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京津冀产业协同中最大的障碍是利益协调。从现实来看,京津冀协同发展虽然包括交通、产业、环境、科技、公共服务等多个领域、多个方面,但由于产业协同与GDP、财政收入、税收、工资收入等经济指标的高度相关,产业协同成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难点。在目前财政体制下,突破的思路是创新产业协同模式,将产业协同中利益冲突转变成利益共享。主要思路是:
其一,探索共建共享的产业发展载体。适应现有体制下对利益分享的需求,探索开发区(包括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经济技术开发区)、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新型研发机构的建设与管理模式,核心是如何共建、共享,给予开发建设各主体在税收、收益、股权等分成比例或其他利益诉求,形成产业发展载体建设、产业转移、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合力。在这方面秦皇岛中关村科技园区、保定中关村创新中心、天津滨海中关村科技园、宝坻京津中关村科技城、天津未来科技城京津合作示范区等进行了探索。应当创造条件积极推进,包括对已有产业发展载体进行共建共享模式的重构,这是深化产业协同的重要平台。(www.xing528.com)
其二,构建京津冀现代产业组织。通过构建现代产业组织来协调各方利益关系。现代产业组织的形态主要有企业集团、战略联盟、产业链条、产业生态圈等。通过构建现代产业组织来调节区域间关系,有两个方面的好处:一是现代产业组织调节属于市场化行为,能够形成市场化的稳定协同机制,比行政性推动更有效,也可持续。二是通过现代产业组织来调控也是一种发展趋势。目前在经济调控方面,除了市场调控、政府调控之外,现代产业组织成为经济调节的第三只手。如产业集团中的核心企业,产业链中的上游企业,产业联盟中的主导企业(或单位),都具有一定的分配资源、组织专业化生产、塑造品牌与开拓市场等功能。加快构建京津冀现代产业组织,借此来优化配置资源、组织专业化生产,可以将分散的三方企业、产业紧密联结起来,形成基于比较优势、专业化分工协作的京津冀现代产业体系,引领世界级首都城市群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