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开发式扶贫政策的五个部分及指导原则

开发式扶贫政策的五个部分及指导原则

时间:2023-05-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贫困县的政策制定者和政策管理者可通过与相关部委、其他各级政府及企业协调开发工作增加有效预算。各贫困县开发式扶贫的主要内容——即平衡各项投资以及获得财政支持的培训工作——各不相同。实施往往是开发式扶贫政策的最薄弱环节。(本文介绍了两条铁律、一条黄金法则、四个步骤、十项指导原则,旨在帮助各贫困县有效实施扶贫政策。扶贫政策涵盖的各个领域均具有自身特点,关于政策的哪些方面会产生最佳效果的问题并无绝对规律。

开发式扶贫政策的五个部分及指导原则

开发式扶贫政策多数包含五个部分。

★政策目标必须明晰,包含定量和定性目标,反映贫困县政策制定者和政策管理者与其社会经济合作伙伴达成的共识(第一、四步将就目标展开深入探讨)。

★政策包含预算,预算水平多由贫困县之外的政府决定(参见第一条铁律、第一个步骤、第一项指导原则)。贫困县的政策制定者和政策管理者可通过与相关部委、其他各级政府及企业协调开发工作增加有效预算。

★政策内容由政策通过财政途径支持用以加快贫困县经济发展和扶贫进度的投资和行动构成。此类行动包括全面平衡实物投资、教育、培训及社会供给,旨在为贫困县创造更好的生活和营商环境,帮助居民改善生活质量。各贫困县开发式扶贫的主要内容——即平衡各项投资以及获得财政支持的培训工作——各不相同(参见第四个步骤以及第三、五、九项指导原则)。(www.xing528.com)

★第四部分是实施或交付体系,该部分至关重要,但在讨论过程中往往被忽视。实施往往是开发式扶贫政策的最薄弱环节。若要最大程度提高扶贫效果,中国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贫困县必须做到以下几点:认清政策实施的关键作用,制定最有效的实施体系,不断完善实施体系。(本文介绍了两条铁律、一条黄金法则、四个步骤、十项指导原则,旨在帮助各贫困县有效实施扶贫政策。)

★评价和影响评估对于提高政策自我完善能力颇为重要。扶贫政策涵盖的各个领域均具有自身特点,关于政策的哪些方面会产生最佳效果的问题并无绝对规律。因此,贫困县的政策制定者和政策管理者必须摒弃成见,客观评估自身绩效,以此利用在当地产生最佳效果的政策领域,同时完善效果较差的领域。(第四个步骤以及第九、十项指导原则将展开相关探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