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长三角环境保护投资问题产生的三大原因

长三角环境保护投资问题产生的三大原因

时间:2023-05-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长三角环境保护投资中出现如上问题的背后有着各方面的原因,既有来自总量扩张的因素,也有来自结构性失调的因素,综合起来共有以下三个主要方面。

长三角环境保护投资问题产生的三大原因

长三角环境保护投资中出现如上问题的背后有着各方面的原因,既有来自总量扩张的因素,也有来自结构性失调的因素,综合起来共有以下三个主要方面。

11.3.2.1 人口、经济总量上的扩张客观上增加了地区资源环境压力

长三角地区资源压力的增大主要来自人口总量增长和经济总量增长两部分。这两个因素分别从消费和生产资源、生活和生产排污两个方面影响着长三角的环境质量,同时又在循环往复地相互作用,不断加大对环境的压力。来源于生育和流动两部分的人口增长对经济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经济的高度发展又持续地对外地区人口产生吸引,从而促使人口增加。最后的结果是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加速地挤压着本来就狭小的生态环境空间。这在短期内技术水平和经济增长模式无法得到改善的条件下,势必引起环境的恶化。这种恶化程度一旦超出生态环境自身的承载能力,现有的环境保护投资规模显然将无能为力,它仅能发挥的作用只是降低环境恶化的速度,而无法扭转环境恶化的趋势。

11.3.2.2 区域经济一体化程度较低带来的重复建设增加了地区资源环境压力

长三角地区尽管有着天然的自成一体的生态系统,但由于市场化程度经历多年发展而达到较高的水平,江浙沪的市场化综合指数达到76.07%、78.38%和73.48%,使得区域内产业分散开发、经济发展路线接近、发展水平相当。洪银兴、刘志彪等(2003)研究表明,长三角区域内各地区很容易形成竞争局面,具体体现为区域内经济一体化程度较低,地区内部产业存在大量的低水平重复布局和恶性竞争,产业结构在第二产业即制造业上形成高度同构,这些都会在市场主体缺乏负外部性制约时弱化区域整体生态环境自我调整功能,对水、土、大气等资源环境造成负面影响。

另外,出于低水平重复建设的需要,长三角次经济区域在投资效率难以提高的同时都或多或少地患有投资饥渴症,投资成为拉动地区经济增长的主要手段,导致各地区在吸引外资上也出现恶性竞争的局面,以牺牲资源环境为代价盲目地争相吸引各种外来投资。这不仅进一步加大了长三角地区的资源压力,而且所吸引的大量夕阳产业给长三角带来了环境污染后遗症

11.3.2.3 区域内各地区发展缺乏协调

受行政体制的影响,长三角区域内各地区不仅在经济发展上缺乏合作、协调,而且在环境保护投资等公共产品的供给上更是缺乏统一的行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www.xing528.com)

(1)在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制造业产业领域缺乏规划性协调。

各地区政府在经济政策上缺乏规划性协调是导致产业低水平重复建设的主要原因,由于行政管理体制中的横向沟通不畅和信息不对称,致使各地方政府在制定经济发展规划时,存在着矛盾和冲突,导致产业高度同构,竞争性大于合作性,横向规模扩张型投资大于垂直范围扩张型投资。再加上长三角地区内各城市存在不同程度的地方保护主义,使得在产业层次无法实现优势互补,从而造成资源和环境产品的浪费。

(2)在市场化程度较低的环境保护投资等公共品领域缺乏行政性协调。

环境保护投资在地区上的不平衡充分说明了地区政府间缺乏行政性协调机制,在政绩考核机制的作用下,各地方政府都从自身环境保护的需要出发,按照相似的标准制定相应的环境保护投资规模和范围,既造成了中心城市、市区等生态环境领域的重复建设,也造成了对乡村、边缘地带和跨界污染源等一些重要生态环境保护领域的忽视。

同时,与环境保护投资相配套的环境保护机制在次区域间和城市间缺乏协调,雷同的生态规划使得区域内各大大小小城市都成为一个个独立的生态体,忽视和违背了相互之间的生态依赖性和互补性,使得在生态层次无法实现优势互补和取长补短。

最后,各自为政的财政预算体系不仅阻碍着环境保护的跨地区和跨城市投资,不利于维持作为整体的区域内外生态系统平衡,而且在政府公共支出过程中,有效评估体系的缺位又大大地降低了现有环境保护投资的效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