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客户忠诚营销理论
客户忠诚营销理论(Customer Loyal,CL)是在流行于20世纪70年代的企业形象设计理论(Corporate Identity,CI)和80年代的客户满意理论(Customer Satisfaction,CS)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其主要内容可表述为:企业应以满足客户的需求和期望为目标,有效地消除和预防客户的抱怨和投诉、不断提高客户满意度,促使客户更加忠诚,在企业与客户之间建立起一种相互信任、相互依赖的“质量价值链”。
(二)客户忠诚
有学者从研究角度出发,把客户忠诚细分为行为忠诚、意识忠诚和情感忠诚。但是,对企业来说,他们最关心的是行为忠诚,如果只有意识忠诚或者情感忠诚,却没有实际的行动,对于企业来说就没有直接意义。
客户忠诚是指客户对企业的产品或服务的依恋或爱慕的感情,它主要通过客户的情感忠诚、行为忠诚和意识忠诚表现出来。其中情感忠诚表现为客户对企业的理念、行为和视觉形象的高度认同和满意;行为忠诚表现为客户再次消费时对企业的产品和服务的重复购买行为;意识忠诚则表现为客户做出的对企业的产品和服务的未来消费意向。这样,由情感、行为和意识三个方面组成的客户忠诚营销理论,着重于对客户行为趋向的评价,通过这种评价活动的开展,反映企业在未来经营活动中的竞争优势。(www.xing528.com)
(三)客户忠诚度
客户忠诚度,又可称为客户黏度,是指客户对某一特定产品或服务产生了好感,形成了“依附性”偏好,进而重复购买的一种趋向,是一种忠心的表现形式。简单地说,客户忠诚度是客户对其产品或是服务的回头率的大小。
总的来说,客户忠诚度是一种心理活动,是客户对某种需求或是欲望的认定,表现出对一种产品或是服务的认同,即使其本质发生了变化,也一再认为它是好,是对的,不会产生任何的怀疑态度。某种程度上是一种病态的变现。有时候表现会很强烈,甚至会与自己看法不一样的人产生敌对的态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