早在2004 年,我与河北大学合作成立了河北大学芦苇艺术研究所,今后芦苇画的发展方向就是要不断根据时代变迁、结合传统技艺制作新产品,比如将老宅子、老牌楼、老古树、古井等,在坚守传统技艺的基础上进行形式、载体的创新,使传统技艺在新时代焕发新的生命力。
记者:你是如何看待新区的设立,为芦苇画这一民间传统工艺带来千载难逢发展机遇的?
杨丙军:借势雄安使芦苇画这一民间传统工艺迎来发展的绝好时机。我最大的心愿就是,通过创新把白洋淀芦苇画做成精品,占领高端市场,使苇编技艺的历史文脉得以延续。我还计划推动成立白洋淀芦苇画艺术馆,集中展示芦苇画精品,擦亮芦苇画这张雄安文化名片。我现在在几所大学担任兼职教授传授芦苇画知识,希望能够通过师父带徒弟的传统方式做好传承,举办芦苇画免费培训班,让老祖宗留下的这门手艺能够传下去……今年,我的日程表排得已经满满当当的了。
伴随着雄安新区的建设发展,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白洋淀芦苇画,将在雄安地区的文化建设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未来会吸引社会各界人士的广泛参与,吸引和培养更多的文化人才,提升和引领雄安新区的文化建设。
(作者:王渊 杨文月 《河北经济日报》2018年6月4日刊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