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提出和完善:建档立卡贫困户的二、三卡分类识别成果

提出和完善:建档立卡贫困户的二、三卡分类识别成果

时间:2023-05-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我们注意到,《方案》首次提出将建档立卡贫困户分成特困户和一般贫困户,这一识别思路为后来井冈山市完善“三卡识别”工作机制奠定了基础。(二)三卡识别概念的正式提出和完善井冈山市的三卡识别,是在2014年贫困户精准识别建档立卡工作基础上,对建档立卡贫困户按贫困程度进行的再识别、再细分。“黄卡户”的概念,是2015年井冈山市按照江西省扶贫主管部门要求,对2014年建档立卡数据进行“回头看”而提出的。

提出和完善:建档立卡贫困户的二、三卡分类识别成果

(一)贫困户分类识别思路的初步提出

2014年1月,井冈山市委、市政府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创新机制扎实推进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意见》(中办发〔2013〕25号)和中共江西省委办公厅、江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全面推进农村扶贫帮扶到户工作的意见》(赣办发〔2013〕13号)精神,出台了《井冈山市扶贫帮扶到户工作方案》(井办发〔2014〕2号)(以下简称《方案》)。《方案》对全市扶贫对象建档立卡工作进行了部署,要求“各乡镇、村要结合统计调查部门的贫困人口分布情况及农户收入状况,公正、公平、公开地做好贫困户的甄别、核实、调整工作,分特困户(占贫困人口数的30%)和一般贫困户分别确认上报”。《方案》要求对识别出来的扶贫对象户和低保户,建立科学规范的纸质档案电子档案,做到户有卡、村有簿、市乡有电子档案。

我们注意到,《方案》首次提出将建档立卡贫困户分成特困户(约占贫困人口数的30%)和一般贫困户,这一识别思路为后来井冈山市完善“三卡识别”工作机制奠定了基础。并且,《方案》对分类识别后的因户制宜、精准施策进行了跟进,提出了以下具体要求:“要针对帮扶对象的不同贫困成因,制定针对性强、组合式的帮扶措施。坚持开发式扶贫、产业化扶贫和就业扶贫等各种扶贫模式相结合,创新工作方式方法,做到精准到户、帮扶到户、扶贫效益到户。”

(二)三卡识别概念的正式提出和完善

井冈山市的三卡识别,是在2014年贫困户精准识别建档立卡工作基础上,对建档立卡贫困户按贫困程度进行的再识别、再细分。细分类别为红卡户、蓝卡户、黄卡户三类。井冈山对这“三卡户”的界定是:

1.红卡户,即深度贫困户,亦称“无力无业户”。家庭及主要成员基本特征是,年老体弱、因病因残丧失或基本丧失劳动能力,属村中最穷、贫困程度最深的特困户。

2.蓝卡户,即一般贫困户,亦称“有力无业户”。家庭及主要成员基本特征是,有一定的劳动能力,但没有可靠的产业基础和稳定的收入来源,且家庭贫困程度较深的普通贫困户。(www.xing528.com)

3.黄卡户,即边缘贫困户。家庭及主要成员基本特征是,有劳动能力,家庭收入水平处于贫困线边缘,贫困程度较轻的贫困户;或新近脱贫且仍面临一定返贫风险的建档立卡户。

“红卡户”“蓝卡户”概念,是井冈山市委、市政府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2015年3月6日在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江西代表团审议时的重要讲话精神,于2015年5月11日出台的《关于开展“党员干部进村户、精准扶贫大会战”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中正式提出的。

《实施意见》要求全市党员干部立下愚公志,打好攻坚战,让老区人民同全国人民一起,共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成果。《实施意见》对打好精准扶贫攻坚战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方法步骤、政策保障、目标考核、组织领导等作出全面部署。《实施意见》提出:围绕“在全省率先实现脱贫、不让一名困难群众掉队”这一总体目标,在精确掌握“红卡户”“蓝卡户”的基础上,打好精准扶贫攻坚战。

《实施意见》对“红卡户”“蓝卡户”的精准识别工作作出具体部署,要求各驻村工作队和派驻单位党员干部在调查摸底的基础上,采取“询、看、访”的方式,按照“一准、两清”的程序,对贫困户进行复核。“一准”,即精准识别,把帮扶对象弄准确,与乡(镇、场)共同确定,进行最后公示;“两清”,即把贫困原因摸清,把帮扶思路厘清。通过制作“红卡”“蓝卡”的形式,采集户主姓名、家庭基本信息、贫困成因、收入现状等相关信息,完善贫困户建档立卡信息系统

“黄卡户”的概念,是2015年井冈山市按照江西省扶贫主管部门要求,对2014年建档立卡数据进行“回头看”而提出的。通过“回头看”,将一部分有劳动能力、家庭收入水平处于贫困线边缘、贫困程度较轻的贫困户,或2014年已列入脱贫且仍面临一定返贫风险的建档立卡贫困户,作为“黄卡户”继续给予政策扶持。

红、蓝、黄三卡户分类识别的提出和落实,克服了建档立卡贫困户“一笼子”识别(即所有贫困线下的贫困户经识别后都进“一个笼子”)不精细的弊端,为接下来实行因户因人、因贫困原因、因贫困类型精准施策创造了先决条件,扣好了“第一颗纽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