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筑波科学城设立
日本筑波科学城是日本政府在20世纪60年代为实现“技术立国”目标而建立的科学工业园区。设立筑波科学城的原因有二:一是当时日本区域发展极不平衡。人口、智力资源集中在东京等极少数的几个城市,如1920年东京市区的人口就达到217万。日本全国近80%的公司实验室、70%的科学家和60%的大学教授都集中在大东京和大阪地区。大东京一地就有日本制成品几乎一半的货运量,更为密集的高技术工厂以及占日本一半以上的研究和开发部门。二是日本基础理论研究较为薄弱。为追赶欧美,日本采取了一条由模仿创新走向自主创新的技术创新之路,但忽视基础研究的行为导致了技术萧条。日本有技术水平优势的产业多集中在老牌制造业,新兴产业缺乏竞争力。日本为了实现从“贸易立国”向“技术立国”、从“最佳模仿者”向“创造者”的转型,设想建立一个全国性科研中心来进行基础研究,筑波科学城便应运而生。
(二)发展历程
第一阶段从1963年到1980年代,是基础建设期。这一阶段日本内阁通过了建设筑波大学城的决议,明确了城市的基本性质、功能、建设方针和措施,购买了大量的城市建设土地,制定了《筑波研究学园都市建设法》,到1980年完成了43个国家教育研究机构的转移和设施建设。这一阶段大学城城市发展目标过于偏重于科技研发,造成功能不完善,知名度低。
1980年代为第二阶段,是大学城的进一步完善期。80年代中期,日本通过了《研究交流促进法》以改善学术交流环境。1985年召开了筑波世界博览会,主题为“人类居住与科技”,主会场选择在筑波大学城。为保证博览会顺利进行,日本投入大量资金加快了筑波大学城的开发建设,投入的资金主要用于会场建设、环境整治和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国际知名度,形成综合、完善的高教科研新城,并带动周围地区的发展。
1990年代以后为第三阶段。这一时期日本通过了《科学技术基本法》《科学技术基本计划》《教育改革纲要》《促进大学技术研究成果向民营企业转让的相关法律》等法规,进一步改善学术交流环境、促进产学研一体化和科研协作以及科研成果转化机制。同时启动了轨道交通、高速公路等交通网络建设。大型的国际会议交流中心、外国研究员宿舍等相继落成,以科技为核心,包括文化、教育、国际交流、管理、交通、商业等的复合功能得到开发,巩固了筑波大学城作为地区中心城市和世界性科技基地的地位。(www.xing528.com)
(三)发展特点
1.政府主导。筑波的形成和发展完全依靠政府的指令,政府为筑波科学城创建了宜于创新的制度环境和基础条件。政府的作用:一是强化规划,体现政府意图。与其他国家或地区的科技园区相比,日本政府在筑波科学城的各个方面介入得多,干预得比较深,从设计、建设、行政区划和政策,都体现了政府的意图。二是国家投入巨资。日本政府及有关部门到1990年3月为止,共向筑波科学城投入约10.67亿美元的巨资,主要用于道路和信息网络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形成了沟通筑波科学城与东京等地区的道路网。三是通过立法提升筑波科学城的创新能力。1970年颁布实施了《筑波科学新城发展法》。为了鼓励私人公司进驻,1987年12月颁布和实施了研究交流促进法。这项法律允许私人企业使用国家研究院所的设施,并可促进国家研究院所与不少企业之间的人才交流和专利共享。这一法律实施后,约有200家私人研究机构迅速建立于筑波科学城。
2.智力资源相对密集。筑波科学城兴建时,周围地区智力资源缺乏。日本政府采取了特殊的措施,从东京及其他地区搬迁科研单位和大学进入筑波科学城,或在此新建科研机构和大学,努力使筑波科学城成为国家级研究中心。搬迁计划从1968年到1980年,43个国家级研究开发机构和大学全部在筑波科学城投入运行。20世纪80年代末,日本30%的国家研究机构及其40%的研究人员都聚集在筑波科学城,国家研究机构全部预算的一半投资在这里。它所开展的课题项目研究几乎涉及所有的高精尖科技领域,成为一个产、学、研、住一体化的国际性科学城,成为公认的亚洲最大的综合性科技园区。
3.创新以大企业为核心。筑波科技城不像美国硅谷那样有大批蜂拥而来的中小型高技术企业,它像日本其他地区一样形成了以大企业、大公司(母企业)为顶点,中坚企业(一般为子企业)为骨干,众多小企业为基础的“垂直型”的企业群体结构。企业与中小企业既相互竞争又相互依存,并且从直接竞争走向合作竞争,逐步成为命运共同体。
4.私人公司发挥了重要作用。1987年,通过的《研究交流促进法》,鼓励兴办私人公司,尤其是私人研究机构,允许私人公司使用国家研究院所的研究设施等,加速了科技成果的转化和扩散,最大限度地利用筑波科学城巨大的知识资源,实现知识和信息资源的共享。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