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构建京津冀现代化经济体系,实现区域优势互补

构建京津冀现代化经济体系,实现区域优势互补

时间:2023-05-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要瞄准构建京津冀现代化经济体系这个大目标,充分发挥京津冀各自优势,形成优势互补、专业化分工协作的现代产业体系。构建京津冀现代产业组织。以多种模式加快推进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建设,弥补河北省创新资源不足。

构建京津冀现代化经济体系,实现区域优势互补

(一)打造良好营商环境,吸引聚集发展要素

营商环境是伴随创新创业活动全过程的各种周围境况和条件的总和。因为最后都会反映到创新创业耗费上,营商环境实质上是创新创业全过程的外部交易成本。营商环境如此重要,所以国内外无不采取措施,营造出完善、高效、优于其他地区的创新创业环境。河北省完善营商环境的重点有:其一,坚持需求导向,突出重点。要深入研究要素流动的一般规律,调查分析企业经营所需的良好环境目标和目前存在的问题,实打实地办实事、解难题,以需求为导向打造公平高效的营商环境。其二,坚持政府主导,完善规则。加快推进服务流程再造,提高信息化水平和服务效率,提高政府服务的透明度和便利度,这是创新创业、提升环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其三,坚持依法办事,推进法治化。特别是要通过深化改革,明确政府的权力边界,理清各管理部门的关系,形成协同高效的政府服务体系。政府部门必须带头守法、做好表率,敢于执法,敢于承担责任,真正建立起规范、公正、文明的执法体系。

(二)瞄准产业协同重点难点,以创新推动产业协同深化

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已经5年,取得了明显成效。目前到了破除协同障碍、深入推进阶段。正如2019年1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京津冀协同发展座谈会上指出的:“过去的5年,京津冀协同发展总体上处于谋思路、打基础、寻突破的阶段。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进入到滚石上山、爬坡过坎、攻坚克难的关键阶段,需要下更大气力推进工作。”目前,京津冀产业协同的主要障碍是目标不清晰、利益协调难度大、内生动力不足、公共服务分散化等,今后推进京津冀产业协同应由此展开。一是深化区域产业分工,由产业间分工向产业链分工转变。要瞄准构建京津冀现代化经济体系这个大目标,充分发挥京津冀各自优势,形成优势互补、专业化分工协作的现代产业体系。包括:制定推进京津冀产业协同的分步目标和详细目标,并按照目标对两市一省承担的责任、任务进行分解,分步推进与量化考核;构建多样化产业链条,既有“北京研发、河北转化”产业链模式,也有河北研发、京津参与的类型;以工艺、产品、组织、服务等实用创新为内容,构建京津冀传统产业技术创新链条,加快传统产业升级,使其成为京津冀现代产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二是创新产业协同模式,由利益冲突向利益共享转变。从现实来看,京津冀协同发展虽然包括交通、产业、环境、科技、公共服务等多个领域、多个方面,但由于产业协同与GDP、财政收入、税收、工资收入等经济指标的高度相关,产业协同成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难点。在目前财政体制下,突破的思路是创新产业协同模式,将产业协同中利益冲突转变成利益共享。主要思路是:探索共建共享的产业发展载体,包括探索开发区(包括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经济技术开发区)、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新型研发机构的建设与管理模式,核心是如何共建、共享,给予开发建设各主体在税收、收益、股权分成比例或其他利益诉求,形成产业发展载体建设、产业转移、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合力。构建京津冀现代产业组织。通过构建现代产业组织来协调各方利益关系。现代产业组织的形态主要有企业集团、战略联盟、产业链条、产业生态圈等。三是完善动力机制,由外在推动向增强内生动力转变。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可以将京津冀产业协同中的目标、任务等进行分类,分解出市场机制调解与政府政策调解,制定针对性强的措施,形成市场调节与政府调节的有效组合。

(三)提升区域创新能力,提供针对性技术供给

1.明确有特色的创新提升路径。一是突出河北定位,在聚焦重点上发力。根据京津冀协同发展创新的全国重要的产业技术创新中心、科技成果孵化转化基地、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的定位,将全省的创新资源与发展要素向重点聚集,政策向重点聚焦,力争形成创新发展新优势。二是突出关键要素,在核心资源上突破。充分发挥高层次创新资源和要素的牵引、聚集、融合、升华的重要带动作用,重点支持创新资源中的领军人才与团队,产学研新型研发机构中的关键单位,产业链条、创新集群、产业生态圈中的核心企业,突破创新发展的瓶颈。三是突出极化效应,在创新极上打造优势。充分发挥创新型企业、创新园区、创新城市聚集创新资源、构建创新平台、提升创新能力的重要作用,积极推进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开发区、创新型城市建设,形成以点带面、整体提升的发展格局。四是突出开放协同,在科技合作中提升能力。以多种模式加快推进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建设,弥补河北省创新资源不足。以河北省关键产业技术突破为重点,聚焦产业技术发展前沿,与国内外相关研发机构与大学开展针对性科技合作。

2.强化政府在关键领域投入,带动全社会加大研发投入。重点解决两个问题:政府如何强力投入,政府在哪些领域、环节、区域投入能够最大限度地带动全省研发投入。建议:一是持续加大政府财政科技投入,使财政科技投入占GDP比重达到全国平均水平,缩小与先进省市的差距。二是研究明确财政科技投入结构,将财政投入优化配置到重点领域、环节、区域,提高财政科技创新资金的创新效率与效益。三是研究制定提高财政科技投入带动全社会投入的办法,重点是如何与市县联动、与企业联动。四是完善科技投入金融支持政策,通过税收减免、第三方担保、补助金等措施,积极引导企业、个人、金融机构增大科技投入。

3.构建创新驱动发展链。重点解决由“基础研究—技术研发—小试中试—孵化、商业化—产业集群”链条中的断链问题,使科技创新催生出一批自主知识产权、创新型企业和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建议:一是建立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技术研发环节的市场导向机制,围绕企业需求、产业需求、市场需求,开发具有应用前景的新技术,同时围绕技术熟化过程中的小试、中试等环节加强政府支持力度,破解技术成熟度低的转化瓶颈。二是着力推进产学研紧密合作,鼓励高校和科研院所建立技术转移机构,发展各类新型研发机构,形成产学研紧密合作的创新共同体。三是优化创新生态,提升科技成果孵化支撑能力,为“瞪羚”企业成长为“独角兽”企业提供良好的创新生态。

4.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主要途径就是组合创新,形成乘数效应。建议:推动创新政策的三个转变:一是由支持单一环节向支持创新链条与产业生态圈转变。要进行顶层设计,谋划一批全面创新的链条与产业生态圈并予以支持,形成由技术到产品、企业、业态、商业模式等系统性创新,以使创新产生更大的效益。二是由简单分割式支持向不同阶段确定的支持强度转变。三是由单一部门分散支持向多个相关部门协同支持转变。建议相关部门建立起协同支持的沟通机制,从整体上谋划支持创新政策、措施等,形成支持全面创新的合力。

(四)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使其成为现代产业体系重要组成(www.xing528.com)

河北省是传统产业占比很高的省份,推动转型升级,特别是传统优势产业的转型升级意义重大。德国是以制造业竞争力强大著称的,不断升级中的中低技术产业在德国占有重要地位。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之后德国经济一枝独秀,其秘密在于制造业的强大竞争力。但许多人可能不知道,德国的制造业中有相当比例属于中低技术产业(即我们现在所谓的传统产业),并且最重要的是中低技术产业占德国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40%以上。德国传统产业升级的经验是不盲目地转向新兴产业,而是根据市场需求强化以应用为导向的实用创新,不断进行工艺、产品、组织、服务、市场等创新,使传统产业继续保持很高的国际市场竞争力。德国传统产业升级的做法对河北省有很高的借鉴价值,要正确认识传统产业,增强政府支持的针对性,不断探索产业创新模式,密切产学研合作,重振河北省传统产业优势,使其成为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

建议:一是整合目前的技术创新政策、技术改造政策、高新技术产业政策,制定出适合传统产业升级的产业创新政策。二是根据不同产业明确创新思路与重点。如在连续性流水线生产的企业,更要重视工艺创新和柔性化的组织创新。而在专业化分工协作集团或产业链密切的企业,可以学习德国的核心企业带动创新战略。三是大力推进产学研合作。从德国来看,除组织创新主要依赖企业内部外,在工艺创新、产品创新、服务创新等方面,与企业外的大学、科研机构、中介组织、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有效合作是最重要的形式。河北省要进一步推动产学研合作的重点,要从政策、改革等方面消除大学、科研机构、企业内生动力障碍入手,将主持、主导、参与产学研合作的科研人员、企业管理者、中介机构等,视产学研合作为随机的、边缘化、分外的事情变成分内之事,也是单位鼓励之事。在目标任务设定、业绩考核、职称评聘等方面给予制度化、可操作的支持政策,让一批人主动参与、积极参与产学研合作,并在产学研合作中也能名利双收。

(五)有限目标集中发力,培育壮大新兴产业

构建有河北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是一个重要路径,更重要的是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这是主导未来发展的支撑。一是强化省内分工协作,构建有特色的新兴产业发展体系。从发达国家产业体系比较看,一般是依据区域特质、产业基础和产业发展趋势,经过多年努力逐步培育形成,并且形成了特点不同、优势各异的产业体系。如美国是以原始创新为引领形成了技术领先优势,通过高强度原始创新和市场化的加速成果转化,占领了生物医药电子信息、航空航天新材料新能源、金融、文化创意等产业发展的制高点。日本以应用技术为主,在汽车、装备制造、机器人动漫业等产业上形成优势。而韩国作为后发国家,经过持续创新,在电子、汽车、文化等产业上形成优势。河北省要依据各市特点,有目标地发展新兴产业,而不能全面铺开,重点不突出。在各市协同基础上,形成全省的新兴产业发展重点。二是构建形成了以主导产业为核心、相关产业配套的产业生态圈。这在发达国家科技园区、科技城市中表现突出,也是产业组织的现代形态。在新兴产业发展中,只有构建起了以主导产业、核心企业为主的产业生态圈,才能拥有难以复制的竞争优势。目前,具备初型的有石家庄生物制药廊坊的电子信息等。三是推进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这是发展新兴产业的重要途径。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处于重要的交汇期,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标志的信息技术革命正深刻改变着当今世界,也在重新定义着产业,改变着产业形态。制造业与服务业的传统边界日益模糊,在当今美国制造业中,与服务融合型的企业占总数的58%,在全球500强企业中有两成跨国制造企业的服务收入超过总收入的50%。一些著名的制造企业通过向服务转型,实现了业务规模和效益的大幅增长。河北省要适应这一趋势,强力推进。一是围绕产业链条延伸、每个环节的拉伸与增强、创新产业环节等来展开,通过延伸、提升、渗透、创新等,利用自身优势、延伸优势、增强优势,推动产业向产业链高端移动,提升国际竞争力。二是重点支持创新设计、定制化服务、供应链管理、网络化协同制造、服务外包、智能服务、金融支持服务、信息增值服务、系统解决方案、全生命周期管理等10种服务型制造典型模式,加快融合模式创新,加快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进程,同时也促进现代服务业发展。

(六)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完善市场经济体制

近几年改革不断深化,取得重要进展。一是聚集重点难点,在影响全省改革发展的体制机制上务求取得进一步突破。聚焦改革发展的重点难点,在影响大、带动性强的关键领域取得更大突破;聚焦利益调整的重点难点,在消除体制机制深层障碍上取得更大突破;聚焦改革链条的重点难点,在充分发挥改革作用、提高政策效应上取得更大突破;聚焦施策对象需求的重点难点,在服务市场主体和广大群众上取得更大突破;聚焦改革过程中的重点难点,在提高认识、落实到位、推进法制化上取得更大突破。二是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特别是在混合所有制改革上取得重大突破。特别是河北省国有大型企业集团,探索转型升级与体制改革同步推进的方案,针对转型升级的难点推进改革,在新一轮国有经济改革中谋求取得重大突破。三是探索政府公共服务新体制、新机制,特别是医疗教育、供暖等矛盾突出的领域,积极推进改革创新,为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推进高质量发展提供良好基础支撑。

(七)精准利用政策工具,提高政府调控能力

目前,科技进步迅速,国际化速度加快,使得经济发展变得越来越复杂,对决策者宏观调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河北省来讲,宏观调控的重点是:利用产业政策、创新政策支持创新创业,扩大市场主体规模,提高技术水平,增强产业竞争力;利用区域政策,协调统筹区域、城乡发展,缩小城乡、区域差距,实现共同富裕;利用投资、金融等政策,保持经济稳定、持续增长,实现河北经济高质量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