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居民对阶梯电价的认知和行为问题调查成果

居民对阶梯电价的认知和行为问题调查成果

时间:2023-05-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图18-1居民对“电力是否为稀缺资源”的看法为了寻找居民电荒意识不足的原因,将家庭数据按照收入、学历进行分组,逐一分析。不同收入水平的居民对阶梯电价政策的支持率并无显著性差异。对目前分档赞同的只有46.56%,有24.43%的用户认为不合理。倘若H2成立,即阶梯电价影响小的原因是居民用电的刚性需求,那么居民应该在日常生活中已然做到节省用电,这与调查结果不符。

居民对阶梯电价的认知和行为问题调查成果

18.3.2.1 居民认知

近年来,我国多个地区出现“电荒”现象。在调查居民对电力资源稀缺性的认识时,很多居民反映自己并未感受到缺电,断电不太可能。根据调研数据统计,仅有不足50%的家庭认为电力是稀缺资源,而34.13%的受访者持相反意见(见图18-1)。

图18-1 居民对“电力是否为稀缺资源”的看法

为了寻找居民电荒意识不足的原因,将家庭数据按照收入、学历进行分组,逐一分析。在把样本分为家庭月收入1万元以上(第一组)、小于等于1万元(第二组)两组后,发现第一组家庭中有60%认为电力是稀缺资源,而第二组此项数据为54.83%;两组中持相反意见的家庭比例相近(见图18-2)。可见,收入较高的群体对电力稀缺性的认知程度较高。在考察学历与电荒认知的关系时,将受访者的学历分为五档,分别为初中及以下、高中/中专/职高、大专、大学本科、硕士及以上。统计结果如图18-3所示,除了学历为大专的受访者外,电荒意识基本与学历呈正相关。

图18-2 家庭人均月收入对电荒意识的影响

图18-3 受访者学历对电荒意识的影响

居民对阶梯电价的了解程度总体较低,仅仅停留在听说过的层面,有89.68%的居民表示听说过阶梯电价,但是其中无一人可以准确回答出阶梯电价的三档分界点。另外在访谈过程中也发现,有很大一部分受访者易将阶梯电价与峰谷电价混淆,这可能是因为政策出台后宣传力度不够。

在看待阶梯电价政策的态度方面,居民总体持支持态度,支持的原因主要为“节约用电”以及“多耗能者多付费、符合公平效率原则”两点。反对的原因主要是“电价上涨导致支出上涨”。不同收入水平的居民对阶梯电价政策的支持率并无显著性差异。对105个有效样本分析得:人均月收入1万元以上的受访者与人均月收入1万元及以下的受访者中支持率相差仅为1.4%。

尽管只有很少的居民对阶梯电价政策持反对态度,但是,对于目前的阶梯电价分档——按分户每年0—3 120度(每月260度)、3 120—4 800度(每月400度)、超过4 800度(每月超过400度)三档实施,居民却颇有微词。对目前分档赞同的只有46.56%,有24.43%的用户认为不合理。在认为不合理的用户中,又有17.24%的用户认为应该不分档,59.26%的用户希望各档的电量再适当增加。

图18-4 居民对阶梯电价政策的态度

18.3.2.2 居民行为

考虑到居民节电的直接目的是为了节约电费开支,调研从以下五个维度考察阶梯电价对居民用电行为的影响:一是居民是否减少某些电器的使用时间;二是居民是否调整用电时间段;三是居民是否为了节电更换电器;四是若本月用电量超档,是否会影响下一个月的用电量;五是居民是否考虑采用其他能源替代电能。将访谈中相应的第20,22,24,25和28题结果以量表形式归纳如下(选“是”记1分,选“否”记0分):

表18-1 考察阶梯电价影响居民用电行为的五个问题(www.xing528.com)

从表18-1中可以看出,执行阶梯电价对居民用电行为的影响有以下特点:

从每个单项平均分看,阶梯电价对居民用电行为的影响不大;最主要表现为调整每天用电的时间段,在不减少用电量的情况下节约电费。

受访者的五项总分(满分为5分)平均还不到1,并且数据存在明显的右偏现象(多数人总分为0),说明阶梯电价并未使受访居民的用电行为产生显著变化。

为了进一步探究阶梯电价实施效果不佳的原因,先来利用经济学的效用最大化理论分析居民如何理性选择用电量。无论收入高低,居民都希望自身效用最大化。但对于不同收入群体来说,货币的边际效用不同,分别用MU1和MU2表示高收入群体和低收入群体的货币边际效用(MU1<MU2,见图18-5)。居民对电力的消费量取决于最后一单位电所带来的边际效用,用MUA、MUB表示高、低收入居民消费电力的边际效用。对于理性的居民而言,当货币与电力的边际效用之比等于两者价格之比时,其效用最大。假设单位货币的价格为1,单位电力的价格为PE。那么,高收入群体效用最大化条件即为MU1/1=MUA/PE,低收入群体效用最大化条件为MU2/1=MUB/PE。由MU1<MU2,可以得出MUA<MUB。根据边际效用递减规律,高收入群体用电量QA应大于低收入群体用电量QB(见图18-6)。然而,阶梯电价对高用电量群体提高了用电价格,即PE上升,这会使效用最大化条件下高收入群体电力消费的边际效用MUA上升,也就是说居民会减少用电量。

图18-5 货币边际效用随收入的变化

图18-6 电力边际效用随用电量的变化

从调研结果来看,阶梯电价并未有效促使居民节约用电。根据上述分析可提出以下两种可能。

H1:电价设定水平不够高,包括阶梯电价分档水平过高和单位电价水平过低;

H2:被调查对象处于中低收入阶层,用电需求弹性过小。

为了验证上述两种假设的成立与否,首先选取24题回答“不会、不会”的样本作为研究对象,然后据其问卷情况进行数据分析,结果显示其中有约75%的受访者表示平时不会使用一些用电技巧,因此可以初步推断应该是由于电价设定水平不够高,从而导致居民节电意识不够。倘若H2成立,即阶梯电价影响小的原因是居民用电的刚性需求,那么居民应该在日常生活中已然做到节省用电,这与调查结果不符。因此我们认为阶梯电价对居民的约束性影响不大,是由于阶梯电价设定水平有待进一步合理提高。

为了进一步探究当电价设定为较高水平之后,阶梯电价对居民用电行为的影响方式,我们对一些高收入群体和中低收入群体进行了深度访谈。在访谈中,我们发现很多高收入群体家中存在很多高耗能的奢侈性电器,比如中央空调、中央地暖、智能扫地机器人、对开门冰箱等,该群体的受访者表示如果电价上涨到一定程度,他们会选择降低奢侈型生活舒适度的方式来减少电力消费,比如,由之前的打开所有照明设备转变为适当减少一部分非必要的照明设备,或者减少一些娱乐性用电设备的使用;而中低收入群体则表示,如果电价上涨到较高水平,他们的所有用电行为都会转变为刚性需求,届时任何程度上涨的电费都会相当于直接的税收负担,不但不能产生进一步的节能作用,反而会降低居民的福利水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