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本介绍
1.什么是环境风险
村落环境风险特指在整个村庄范围内,可能对村落环境质量带来消极影响(包括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等),并由此导致人员伤亡、人体健康受到威胁、财产损失、收入减少、生活质量下降等各种不良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和后果。
2.环境风险的危害
①影响村民身体健康
环境风险会降低环境质量,通过水污染、大气污染、农产品污染等各种渠道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致使人们患病甚至伤亡。例如:2009年陕西省凤翔县一家冶炼公司对周边村庄大气环境造成铅污染,致使数百名儿童血铅超标,严重危害其身体健康。
②影响村民生计发展
大气、水和土壤中的污染物(包括工厂排放的有毒有害废气废水、有害微生物、过量的化肥农药、滥用的饲料添加剂和兽药等)均会造成农产品减产、质量下降,影响农产品安全,降低村民经济收入,影响生计发展。
③影响村民生活质量
环境风险对村民的身体健康和生计发展存在负面影响,进而会影响村民心理健康,降低村民生活幸福感和满意度,影响村民生活质量的提高。
④影响区域环境质量
自然环境中的各个组成要素(大气、水、土壤等)是紧密联系的,污染物质会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在各个组成要素内迁移转化,环境质量一个点的下降会对整个区域的环境质量造成不良影响。
二、如何识别农村社区环境风险
1.农村社区环境状况调查
根据对农村社区的实地考察,获得贫困村的地理区位及自然条件、主要资源状况、社会经济状况、村级基础设施建设情况等。
2.环境敏感点识别
识别环境风险,了解村庄环境敏感点是关键。村庄的环境敏感点容易受到各种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影响而引发各种环境风险。重要的环境敏感点如下:
①可利用的水资源
农村饮用水源多数没有截污及隔离设施,缺乏专用标志,导致排放污水、乱倒垃圾现象屡禁不止,雨水直接流入;在规划建设过程中村民要加强环保意识和健康意识,对饮用水源地要设专人监督检查防止污水垃圾乱排放,并设立标志设施、截污及隔离设施。
其他可利用的水资源(河流、水塘、堰塘、地下水等)用于农业灌溉、畜禽养殖用水或者渔业养殖时,要达到国家相应的标准,防止污染,影响农业生产造成经济损失。
②潜在的地质灾害点
根据贫困村地理区位和地质结构特点,针对可能的地质灾害点,乡镇应将重点监测、预警落实到位,重点的监控区要有应急预案,村内要有监测责任人,保障通讯通畅,一旦发生险情、灾情要及时启动应急预案,高效有序地进行抢险救灾和应急处置。在建设规划中,要考虑这些因素,进行安全选址。要避开小河流、水塘(水库)、山沟切割的陡坡地带、顺层斜坡、地质条件不好的地段。
其他自然灾害:包括洪水、旱灾、森林火灾(在西南地区干旱的现实状况下要建立预警机制、做好应急准备,防范森林火灾)、风暴潮、雹灾、冻害、农林病虫害等。
③垃圾堆放场地
垃圾堆放场地要选择远离饮用水源地、其他可利用的水资源、可能的地质灾害点等三种敏感区域,在丘陵地区可选择没有旅游开发价值的山谷地形,平原地带则可选择土地利用价值不大的荒地或滩涂地等。同时要做好垃圾堆放场地的卫生防护。在堆放地下层做好垃圾渗滤液的防渗以防污染土壤和地下水,要及时处理表层垃圾进行覆盖防止白色污染物等随风迁移,并适当做好灭蝇灭虫工作。对于采用“户分类、村收集、镇转运、县(市)处理”的城乡生活垃圾一体化处置模式的村庄要及时进行垃圾的清运。
当地特有的自然景观和历史遗址,是村民重要的经济收入来源,重建和开发对当地恢复生产、促进村民就业、解决民生生计等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村庄规划建设时,要结合当地的自然地理条件和人文精神文明合理规划,保护生态环境和村落景观文明,要做到科学重建、优化发展、依法重建、有序地推进,促进人和自然的和谐。(www.xing528.com)
3.识别贫困村所面临的环境风险
环境风险危害多多,全面识别身边存在的环境风险,并采取合理的对策措施进行规避十分重要。贫困村环境风险识别主要考虑在发展生计是所需要注意的,主要有的环境风险类型是:
工程选址与布局不合理引发的环境风险。建筑工程(包括住宅、畜禽养殖场地、水利灌溉设施、道路、桥梁、蓄水池、垃圾填埋场、污水处理厂等)的选址不合理。如,建筑设计不合理,未做到因地制宜。在村民新建住宅院落面积普遍较小情况下仍推广使用沼气池。
给排水工程不完善引发的环境风险。无自来水供应的村庄,村民用水大多直接取自山涧水、地下渗水、地表泉水、雨水和浅层潜水等,水质极易受到化肥农药和垃圾等的污染;同时在取水点多没有防护设施、水质监测净化和输配水设施,没有专业的供水管理,再加上某些地区村民使用非生活给水专用塑料胶管(这类塑料管会释放各种有毒有害物质),非专业铺设,随意拉扯,甚至裸露在田间地头、穿过垃圾堆。
由于资金和技术的缺乏,农村尤其贫困村雨、污排水系统极度不完善,污水分散排放,得不到收集和处理。
农业生产过程中存在的环境风险。生活区和生产区难完全分离,在居住区生产污水、垃圾集中排放或无序堆放,处于失控状态,化肥袋、农药瓶、地膜、废弃农作物秸秆等生产垃圾随意堆放;耕地面积减少,村民开垦过陡坡地、修建梯田扩大耕地面积。
项目引进的低标准化和相关配套环境保护设施不完善带来的环境风险。有的急于摆脱贫困,引进一些高污染高消耗的“五小企业”(指小炼钢、小水泥、小化工、小造纸、小火电等小型企业)。
生态旅游开发过度引发的环境风险。由于利润高、产生污染较少,村庄生态旅游业不断发展,旅游污染(主要是餐厨垃圾、固体废弃物、污水、噪声和汽车尾气等)日益凸显,村庄内相应的污水和垃圾处理工程措施跟进速度慢。
开采类项目过度开采引发的环境风险。在农村尤其是山区和河流发达区域,由于资源丰富和村民迫切希望脱贫致富,采砂、采石、淘金、采矿和采煤等开采业风行,如若监管不力容易造成过度开发。
三、村落环境风险的评估
1.村落环境风险评估的内容
贫困村的环境风险评估的重点,在于分析脱贫过程中环境风险的严重程度。一般来说,贫困村的贫困原因,可以大致分为,生态脆弱性贫困和村民能力脆弱性贫困。贫困村的环境风险评估主要从三个方面分析,生态脆弱性分析、基础设施建设的脆弱性分析和人的能力建设的脆弱性分析。
①自然条件恶劣,生态环境脆弱。导致贫困村贫穷落后的自然因素包括气候、地形地貌、地理位置等诸多方面。贫困地区多处于条件差的区域,主要在西北、西南,呈块状、片状分布在高原、山地、丘陵、沙漠、喀斯特地貌等地区。大多数贫困村除自然条件较差外,都较为偏僻,远离经济中心地区,交通受阻,地理位置十分不利,如果按发达地区的自然条件衡量,相当多地区都被认为是处于人类不适合生存的环境。
②资源缺乏,基础设施脆弱。水资源短缺。中国贫困地区大多缺水严重。这些全部都在中西部贫困地区,贫困地区多数处于偏远山区,交通不便。财政收入水平低,公共投入和基础投入严重不足。由于长期处于赤字状态,贫困村无力增加投入以改善贫困社区的公共设施、基础社会服务的低水平状态,形成恶性循环。
③农民受教育水平低,人的能力脆弱。文化教育落后。贫困人口大多数居住分散、偏僻,办学条件差,教育设施落后,加之贫困户生活困难,无力支持子女上学,就业能力降低。由于人地矛盾突出,基本生存条件恶化,无法保证正常的营养供给,贫困地区群众的身体素质不断下降,人体健康受到严重损害。
2.村落环境风险评估标准
贫困村环境风险的评估标准,主要依据中国贫困标准的计算方法,将贫困村的农民从贫困线中解脱出来,作为环境风险的基本准绳。
①综合国际和国内最低限度的营养标准,中国采用2100大卡热量作为农村人口贫困的必须营养标准。
②用最低收入农户的食品消费清单和食品价格确定达到人体最低营养标准所需的最低食物支出,作为食物贫困线。
③假设靠牺牲基本食物需求获得的非食品需求是维持生存和正常活动必不可少的,也是最少的。并根据回归方法计算出收入正好等于食品贫困线的人口的非食物支出(包括最低的衣着、住房、燃料、交通等必需的非食品支出费用),作为非食品贫困线。
④用食品贫困线(约60%)与非食品贫困线(40%)相加得到贫困人口的扶持标准。
设计农村环境恢复能力指数考察本地农村环境的治理和改善能力。包括村民的行动能力、目前所采取的有效措施等。
①环保投资占GDP比例。指用于农村环境保护的资金占当年辖区GDP总量的比例,农村环保资金主要包括用于农村饮水安全保障、村镇生活污水和垃圾收集处理、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农村工矿污染治理、农业面源和土壤污染防治、村镇环境卫生改善、村庄绿化、村镇环境监管能力建设等方面的投入。
②人口素质。人口素质由成人识字率、婴儿死亡率、平均预期寿命、综合人学率和25岁及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指数(农民实际受教育年限和理论应受教育年限的比值)算术平均所得。
③清洁能源普及率。指农户生活用能利用结构情况。由调查员实地调查统计获得。
④户用卫生厕所普及率。指使用卫生厕所的农户数占农户总户数的比例。卫生厕所应保证通风、清洁、无污染,包括粪尿分集式生态卫生厕所、栅格化粪池厕所、沼气厕所等多种类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