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08年底,IBM提出“智慧地球”的设想后,又于2009年提出建设“智慧地球”首先需要建设“智慧城市”的口号,希望通过“智慧城市”的建设引领世界城市通向繁荣和可持续发展。智慧城市的建设意在化解“城市病”。当政府和民众面对接踵而至且日趋严重的城市病(如:人口膨胀、资源紧缺、环境污染严重、交通拥堵、公共安全隐患日增等)束手无策时,以智慧技术为代表的第四次浪潮的到来,让困顿中的政府和民众对未来城市生活有了新的憧憬,正是怀着这种对城市可持续健康发展的憧憬,智慧城市的理念最终被政府和民众所逐渐接受并推广。
从发展历程来看,智慧城市是城市信息化发展的高级阶段。正如IBM定义的那样,智慧城市是运用信息和通信技术手段感测、分析、整合城市运行核心系统的各项关键信息,从而对包括民生、环保、公共安全、城市服务、工商业活动在内的各种需求做出智能响应。其实质是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实现城市智慧式管理和运行,进而为城市中的人创造更美好的生活,促进城市的和谐、可持续成长。因此,智慧城市的重点在智慧服务和管理。
然而关于智慧城市,传来的也总是负面的消息:“智慧城市”喊了这么久,国家批了这么多的试点,也给予了很多优惠政策,却没见到一个城市真正达到“智慧”的水平。为何会如此?我们必须要承认,“智慧城市”的建设在中国的确存在许多问题。这些问题包括:缺乏科学合理的顶层设计,重建设投资、轻应用服务;重社会管理、轻公共服务;缺乏完善的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建设和运维模式难以持续。
不难看到,许多地方在规划和实施智慧城市过程中,存在一定程度的盲目性和“孤岛”现象,存在资源浪费、效率低下、城市安全等方面的风险,新兴产业、基础设施、城市管理流程等尚缺乏整合协同与标准规范,迫切需要在实践探索的基础上进行国家层面的顶层设计,包括战略研究、统筹规划、设计引导和安全控制。此外,在建设过程中,部分地方政府慢慢偏离了正确的智慧方向,完全或部分忽略了城市主体——人的智慧、人性的体验。(www.xing528.com)
在国家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汪玉凯看来,智慧城市必须要在未来形成双目标,不能只见服务不见人。智慧城市必须以人为轴心,提升体验感、安全感、认识感、公平感、公正感。因此,不能因为智慧城市目前的失败为智慧城市的未来定下一个悲观的论调。智慧城市研究院院长李继刚的态度是:“有问题,我们要做的是去讨论如何解决问题,而不是因此就干脆不做了。”这也代表了我们的态度,“智慧城市”是一个势在必行的体系变革,引领着中国城市发展新方向,在建设的过程中不可避免有不健全的地方。出现问题并不可怕,问题的出现恰恰为建设智慧城市提供了思路和路径。
在建设智慧城市的过程中,应做好统筹规划和顶层设计,注重城市发展特色和应用特色,注重以智慧城市应用带动新兴产业发展,创新智慧城市商业模式,制定信息共享与业务协同的运作机制和标准规范。从全局的视角出发,进行总体架构设计,对架构的各个方面、各个层次、各种正负面因素进行统筹考虑。
此外,还要制定信息共享与业务协同的运作机制和标准规范,要建立健全信息化建设法规和鼓励政策,继续加强政府对信息化标准管理工作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