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城郊与都市农业研究的争鸣式综述

城郊与都市农业研究的争鸣式综述

时间:2023-05-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案例4-4]争鸣式综述:城郊农业与都市农业的理论研究综述孙宏滨 孙世芳 乔敬图 唐丙元城郊农业或都市农业是近些年才出现在我国学术界和实际工作部门的热门名词。因此,笔者认为,有必要对目前研究和应用中的“城郊农业”或“都市农业”的有关观点进行综述。③ 并且,列宁在其历史名著《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中,首次把城市近郊称为“区域”。

城郊与都市农业研究的争鸣式综述

[案例4-4]争鸣式综述:城郊农业与都市农业的理论研究综述

孙宏滨 孙世芳 乔敬图 唐丙元

城郊农业或都市农业是近些年才出现在我国学术界和实际工作部门的热门名词。目前,我国对城郊农业或都市农业的认识和看法尚有异议,从提出的时间来看,城郊农业的提法早于都市农业,1986年,在国家“七五”计划社会科学重点规划课题《中国城郊发展研究》中,明确提出了“城郊农业”的概念(包永江,1991)。至今,有些学者仍坚持“城郊农业”的提法。另有一些学者则认为,由于现在城郊的界线越来越模糊,城郊农业的概念很难确切,因而主张使用“都市农业”的概念(张占耕,1998)。有些城市的实际工作部门在进行本地的农业规划时,往往被城郊农业(都市农业)的先进性所吸引而使用“城郊农业”或“都市农业”的概念,但认识并不全面,也不确切,这对于城郊农业(都市农业)理论和实践的发展均产生不利的影响。因此,笔者认为,有必要对目前研究和应用中的“城郊农业”或“都市农业”的有关观点进行综述。

一、城郊农业和都市农业的渊源

1.城郊农业的提出。现有的文献无法给出确切的、最早的“城郊农业”的提出时间,是《都市农业的意义及其发展中应注意的问题》一文提到的“80年代中期,我们有了‘城郊农业’的说法”(赵树枫、张强,1998)。这是由于国务院提出并实施了“菜篮子工程”建设,自此,“城郊型农业”成为许多大中城市农业的发展方向(庄晋财、唐桂林,1999)。而中国城郊经济研究会理事长包永江先生从1986即开始专门从事城郊经济课题研究,若从其《中国城郊发展研究》溯源,列宁是较早提到过“市郊农业”概念的先驱之一。书中论述:列宁曾经深刻地分析了俄国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商业性农业的形成及其在城郊(列宁称之为“市郊”)表现的特色,“改革后俄国农业最大的特点之一正在于不同农业地区的特殊性”,① 包括谷物区、亚麻区、畜牧区、甜菜区等,列宁特别指出:“在首都近郊,……这里的特点不是商业性谷物业,而是商业性畜牧业。”②“在城市近郊和工业特别发达的国家或区域,牛奶业发展得最快。”③ 并且,列宁在其历史名著《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中,首次把城市近郊称为“区域”。从这些分析中,可以明显看到资本主义工业和大城市的发展,促进了城郊农业的形成和发展。从列宁对包括城郊农业在内的商业性农业的分析中,可以看出:第一,它产生的前提之一是“必须大大增加非农业人口”,表明了城郊型的商品性农业是滞后于城市的产生而形成的;第二,即使形成了列宁所描述的“市郊经济”,仍然只是商品性农业的类型,只有这种变化,仍然不会改变所在区域作为乡村的根本特性,也不会改变生产者作为农民的根本特性(包永江,1991)。《中国城郊发展研究》明确提出了“城郊农业”的概念,并且对“城郊农业”进行了专门的研究,认为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农业的专业化,促使城郊(并且往往首先在城郊)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商品性农业,即“城郊型农业”。城郊农业的发展,在其结构、功能、效益上都不同于乡村地区的一般农业,但在各大中城市的城郊却具有相对的共同性,这种差异性和共同性,使得城郊农业成为一种具有相对独立形态的农业,即所谓的“城郊型农业”。这种城郊型农业在其行业结构、产品结构、技术构成等方面都具有城郊独有的经济特色,并成为农业现代化的先导。它是随着城市的经济、社会发展,城市规模的扩大,通过城郊地区不断调整农业生产结构而以渐进的方式逐步形成和发展的,是城郊农业和城市经济发展一系列内外部条件成熟的结果,因而具有历史的必然性。

2.都市农业的兴起。国内有部分学者认为,是美国一些经济学家于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首先提出了都市农业的概念,最初的表述为“都市农业生产区域”和“都市农业生产方式”等。直到1977年,美国农业经济学者艾伦·尼斯才明确提出了“都市型农业”一词,随着日本新加坡韩国城市化,这些国家的农业科学家和城市地理学家相继开展了城市农业的研究,并不断完善其内涵,城市农业的概念逐渐在世界范围内被广泛接受(周德翼、杨海娟,1997)。此外,载于《中国农村经济》1998年第3期的《关于都市农业的若干认识问题》也持相同的观点,指出都市农业率先在20世纪60年代出现于美国,而后迅速向其他发达国家传播、普及。“都市农业(agriculture in city countryside)”这一名词在其英文本意上是都市圈中的农地作业。在发达国家的一些大城市里,保有一些可以耕作的农地,由城里人去耕种,通常将之称为“都市农业”。后来,由于城市社会生活的变化,市内的少量农地已不能满足城里人新的消费偏好的需要,而城市交通的发达缩短了市内与郊区的时间距离,市内农地的功能便开始由市郊农地替代,都市农业这一概念便也包含了城郊农业(党国印,1998)。赵树枫等也支持此种观点(赵树枫、张强,1998)。另有学者与此看法基本一致,即都市农业先出现在西方国家,而后传入日本等东方国家,但其给出的时间有些不同,“与德国、法国、美国等西方国家相比,日本的都市农业开发相对较晚,仅有30多年的时间,但发展速度很快,成效也非常显著”(范子文,1997)。但是,这些对都市农业由来的观点遭到俞菊生、张占耕等人的异议。他们认为,就都市农业的由来看,因受国内外有关文献资料的某些限制,在都市农业形成期的认定和最初由谁提出都市农业概念的论证上缺乏说服力。他们同时指出,日本是出现“都市农业”最早的国家之一,“都市农业”一词最早出现在1930年出版的《大阪府农会报》杂志上。而都市农业作为学术名词,最早出现在日本学者青鹿四郎在1935年所发表的《农业经济地理》一书中(俞菊生、张占耕等,1998)。他们强调,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美国的一些经济学家是“开始研究”但并不是“首先提出”都市农业。城市农业即都市农业。城市在日语中称都市,城市农业在日文中用汉字书写即“都市农业”,我国都市农业的提法来自日本(张占耕,1998)。

二、城郊农业和都市农业的含义与纷争

城郊经济作为具有独立形态的区域性经济,是从一般的乡村经济中孕育、演变而成的,而它的最早萌芽,却是从毗邻城市的优越地理位置出发,发展城郊型农业开始的。“城郊农业”是一种依托城市、以城市市场需求为导向、以生产宜于就近安排的多种鲜活农副产品为主、具有城郊区域性特色的商品性农业(包永江,1991)。经济学家和有识之士认为城郊经济在我国的迅速发展,标志着商品农业进入新阶段,为农村深化改革奏出了最强音(张传宣,1990)。都市农业是一个新概念,在学术界并没有统一的认识。主要有以下几种表述:① 都市农业的实质是生产力发展到较高水平时,农业同工业进一步结合,城乡之间差别逐步消灭过程中的一种发达的农业形态(张占耕等,1996)。② 城市农业,一般是指在城市市区间隙地带或周边地区,利用城市中的生产要素,由市民经营,服务于城市的社会、经济、生态、文化需要的农业生产。其经营者生活方式城市化,基础设施完备,生产的专业化、社会化程度以及科技、资本集约程度高,体制上隶属于城市管辖,产业结构涉及农、林、牧、副、渔各个方面。同城市园林绿化业相比,最大差别在于其生产经营性;同非城市农业相比,其投入要素、产出功能、技术特性、经营方式都有明显的不同(周德翼、杨海娟,1997)。与此相类似的说法有“日本的都市农业是指都市内的零星插花型的农业。在地价和劳动力价格偏高的形势下,日本的都市农业着重从设施型农业、加工型农业和观光型农业等类型发展”(方志权,1998)。③ 都市农业在生产手段、经营目的等方面一开始就与大田农业有所区别,但由于都市农业涵盖的内容相当复杂,并处于变化之中,所以很难给都市农业下一个简单的定义。都市农业是一个总概念,其他提法,如生物农业、休闲农业、观光农业、度假农业、体验农业、生态农业、创汇农业、工厂化农业、设施农业等,都在某一方面反映了都市农业的发展水平或特点(党国印,1998)。④ 都市型农业是特殊形态的现代农业,也是高级形态的城郊型农业。对都市型农业的含义有各种说法,基本可概括为:在高度城市化的大都市中和市郊的农业区,依托都市的辐射和按照都市的需求,建设融生产性、生活性、生态性于一体的现代化大农业系统。它是一种高度规模化、产业化、科技化、市场化的农业(顾吾浩,1996)。⑤ 都市型农业是指城市化地区及其未来的延伸区,嵌入城市、服务城市的农业(孙仲彝,1996)。⑥ 最早提出都市农业学术名词的日本学者青鹿四郎对都市农业的定义则是:所谓的都市农业是指分布在都市工商业区、住宅区等区域内,或者是分布在都市外围的特殊形态的农业,即在这些区域内的农业组织依附于都市经济,直接受都市经济势力的影响,主要经营奶、鸡、鱼、温室、观赏植物、鲜菜、果树等生产,专业化程度较高,同时有包括稻、麦、畜牧、水产等的复合经营。都市农业的集约化程度很高(俞菊生等,1998)。这种定义其实与目前的城郊农业的概念有极为类似的方面。

从以上介绍的各家观点不难看出,目前,我国学术界不仅被城郊农业和都市农业的纷争所困扰,而且即使是在都市农业同一概念的内部,也存在着较大的分歧,“许多文章对都市农业的认识并不清晰,有的甚至不很正确。”这主要是因为“都市农业引入我国时间不久,人们对它的认识还需要一个过程”(张占耕,1998)。

三、争论的焦点

争论焦点之一:城郊农业与都市农业的区别与关系

这方面的论争总与农业的区位和发展水平相联系,一种观点认为“都市型农业与城郊型农业及农区型农业的概念,是从区域角度对农业不同类型的区分,不是对农业发展水平、发展阶段的划分”(孙仲彝,1996)。都市型农业的提出并不说明它与农业生产本质有何区别,或者是划分农业发展所处水平的标志杆,而只是表明它与农区的农业生产和城郊农业存在某种地域的区别,即它是一个农业地域划分的概念(凌耀初等,1996)。不难看出,这些学者认为城郊农业与都市农业是并列的关系,城郊农业与都市农业是可同时存在的。这种观点还有以下的一些表述,如“也有学者认为,上海既有都市农业,又有城郊农业”(张占耕等,1996),“相对于大都市而言,郊区是小农村”(杜润生,1997)。此外,也有人认为城郊农业与都市农业是包含关系(党国印,1998)。都市农业又是比城郊农业范围更宽的概念,因为城郊农业给人的印象是,它比较强调市区外缘的农业,而都市农业则不排除在城市扩展中,在新的市区保留部分农业园地镶嵌其中的可能性(赵树枫等,1998)。另一种观点则认为,城郊农业是低级形态的、传统的、特殊地域上的农业,都市农业是高级形态的、现代、特殊地域上的农业。“都市农业有别于城郊农业,是现代农业的一种高级形式”“上海农业产业已由传统的城郊农业逐渐向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生产名、特、优、新农副产品和常规农副产品相结合的现代都市农业方向发展”(陈龙庭,1998),“都市农业脱胎于城郊农业”(张占耕,1998)。都市型农业是特殊形态的现代农业,也是高级形态的城郊型农业(顾吾浩,1996)。实际上,认为城郊农业过时了,应当用“都市农业”取代的也大有人在,即认为都市农业是城郊农业发展的结果(包永江,1997),因此,“一些大城市近年来提出城郊型农业向都市型农业转变的目标”(赵树枫等,1998)。而且,他们强调都市农业的区域范围和特点已发生变化,这种变化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 都市农业的边界模糊。“都市农业是城乡边界模糊地区的农业”,其体现一方面是随着城市扩展,在原先城市四周的新城区保留着大块农田,就像在日本东京、大阪,或者我国北京、上海等地,人们经常看到的“插花型”农业。这些农业是存在于“都市里的村庄”,很难说清在城市还是在农村,无城乡边界可言。另一方面,随着城市群的出现,相互紧密联系的大中小城市错综交横,呈网络状。处于其中的农村无论交通、信息,还是能源利用方面,享有与城市相似的便利和集聚的好处(张占耕,1998)。② 都市农业的范围更大。处于此类(如前所述)城乡边界模糊地区的农业,也称都市农业(张占耕,1998)。这样,都市农业的范围被大大地扩展了。这显然比日本学者青鹿四郎提出“都市农业的范围一般是都市面积的2~3倍(俞菊生等,1998)”的范围又扩大了。③ 都市农业突破了环状的布局形式,呈现出网状和带状发展的趋势。有的学者认为,我国的城市郊区农业采取的是环状的布局,即使在当前,我国相当多的大城市郊区农业的布局模式中仍能找到环圈的影子,只是对这种“环”“圈层”赋予了新的内涵和解释。都市农业的布局发展则不同,是呈网状和带状的布局形态的,主要原因是大都市中心城市的扩展和农村城镇化形成了网状和带状的农业空间(凌耀初等,1996)。

争论焦点之二:城郊农业有无生产以外的功能

多数“都市农业”论者能够在都市农业的功能的认识上取得一致,台湾学者提出,都市农业有“生产性功能、生活性功能、生态性功能”,即“三生功能”。大陆的提法是“经济、社会、生态功能”,两者的意思是一致的(赵树枫、张强,1998)。此外,还有“都市农业具有经济功能、生态功能、文化功能、社会功能”的提法(张占耕,1998),以及“生产功能、服务功能、生态功能”的提法(庄晋财、唐桂林,1999),虽然这些表述有一定的差异,但实质内容基本一致。值得注意的是,许多学者将都市农业的这些功能作为有别于城郊农业的重要依据。“城郊农业强调为城市服务,并不强调农业的技术状况。都市农业是设施完备、资本、科技高度密集,并在生产经营方式上高度企业化、规模化、市场化的农业,传统的城郊农业不能与之相提并论”(张占耕,1998)。城郊型农业与都市型农业的根本区别在于:前者是以生活性为主,而后者是生产性、生活性、生态性共同发展的超农业的复合产业(顾吾浩,1996)。各级领导和农业生产者、经营者、组织者要从原有的城市郊区农业概念扩展到都市整体农业概念的角度,认识都市农业(陈龙庭,1998)。另外,赵树枫等认为,无论是称为“城郊农业”还是“都市农业”,这类农业都有一些共性:① 主要位置处于大中城市与一般农业地区的结合部,既有受到市区辐射的优势,又受到被城市吞噬的压力;② 在功能上,既有以为市区需要服务为主的一面,又有限制市区扩张的作用;③ 城乡关系比较密切,农民有较多的机会进入或者兼营非农产业,市民则有较便利的条件参与农业。这些特点促成了一些新的经营形式,比如观光农园、市民农园、教育农场、休闲农舍等(赵树枫等,1998)。这些学者本意认为,城郊农业与都市农业探讨的本是同样的问题,只是命名不同,并指出都市农业或城郊农业的提出,显然不仅仅是个简单的名词问题,也不仅仅限于特定地区和某几种具体形式,而是反映了工业化、城市化和农业现代化高度发展之后人类新时代农业的一种探索。此时,城市与农业的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已由初期的排斥、对立变为互补、融合,农业的存在,成为健全、优美城市的一种内在需要(赵树枫等,1997)。至于哪个提法和定义更为科学,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单就“城郊农业”或“都市农业”的提法而言,我国的学者趋同于后者的为多,少数学者坚持城郊农业的提法。在国外,也有城郊农业支持者,如法国农业部农牧局局长不大赞成城市农业的提法,主张用城郊农业。

通过以上的综述分析,我们认为,针对“城郊农业”和“都市农业”的研究探讨,以什么名词命名已经并不重要,关键是应规范定义并统一认识,否则,各执一词或者在不同的意义上使用相同的概念,只能给学术研究和实践应用设置障碍、带来麻烦。

参考文献

[1]包永江.中国城郊发展研究,中国经济出版社,1991年。

[2]张占耕.都市农业是城乡工农融合过程中的农业形态,学术月刊,1998年第11期。

[3]赵树枫、张强.都市农业的意义及其发展中应注意的问题,农业经济问题,1998年第4期。

[4]庄晋财、唐桂林.从城郊型迈向都市型:南宁市农业发展的新思路,农业技术经济,1999年第2期。

[5]周德翼、杨海娟.城市农业的理论研究与实践,中国农村观察,1997年第4期。

[6]党国印.关于都市农业的若干认识问题,中国农村经济,1998年第3期。

[7]范子文.日本发展都市农业的做法和经验,中国农村观察,1997年第6期。

[8]俞菊生等.都市农业一词的由来和定义初探,上海农业学报,1998年第14期。

[9]张传宣.我国城郊经济悄然崛起,经济参考,1990年12月22日。(www.xing528.com)

[10]张占耕等.论都市农业的背景与实质;顾吾浩.建设具有上海特点的都市型农业;孙仲彝.21世纪上海将构建现代化都市型农业体系——对上海都市农业发展的展望;凌耀初等.上海都市农业的地域分布形态及其走势,载汪树俊等主编.(上海市—大阪市)都市农业发展研讨会论文集(1996.9.3~1996.9.4),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7年。

[11]方志权.日本都市农业的特征、功能、问题以及对策,中国农村经济,1998年第3期。

[12]杜润生.保护环境与都市农业,中国农村观察,1997年第2期。

[13]陈龙庭.上海都市农业建设的现状、问题与对策探讨,中国农村观察,1998年第3期。

[14]包永江.论大城市城郊型农业的“二次创业”,天津社会科学,1997年第6期。

[15]赵树枫等.农业正面临一次重大的观念更新——巴黎大区农业对我们的启示,网上信息,1997年。

案例评析:

这是一篇典型的争鸣式文献综述,因为城郊农业与都市农业这一概念在理论与实践中都存在分歧,作者便将各种看法与观点集中起来,分类梳理,让读者可以直观地看出当前的主要观点、存在的争议。总体上看,本综述的写作规范性较好,论述逻辑十分严谨,语言表述自由生动、简洁大方,观点呈现直接,是一篇争鸣式文献综述的代表性作品,请授课教师按照文献综述的有关写作要求,带领学生一起品读整篇论文。

思考题:

1.请简要说明学术论文、毕业论文与文献综述的关系。

2.在专业范围内选择一个题目,写一篇5000字以上的文献综述。

【注释】

[1]本文为作者参与的2009年贵州大学国家级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贵州喀斯特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适度规模研究(项目合同编号:91065705)的部分成果。

[2]参见:《2009年贵州省国民经济与发展统计公报》;贵州省常住人口3798万,户籍人口4090.78万。

[3]参见:http://www.gzrenkou.gov.cn;2007年末,贵州省常年外出跨省务工人数已达603.6万人。

[4]参见:http://www.gzwuchuan.gov.cn,贵州省务川县人民政府网。

[5]聂荣,潘德惠等.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适度规模及优化控制[J].控制与决策,2005,(2):175

[6]参见:http://baike.baidu.com/view/822917.html?wtp=tt

[7]杨春瑰.劳动力迁移的Logistic离散模型及稳定性分析[J].中国农村观察,2003,02:46

[8]2岁并不是指转移出去的劳动力,这里是指有全家外出的情况,由于这样的情况并不不多,并不影响总体样本的统计,为了计算的方便,这里在理论上就将2岁幼童也算作是劳动力个体。

[9]注:16岁以下的主要是全家转移中的家庭成员,在外并不是劳动力。

[10]西奥多·W·舒尔茨.改造传统农业.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4.

[11]净收入:从在家的所有产出及农业生产和生活两个方面计算差值的结果即认为是农业劳动力以家庭为单位在家的净收入。

[12]王志浩.农民工流动行为合理预期模型研究[J].商业研究,2007,(05):171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