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总论
一、基本情况
(一)项目名称:2 000亩紫甘薯种植基地项目;
(二)承建单位:安徽荣丰食品有限公司;
(三)基地选址:池州市;
(四)内容及规模:年产紫甘薯2 000吨;
(五)建设期限:2010年3月—2011年2月。
二、产品简介
紫甘薯(学名:Solanum Tuberdsm)又叫黑薯,薯肉呈紫色至深紫色。它除了具有普通红薯的营养成分外,还富含硒元素和花青素。花青素对100多种疾病有预防和治疗作用,被誉为继水、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之后的第七大必需营养素。花青素是目前科学界发现的防治疾病、维护人类健康最直接、最有效、最安全的自由基清除剂,其清除自由基的能力是维生素C的20倍、维生素E的50倍。紫红薯将成为花青素的主要原料之一。紫甘薯在国际、国内市场上十分走俏,发展前景非常广阔。
我国目前已育成的紫色红薯品种有:
① 济薯18号。该品种为山东省农科院作物研究所育成,亩产量3000公斤以上。
② 广薯135。该品种为广东省农科院育成,亩产量为2000公斤—2500公斤。
③ 宁紫4号。该品种为江苏省农科院粮油作物研究所育成,亩产量为500公斤左右。
④ 京薯6号。该品种为北京市农科院粮油作物研究所育成,亩产量为2000公斤左右。
三、现有基础条件
(一)在池州经济开发区金安工业园内已建成标准化厂房,配套基础设施完善。电脑、空调已经采购,办公设备和配套齐全,具备办公条件。
(二)技术人员、项目人员都逐步到位,市场信息渠道逐渐畅通。
(三)池州市农委、贵池区农技中心相关负责人积极推动种植基地的建设;
(四)池州地区大部分农户有过多年红薯种植经验,也期待当地品种得到改良,以期获得更多的收益。
四、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项目总投资100万元,建立种植基地2 000亩。预计本年度收购2 000吨优质紫甘薯,实现销售收入736万元,创造经济效益约80万元。
通过申报多个不同级别农业项目,可获得项目扶持资金约100万,预计2011年才能够到账。
五、项目必要性
(一)农业综合开发是党中央、国务院加强农业的重大决策,是国家支持和保护农业的重要举措,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最直接、最有效、最快捷的一项措施。按照党中央提出的“以市场为导向,立足本地优势,积极兴办以农产品加工业为主的龙头企业,发展具有本地特色和竞争力的拳头产品”的要求,致力于把甘薯类产品加工及综合利用推向商业化、市场化、产业化。
中央文件指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是引导农民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带动力量,要通过贴息补助、投资参股和税收优惠等政策,支持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并支持龙头企业开展技术引进和技术改造,同期《农产品加工业“十一五”规划》也将农产品深加工及其转化列入规划当中,作为重点进行支持。
(二)甘薯中含有丰富的淀粉、膳食纤维、胡萝卜素、维生素A、B、C、E以及钾、铁、铜、钙、硒等10多种微量元素和亚油酸等,营养价值很高,被营养学家称为营养均衡、近乎完美的保健食品。甘薯是低脂肪、低热能的食品,能有效阻止人体内糖类转变为脂肪,对年轻人有减肥保健之功效,对老年人有补中和血、益气生津、宽肠胃、通便秘的功效,科学家们认为其有降糖、降脂、补钙、抗衰老以及提高免疫力等作用。甘薯摇身一变,成为价格倍增的营养均衡的益寿食品,以甘薯为原料的食品越来越受消费者欢迎。
(三)据联合国粮农组织(FAO)统计,我国甘薯种植面积有930万公顷,总产量在4.5亿吨左右,占世界总产量的80%。在一般发达国家,甘薯30%~40%作食品加工,10%~20%做全粉及深加工,5%作种薯,5%损耗,而我国甘薯29%作饲料用,5%作种薯,23%损耗,深加工率不足8%,与一般发达国家差别太大。
甘薯全身是宝,兼有粮食作物、经济作物和药用作物的特点,其作用非常广泛,是轻工、化工、医药、食品、纺织等工业的重要原料。甘薯雪花全粉可以制成糖、柠檬酸、乳酸、丁酸、维生素和多种全粉衍生物产品。
而紫甘薯除了具有甘薯的一些特性以外,还富含硒元素和花青素,营养价值更高,色泽艳丽而且口感好,是鲜食甘薯的一个不错选择。
鲜薯通过加工处理后,所得产值比它本身高出几倍甚至十几倍,如加工成淀粉可增值1.85倍,再加工成精细粉丝和粉皮,又可增值1倍;把甘薯雪花全粉配制成保健食品,效益又将成倍递增;把甘薯加工成高果糖浆,又可增值9倍多;加工成葡萄糖、山梨醇直至维生素C,价值则更高。实施该项目,目的是开展甘薯的深度加工和综合利用,使这一“杂粮”变成巨大的社会财富。
(四)甘薯加工一般分食品加工和工业加工两种,工业加工又分初加工和深加工,其制成品有上百种之多。该项目是通过细致调研和充分论证的一个紫甘薯种植直接销售方案,是以现有成熟条件为基础,为公司将来开展甘薯深加工和其他项目做准备的一个项目。
(五)在本项目实施过程中建立的销售网络,可同时进行甘薯市场分析,情报搜集。为下阶段公司开发甘薯深加工项目做市场前期预测和指导。
第二章 市场分析与策略
一、市场分析
(一)市场概况
1.种植区域
近几年来,紫甘薯在国际、国内市场十分走俏,市场发展前景极为广阔。目前浙江省栽培较多,近来安徽、河南、广东、广西、云南等省开始大规模发展。在安徽省北部地区,太和县、亳州市、颍上县等地都开始了大规模种植试点,其中颍上县现在有50万亩连片种植基地,规模化初见成效。
在安徽农科院的技术攻关下,京薯6号和济薯18号在安徽大部分地区都完成了实验种植,产量和质量都优于传统甘薯。
2.现阶段主要市场方向
(1)鲜食。鲜食是紫甘薯市场开发的重头戏。但发展鲜食紫甘薯一定要注意保证产品上档次,有规模。产品本身首先要求外观好看,熟食味佳,薯块大小整齐,干净卫生无病虫害、无污染,包装精美。其次要有一定的储藏设施,保证周年供应市场。发展鲜食甘薯的关键是选择适宜的品种。目前比较适合鲜食开发的主要有彩紫、渝紫263、京薯6号、济薯18号、广薯135、宁紫4号等。
(2)提取色素。紫色甘薯中所含的花青素是一种天然着色剂,国内外市场需求量较大。提取色素用的紫薯品种对薯块外观要求不太严格,但要求品种适应能力强,抗病,鲜薯产量和花青素含量高。花青素色价比在25以上。适合色素提取的紫色新品种主要有彩紫、徐紫13-4等。
(3)加工全粉。紫色甘薯去皮烘干粉碎后加工成全粉,色泽美观,营养丰富,是极好的食品加工原料,可做各种糕点的主料或配料。加工全粉的紫薯品种要求淀粉含量高、薯皮光滑,肉色均匀一致,对薯块茎的形状要求不高。彩紫、L7、渝紫263、宁紫4号、济薯18、山川紫等均可用于全粉加工,但以彩紫最为理想。
(4)加工休闲食品。以紫薯为原料制作的炸薯片、冷冻薯饼等休闲食品营养丰富,口味好。但由于紫薯种植分散,多数加工厂家原料短缺,影响了产品生产规模。加工休闲食品除对薯形外观要求较高外,还要求品种含有较高的淀粉及可溶性糖,目前彩紫品种是适合炸薯片的较好品种。
3.主要市场分布
紫甘薯的种植区域集中在中东部,东南沿海地区也有种植。作为鲜食农产品,收割后迅速地完成销售是必须的。所以以江浙沪为中心的泛长三角地区,是紫甘薯的主要消费市场。
浙江作为紫甘薯种植最多的省份,为配套织染工业而建立的紫甘薯、紫薯、红薯等种植基地较多,超过50%的产出用于工业用色素提取。目前在安徽北部地区的种植开始形成气候,销售主要通过当地大型农贸市场批发,用途为鲜食。
在安徽南部,长江沿岸地区暂时没有大规模种植。本地市场销售的紫甘薯均来自皖北地区。江浙沪等地的紫甘薯均来自安徽北部、河南、浙江等地。
4.现有市场的规模
以华东地区6亿人口基数,每人每天消费0.5斤紫甘薯计算,紫甘薯平均零售价为4元/斤,那么市场总规模超过3 600亿元。
仅皖北地区50万亩紫甘薯种植基地的每年产出总量为10.2亿元。
5.项目的必要性
紫甘薯销售需要较好的卖相,整齐的规格等,在不同地区生产的不同品种在外观上和质量档次上往往参差不齐。
建立自有种植基地,通过统一管理、规范种植、计划性收割收购,形成标准化生产作业,产品规格、卖相、档次大幅度提升。在种植基地配套完善的同时,制定以富硒优质鲜食紫甘薯为主要产品的销售计划,促成基地产出的产品能够迅速完成销售,并很快形成赢利。
(二)紫甘薯产品概况
紫甘薯目前在市场上所占份额正在逐年上升,超过50%紫甘薯是作为鲜食方式出现,由于色泽艳丽,卖相好,调查显示有71%消费者有意愿购买鲜食紫甘薯。通过对安徽、江苏、江西、浙江4个省份11个城市的调查情况来看,紫甘薯现在所有市场均有销售,但是铺货数量小,周期短,仅在每年10月份到12月份有短期充足货量供应,市场空间巨大。
(三)价格概况
通过调查发现,紫甘薯在市场上产品种类不多,价格水平上也普遍高于其他甘薯薯种,从收购到批发外运有较高的操作空间。
对近百种甘薯产品和百余种粗粮类深加工产品在包装方式上的比较发现,现阶段大部分甘薯都通过大型农贸市场流通,少量进入社区超市销售,而且销售的方式都是零散称重。紫甘薯在皖北大部分地区都是直接进入农贸市场批发再销售,渠道单一,价值不能有效体现。
根据调查发现,有比例不高的消费者有意愿购买营养附加值高、包装精美紫甘薯产品,大部分消费者愿意购买一定分量(5斤左右一袋)的袋装紫甘薯产品。
(四)种植地概况
通过对周边省市的调查发现,紫甘薯的主要种植基地在山东、河南、安徽,浙江和福建有少量种植,现阶段在池州地区没有大范围种植。在安徽长江沿岸地区都没有大规模种植,如图7-4所示。
消费习惯在其他地区紫甘薯产品的大量流入后有了相当提高。个别试验地块的种植试验表明,紫甘薯的多个品种都能适应本地区的土壤和气候条件,完全达到了高效高产的目标。
(五)渠道概况
调查信息显示,目前紫甘薯产品的直接销售渠道中菜市场的比例还是很大,这是由于紫甘薯的产品特性、定位、价格指数、居民消费水准及消费习惯等方面原因决定的。
(六)消费者消费行为
1.超级市场已经成为城镇居民购买食品的主要场所之一,多数人表示一定会去超市购物。
2.城镇居民在超市卖场购买食品的种类一般为家庭常备食品或副食品,如调味品、面粉类、冷冻食品等,在购买日常必需品时,消费者倾向于在就近购买。
3.部分城镇居民在超级市场购物的时间周期较长,一般为一星期以上去一次超级市场一次性购买所需食品。收入水平较高、生活节奏较快的部分消费者往往在第一天的晚上提前购买第二天日常生活所需食品。
4.价格实惠、质量有保障、品种较齐全、方便快捷是影响消费者食品购买行为的最主要原因。
二、市场策略
(一)市场前景
1.一方面,目前市场紫甘薯零售价格最低的每吨为4 400元,最高达每吨5 600余元,市场均价保持在每吨5 000元,出口价格更高。现阶段市场上紫甘薯供应量不大,存在广阔的市场空间;另一方面,由于紫甘薯品种在部分地区没有推广开来,各个产区只有少量种植户在种植紫甘薯,造成了市面上供应量不足,市场知名度不足。随着紫甘薯品种的推广和公司种植基地的投入,高品质、色泽艳丽、口感好的食用紫甘薯将会很快进入千家万户。
2.紫甘薯种植量不稳定,市场供应不足,这是近年来批发价格居高不下的一个重要原因。紫甘薯种植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方面:一是优质品种如京薯6号、济薯18号没有在大部分地区得到有效的推广;二是优质的紫甘薯没有获得对口的销售方向,很多种植户在种植了一个季度的优质紫甘薯后,没有合适的销路,不得不将紫甘薯和普通红薯一起变卖,这严重挫伤了种植户的积极性;三是种植户的集体协作性很差,没有形成向外推介的合力,促使种植紫甘薯的产业良性发展和壮大。
3.规模化种植和品牌运作在很多农产品中已经有了成功先例,如红富士苹果等。紫甘薯作为鲜食农产品,可以在短期内通过整体运作和包装进入人们的视野,形成广阔持久的市场需求
4.最新的统计资料显示,我国城镇居民每人年平均购买甘薯食品1.3公斤,这一数字将呈上升趋势。中国各大城市居民的饮食观念在渐渐改变,讲究科学饮食。但是,甘薯一直被人们误认为是低档食品,只有在饥荒年代,没有鱼肉米面的情况下,才被作为充饥的食品。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甘薯的品种要求也被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关注,紫甘薯由于富含花青素,有些紫甘薯富含硒元素营养价值高,同时紫甘薯的色泽艳丽、肉质嫩、口感好,优势较为突出。
(二)产品方案
1.精包装礼品盒
针对大型卖场的相应客户群和下半年礼品市场的旺盛需求,推出富硒超高的营养紫甘薯套装礼品盒精致包装,可以极大地提高品牌的知名度,是公司品牌经营的一个有效手段。需要辅以较大的营销策划投入。
2.普通实惠袋装
无论是大卖场、超市、便利店等都需要足量的铺底货,做到在消费者心中品种充裕、货量充足的印象。
3.超市散卖
超市果蔬零卖区域是下半年,尤其是冬季消费者购买鲜蔬的一个主要渠道之一,超市散卖是聚集人气的一个绝好方法。每天拿出一部分产品做短时间的特价,能够有效地促成产品热卖的景象。
4.农贸市场批发
农贸市场的批发是完善产品销售布局的一个有效补充,针对紫甘薯产品的销售,大批量走货应该在批发市场。批发的渠道可以使我们自有的销售网络盲区得到填补,同时在中小城市的大范围赢得知名度。
(三)产品定价
在2008年—2009年,紫甘薯的市场批发价保持在2.0元/斤到2.8元/斤的水平,稳中有升。在大部分中等规模城市,进入超市的紫甘薯零售价格都超过了5元/斤。随着需求量的旺盛,和部分地区的种植规模的增加,价格在未来1年内会稳定在这个区间。
荣丰公司自有基地产出的紫甘薯产品,出厂价定在和批发价持平的位置较为适合。
(四)销售模式
1.通过渠道商进入大卖场(www.xing528.com)
在江浙沪等地建立我们的销售网络,派驻我方的销售代表,通过一些策划手段,联合当地的快速消费品,或农产品渠道商,将产品打入如沃尔玛、易初莲花、大润发、家乐福等知名大卖场。
2.自行销售进入超市和社区便利店
通过完善的自有销售网络迅速地铺货到超市和社区便利店,上海周边地区以农工商等社区超市为主,江苏地区以苏果超市等为主。
3.组织固定货源定期供应批发市场
在收购季定期将收购后的整车紫甘薯产品直接发往合肥周谷堆、安庆龙狮桥等规模大、辐射广的农贸批发市场,形成快速销售和资金回笼。
三、项目的SWOT分析
(一)优势(Strengths)
1.池州市仙寓镇土地抽样调查显示,当地土壤硒含量高于其他地区数倍。
2.池州市作为生态旅游城市在向外推介优质的绿色农产品时,能贴合地方发展方向。
3.与中国农业科学院甘薯研究所深度合作,从研究所获得技术上的支持,引进优良种薯。
4.现有厂房和基础设施,以及办公设备和配套都已经齐备,具备办公条件。
5.项目整体投资不大,能够充分调动现有人员和关系资源为项目服务,收益也较为明显。
(二)劣势(Weaknesses)
1.作为一家新建食品企业,在新的行业、新的领域中,缺乏市场运作经验,生产、技术、管理等方面需要不断探索、创新。
2.种植基地有可能会受到灾害、病虫害等不利因素的侵扰。
3.建立流畅、规范、合理的作业流程需要一定的时间。
(三)机会(Opportunities)
1.作为国家级农产品种植基地,较高的起点会给公司带来较高的知名度。国家甘薯研究中心提供的品种和济薯支持,能保证基地的产量和质量达到公司的要求。国家甘薯研究中心+国家级农产品种植基地,可以作为公司向外推介的一个内容。
2.公司为紫甘薯基地的项目配备了农科院甘薯所的研究员,专业针对性很强。有30年甘薯研究和开发经验,对不同地区的甘薯种植情况,甘薯的市场都有详细了解。
3.根据近期的调查发现,市面上销售的鲜食甘薯品种不超过5种,大部分是营养价值不高的淘汰薯种。紫甘薯无论在色泽、肉质、单位产量方面都有明显的优势,潜在的市场机会很大。
(四)威胁(Threats)
1.随着紫甘薯品种优势的日益普及,种植紫甘薯的地区在逐步增加,2010年9月份之后会有大批量的紫甘薯涌入市场,价格有可能随着供应量的增加而波动。
2.紫甘薯作为耐旱不耐涝的旱地农作物,也会受到自然灾害、病虫侵袭的影响,产量和质量无法确保。
3.项目在组织早期,人员和技术都有短缺,无法迅速地形成大范围采购和销售的局面。
4.作为一个新品牌,同时作为一个较新的品种,在通往消费者餐桌的过程中还有很多路要走。
四、基地建设和产品供应
1.基地建设
为了保证紫甘薯产品的纯正,同时为了配合公司原料基地建设的需要,在池州地区建立2 000亩的甘薯种植基地势在必行。通过测算,按照既定建设规划,农户通过种植公司提供的京薯6号或济薯18号种薯,规范作业,可以在收购时获得每亩1 000元的收益,比同样种植棉花高出500元左右。
通过统一派发种薯,培训指导统一作业的种植基地,产出的优质紫甘薯将能够在市场中占据相当大的优势。
2.产品供应
为了配合销售,种植基地的收割计划将安排在9—11月份,分6次完成,其间共计产出约2 000吨合格紫甘薯。
五、市场风险因素分析和对策
(一)行业准入和政策变化
目前,农产品市场准入制已全面启动,“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逐渐深入。本项目在原料收购和加工过程中,严把质量关,用现代先进技术和设备生产高营养的绿色食品,不加任何化学添加剂,是完全符合国家农产品市场准入机制的。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政府要支持农业产业化经营和龙头企业发展”,十七大报告把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作为建设现代农业和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重要内容。中发〔2007〕1号文件规定“中央和省级财政要专门安排扶持农产品加工的补助资金,支持龙头企业开展技术引进和技术改造”。通过贴息补助、投资参股和税收优惠等政策,支持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池州地区具有良好的项目投资环境,政府部门能提供一系列的优惠政策。本项目完全符合国家及池州地区产业优惠政策,从而有效地节约了成本,提升了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
(二)市场风险
1.紫甘薯主要依赖渠道商和超市进行销售,渠道商需要更高的利润,超市也需要紫甘薯能够迅速地形成销售。渠道商和超市不会有直接意愿去帮助我们进行紫甘薯的推介和促销。
2.作为新的企业,与其他同行业的竞争不可避免。
3.种植基地还有可能会受到自然灾害和病虫害的威胁。
(三)对策
1.建立行之有效的自有销售网络,指定适用的营销方案,在销售开始之前就确定三个方向的权重,重点攻关。无论是渠道商的把握,还是进入卖场和超市的手续就提前做好应对。
2.虽然说甘薯是耐寒不耐涝的产品,但是长期持续的干旱还是会威胁到产量的提升,但是新的薯种在干旱期间能够通过覆盖地膜的形式阻止表面水分蒸发,而甘薯可以从深层获取水分,维系正常生长。
第三章 收益分析
一、基本数据和参数
(一)基地建设和薯种提供
1.池州农委和农技中心期望和我们达成合作协议,提供有偿服务。内容包括:基地建设咨询、田间指导和培训、辅助收购检查等。相关服务费用约5万元,可在销售形成之后兑现相关服务费。
2.2 000亩基地需要种苗约60 000斤,费用约120 000元。此项费用为公司垫付费用,在将来收购时将在收购款中扣除此项。
3.薯种暂时确定的为:京薯6号和济薯18号,两个品种的订购价格均在2元/斤左右。
(二)销售收入估算
年销售额为736万元,按照从2010年3月份开始,截止到2011年2月份结束。测算如下:
二、成本估算
(一)编制的依据及说明
1.销售费用参考同行业其他企业制定,为销售额的24%,总计约179万元。包含:广告策划、促销费、进场费、业务提成、长途运输费用、业务人员差旅费等。
2.职工工资总额(包含附加费)按现行薪酬方案计算,年度需求26万。
3.其他费用包括:临时用工费用、周转箱、包装印刷、服务费(农技中心)、项目申报费用,估计96万元,约占销售额13%。
4.行政费用包括:水电支出、招待费、日常办公、车辆养护费、油费等,合计71万元,占销售额10%。
5.税收按照销售额7%计算,合51万。
6.固定资产(车辆)按20万计算。
7.直接成本为收购2000吨紫甘薯支出,每吨1000元,合200万元。
(二)成本估算
三、财务盈利能力分析
1.总投资=100万元。
2.销售额=736万元。
3.年总成本=655万元。
4.年平均利税总额=52万元。
5.年平均上缴税金=年平均利税总额×0.32=17万元。
6.年平均税后利润总额=80.72万元。
7.投资利税率=年利税总额/总投资×100%=17%。
8.投资利润率=年税后利润总额/总投资×100%=80.7%。
9.投资回收期≈1年。
四、利润分配
在完成销售后,将视盈利状况和销售反馈情况,确定是否增加超声波除尘清洗设备。
五、财务评价结论
通过对本项目经济技术指标的分析,各项经济指标较好,项目投资利润率高,投资回收期短,项目建成后,有良好的盈利和清偿能力。
第四章 现金测算和可研结论
(一)现金测算说明
1.资金流量预测仅仅是对持续经营过程中需要的现金进行的测算,并非对利润的预计。
2.“月度现金净流量”是当月“销售收入”合计减除其他五项合计,该项达到正数时,即为当月有现金流入。预计从2010年10月份开始有现金流入。
3.“现金预算余额”为期初余额加上“月度现金净流量”,并自动转入下月“期初余额”。
4.销售自9月份收购季节开始,连续六个月,累计销售额736万,不包括垫付种苗款回笼。
5.截至2010年9月份现金负流量最高(即流出)11.4万,实际累计投资额达到97万。
6.预计到2011年10月份有资金流入42万,以后每月都有增长。到2011年2月份实现项目盈利80.72万目标。
7.参看现金流测算表。(表略)
(二)可研结论
1.符合国家产业发展,社会效果显著
本项目充分利用本地土地资源丰富、产业基础较好的有利条件,引进高产量、高品质、高附加值的紫甘薯薯种,实行紫甘薯规模种植,带动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脱贫致富有着重要的意义。
2.市场前景看好,经济效益良好
本项目以紫甘薯种植基地建设、紫甘薯收购和销售为主要内容,不含深加工。产品收购到市面零售存在很大利润空间,同时紫甘薯作为鲜食甘薯品种是市场新贵,尤其值得开发。项目投资规模较小,投资回收期较短,年创利税额高。
3.品种优秀、产量质量有保证
由安徽农科院甘薯所和国家甘薯研究中心推荐的两个品种:京薯6号和济薯18号,是经过大范围种植试验的,具有优秀产量和质量记录的品种。在国家甘薯研究中心的支持下,通过优良品种的普及,促进种植基地整体水平的提升,是保障项目收益的一个关键。
4.基础条件完备,组织结构壮大
目前项目种植的技术和服务都已经完全具备,基地建设完成后,市场销售可迅速落实。技术、项目人员已经到位,销售人员可在6月份前后到位。紫甘薯项目的销售,还可以为公司下一步开展甘薯深加工项目做前期市场调研和情报搜集工作。
(来源:https://jz.docin.com/p-367275129.html)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