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自幼生长在这片土地上,岁月流逝中用画笔留住乡愁。凡看过他画的人,都会被画中情境所打动。人与自然的和谐,周而复始的季节交替,生生不息的生命延续,活灵活现的过往情景,如影像般从我们的记忆深处翻出来。他就是雄县籍的河北文化学者、著名书画家王福增。
记者:原本不是科班出身的你,是如何走上绘画道路的?
王福增:我出生在河北雄县,家乡美丽的自然风光和耕读传家诗书继世的民风滋养了我的童年和少年。上小学爷爷就教我习字画画。他不仅是我的书画启蒙老师,刚正执着的性格也影响了我的一生。那时期,我对齐白石、徐悲鸿、潘天寿、李可染、关山月、傅抱石、黄胄等书画大家逐渐有了一些了解。虽然不懂什么艺术风格,但从大师们的作品中感受到与众不同的鲜明个性。这种理念一直支撑着我后来的艺术创作。
在保定工作期间,我在河北大学学习了几年汉语言文学,并研读了一些美术理论方面的书籍,为以后的书画创作做了积累和铺垫。这期间,我经常应邀为《特殊园丁》杂志等搞些插图,在各级报纸杂志发表书画作品。到石家庄工作后,我与书画界有了广泛交往,逐渐认识到中国画创作有两个层面,一是画画,二是写情。前者侧重于客观物象的描摹,是技术而非艺术;中国画的最高境界是抒发个人情感,是借物抒怀。所以,画家要多读书,努力提升自身文化素养。这一时期是我书画创作蓄势待发的时期。
记者:你是如何看待书画创作的?
王福增:书画创作首先要解决为什么画的问题。书画家要有责任和担当,弘扬时代主旋律,传递真善美,用作品歌颂祖国的大好河山,激发人们奋进向上,爱国爱家是书画艺术家的良知和责任。
我从20 世纪90 年代转入山水画创作。这缘于东北画家宋雨桂先生画的一本湿地系列画册,第一次翻阅就手不释卷。画中艺术效果与我的审美理念产生了共鸣。这个时期,正是我开始有意识地思考绘画题材和探寻适合自己绘画语言的阶段。
我的家乡南临白洋淀,东靠大清河,北依古都北京,美丽富庶、人杰地灵。家乡故事令我感动,家乡的自然风光令我陶醉。每当想到家乡,无尽的乡思就会产生一种创作的冲动。一种责任的驱使,使我毅然放弃了从事多年并已卓有成就的花鸟画创作,转入描绘白洋淀、故乡乡野田畴的乡愁系列主题性创作。让世人通过那散发着浓浓乡情的作品来认识和了解我的家乡,让自己的作品留住世代血脉传承的乡愁。这也是我书画创作道路上的一个重要阶段!(www.xing528.com)
著名画家、美术评论家李人毅先生在他的《中国当代画家研究》一书中介绍我时写道:为了再现乡情和童年的梦幻,他画白洋淀的土坡、水洼、柳荫、田畴,却找不到可以师承的拿来就用的成法做参照。是浓烈的乡情,迫使他走上了一条自己的创新实践之路。著名大写意画家刘荫祥曾撰文说:“王福增的那些具有河北地域特色的作品,一幅幅没有山的山水画,加上焦点透视,鲜活而又现代,似乎显现出一个新画派诞生的雏形。”
优秀的书画作品离不开学术的支撑。为此,我一直坚持对中国美术史和书画理论的学习和研究,撰写了大量艺评和书画理论文章,先后发表于《河北当代书画》《新时代艺术名家》等专业刊物。如今,在乡愁系列主题性创作的道路上,我痴情不改,默默坚守了20 多年。
记者:雄安新区的设立对你创作有何影响?
王福增:设立雄安新区,我和家乡人一样激动,更增添了用画笔讴歌和赞美家乡,用画笔留住乡愁的文化理念。作为雄安人,自己有责任有义务用画笔记录岁月,追忆过往,用艺术形式再现曾经的生活,讴歌时代的变迁,助力新区建设。2017 年底,我着手白洋淀国画长卷创作,历时一个月创作完成了《白洋淀胜景图》。该画长20 米,宽0.5 米。作品取材始于雄县温泉城码头,止于安新县白洋淀码头,以基本写实手法,较完整地再现了白洋淀秀美的自然风光及淀乡风土人情,并对淀区个别人工景点适当做了取舍和艺术处理,是一幅艺术化的白洋淀国画长卷。2018 年初,《中国雄安》官网上线首日即刊发了国画长卷《白洋淀胜景图》和我创作的另一幅国画长卷《十里荷香》,后被多家主流媒体相继转发。这使我深受鼓舞,我将不忘初心,继续为家乡文化建设尽绵薄之力!
记者:你对雄安新区未来文化发展有何期望?
王福增:“未来之城”雄安,其文化特征与其他城市比较更具有自身特殊性。首先是文化理念的前瞻性。雄安的建设与发展为世界所瞩目。这就决定了其文化导向、文化理念、文化形态的前瞻性。用先进的文化理念引领和推动雄安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是雄安未来重要文化形态。其次是文化进程的跨越性。雄安三县一直以来受城乡农耕文化的浸染,未来一定会成为世界顶端的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再次是文化元素的兼容性。伴随着雄安新区的迅猛崛起,将大量融入高度文明的现代化都市文化元素。总之,“无文化传承,无雄安未来”。
(作者:王渊 《河北经济日报》2019年3月12日刊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