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扶贫产业发展是相对于过去依托单个项目帮扶减贫模式的,虽然是新型的发展方式,但都是从传统产业扶贫中逐步发展起来的。相对于传统扶贫产业项目,新型扶贫产业发展主要体现在规模大、技术新、品种全和附加值高这几个主要特点上。首先是规模大,作为新型扶贫产业,大都依托扶贫产业园、农业园或工业园,将落后地区的经济发展与扶贫减贫工作放在一起统筹考虑。其次是技术新,也就是在新型扶贫产业中,许多项目都应用了新技术、新工业和新方法,既降低了产业扶贫的门槛,又净化了环境,保证了质量,具有许多传统扶贫产业不具备的社会优势。再次是品种全,在新型扶贫产业发展中,产业链逐渐完善,各种各样的配套及上下游产品配合紧密,已经具备了产业化的雏形。最后是附加值高,这也是新型扶贫产业与传统扶贫产业的明显区别,例如,许多农产品通过良好的包装身价倍增;又比如,水果罐头的价格要比刚从树上摘下的水果贵得多等,这些都是新型扶贫产业的优势所在。
新型扶贫产业按照产业划分来说有农业的新型扶贫产业、工业的新型扶贫产业和以服务业、旅游业为代表的三产扶贫产业。
农业扶贫是传统扶贫产业项目,它是继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之后农业领域的又一制度创新,这一制度创新以契约为纽带,形成农、工、商一体化的形式,在解决农户与市场矛盾、农业规模经营和农户增收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农业扶贫产业通过“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利益联结机制将农户纳入到产业发展的链条中,实现农户与市场的链接,使农户共享产业发展的成果,通过地区产业发展带动农户的持续增收,并提高农户自我发展、自我积累的能力,从而实现稳步脱贫。因此,社会各界对农业扶贫产业的发展给予很高评价。与此同时,由于农业本身的高风险性及产业化扶贫形式的复杂性,单个农户进入产业链条仍面临多方面的风险,限制农户自我发展的能力,因此在有些地区脱贫效果并不明显。所以,随着各类新型农业产业项目的开展,新兴农业扶贫产业也在各地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探索与实践,取得了良好的示范效应。
工业扶贫是立足工业产业项目,在贫困地区现有资源条件下,依托产业转移、廉价劳动力等吸引企业移驻,从而带动当地产业发展和脱贫致富的主要方式。过去,工业扶贫内容较少,模式单一,主要走的是依托资源产地及材料产地的便利,建设相应工业产品及原材料加工制造基地。如今,工业扶贫产业园建设在多个地方开展试点,农产品深加工依托一产优势进一步扩大扶贫规模,新型工业扶贫产业进入起步阶段。
三产扶贫主要以服务业和旅游业为主,一方面,贫困地区大都交通不便,人烟稀少,生态保护效果好,所以特别适合发展旅游业,特别是民俗旅游等。另一方面,服务业是仅次于工业能够大规模解决劳动就业或贫困人口的生计问题的产业,可以通过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来推进扶贫事业的发展,为贫困地区人口提供内生动力机制。同时,在少数民族聚集地、生态环境较好地区发展旅游业,还能够规避传统农业扶贫产业和工业扶贫产业发展对自然环境的破坏,这也是各个地方实践三产扶贫需要注意的地方。
1.现代农业园区建设成为农业扶贫产业上规模、出效益的新途径
现代农业园区是以技术密集为主要特点,以科技开发、示范、辐射和推广为主要内容,以促进区域农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为目标。不断拓宽园区建设的范围,打破目前形式上单一的工厂化、大棚栽培模式,把围绕农业科技在不同生产主体间能发挥作用的各种形式,以及围绕主导产业、优势区域促进农民增收的各种类型都纳入园区建设范围。这种现代农业园区建设,适用于土壤平整、农业基础条件好,但作物产量低、附加值低的有务农历史的地区开展扶贫产业。在模式上,它以“利益共享、风险共担”为原则,以产品、技术和服务为纽带,利用自身优势、有选择地介入农业生产、加工、流通和销售环节,有效促进农产品增值,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农民增收。突出体现农业科技的作用,形成新品种新技术引进、标准化生产、农产品加工、营销、物流等各种形式的示范园网络。现代农业园区发挥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典型示范作用,在传统农业向高产、高效、优质的现代化农业转换方面做出了探索。而且,农业产业化经营能够在符合地区资源优势的基础上,实行规模化的种养殖业,更能符合当地贫困农户的发展意愿,政府通过扶持当地龙头,来激励龙头企业与农户合作,共同发展,可持续性强。
例如,重庆市涪陵区扶贫片区开发新型农民创业示范园自开办建设以来,立足市场经济大环境,遵循市场规律,在农村劳动力大转移,部分农民积累了资本、技术,有返乡创业愿望的基础上,合理规划园区用地及作物种植,依据地势优势将园区所辖行政区域划分为优质水果种植区、优质蔬菜种植区、优质花卉苗木种植区、特种水产养殖区四大功能区。积极支持贫困户建大棚蔬菜,帮助他们依托园区、依靠科技勤劳致富。现已流转土地1106亩,种植蔬菜800亩,瓜果250亩,花卉苗木56亩,取得了良好的新型农业扶贫产业的发展和扶贫效果。
2.良种培育成为特色优势产业发展与扶贫开发相结合的新亮点
一般来说,良种有动物良种和植物良种两类,从种子的品种上看,有两层含义,一是优良品种;二是优良种子,即优良品种的优良种子。近几年来,良种培育产业在贫困地区广为应用,大致分为两种类型。第一种是特殊地区特殊地貌下动植物的良种培育,如西藏地区良种藏獒的培育和繁殖,青海地区牧草良种的繁殖等。这种类型主要依托特殊地理环境和资源优势,在本地育种、本地或异地生长收获。第二种是传统优良动植物品种种植及培养地扩大规模再生产形成产业化效应,例如甘肃渭源县的马铃薯、四川苍溪县的优质生猪养殖等。这种良种培育的农业产业化扶贫方式,特别适合于本身不具备种植或培养条件,或有悠久良好作物或动物产地的区域实现产业化。
例如,甘肃渭源县同时具有“中国马铃薯良种之乡”和国扶贫困县的双重身份,使县域经济的发展有了更多“渭源要素”。将特色优势产业培育与扶贫开发紧密结合,渭源已成为西北地区最大的马铃薯良种繁育与供应基地,全国县区最大的马铃薯良种基地。马铃薯种植面积由10年前的12万亩发展到目前的38万亩,约占全县农作物播种面积的一半,实现产值3亿多元。在渭源马铃薯产业大发展的背后,是大量扶贫资金的注入,为渭源马铃薯产业发展注入了更为强劲的发展动力。从2006年以来,原种日光温室从10座发展到156座;原种网棚从530亩发展到近6000亩;贮藏能力从16万吨发展到40万吨。农民仅从马铃薯良种产业中获得的收入就占到了当年人均纯收入的1/3,马铃薯良种产业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富民支柱产业。
畜牧养殖近几年来在草原山地地区扶贫产业项目中应用较多,特别是一些附加值高、繁衍速度快、长成时间短的家禽养殖颇受不少地方的产业青睐。除此之外,围绕畜牧养殖的肉、蛋类深加工、饲料和育种等行业逐渐加强与上下游产业之间的联系,在区域发展中逐步成完整的产业链,带动地区扶贫及区域开发事业的发展。
例如,湖南省安化县地形地貌多样,以山地和河滩为主,适宜各种作物生长。在安化县,按照“协会+基地+大户+贫困农户”的模式,通过扶持协会、小区、基地和大户,带动贫困农户发展专业生产和经营,整体推进规模产业基地建设。近年来,全县人工种草面积5万亩,开发草山草坡资源12万亩,全县现有草山草坡178万亩,草山自然载畜量达100万个黄牛单位。全县建成生猪养殖小区72个,山羊养殖小区6个,家禽养殖小区10个,全县96%以上的山塘、水库实行生态立体养殖,科学养殖技术覆盖面达90%以上,全县各定点扶贫村共有0.6万人建立了养殖基地,共扶持贫困户发展生猪10万头、牛5万头、羊5万头、家禽100万羽、发展库区养鱼户1800多户,达到人均养殖1头猪的规模。同时,县里还注重扶植养殖大户。2005年来,全县累计投入资金2000多万元,扶持养殖大户和养殖专业合作组织建设。目前全县已发展以绿色食品、茶叶、水果、竹木、畜禽等为重点的农产品加工企业479家,专业技术协会、合作社等农民专业合作组织48家。发展养殖“三户”(专业户、重点户、示范户)6200多户。2006年全县生猪饲养量达110万头,出栏67万头;牛饲养量32万头,出栏10万头;家禽饲养量800万羽,出栏473万羽;拦网养鱼6万亩,产鲜鱼1万吨;肉类总产达6.7万吨,养殖产值达到9.6亿元。木子养殖合作社将58户养殖大户联合组建成“集团军”,年出栏生猪3万头,鸡21万羽,年产鲜奶130余吨,年产值达1.5亿元,带动周边村组1200多户贫困户户平增收800多元。
4.龙头企业大力发展渐成民族地区产业脱贫的新方式
龙头企业主要指农业中涵盖了农产品深加工的,对区域发展和农民脱贫致富有重要作用的大型乡镇企业。它不同于一般的工商企业,肩负有开拓市场、创新科技、带动农户和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重任,能够带动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带动商品生产发展,推动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只要企业具有市场开拓能力,能够进行农产品深精加工,为农民提供系列化服务,带动千家万户发展商品生产走市场的,都可以争当龙头,为扶贫事业做贡献。目前,越来越多的贫困地区中涌现出了龙头企业。在贫困地区依托政府支持大力发展龙头企业,第一,能够解决区域产业定位及脱贫路径的问题;第二,能够解决贫困人口就业问题,让减贫本身产生内生动力机制;第三,大力发展扶贫龙头企业,能够为其他企业树立标杆,起到很好的带动作用。
例如,近年来,湖南把民族地区作为全省农村扶贫工作主战场,财政扶贫专项资金重点投向民族地区。从湘西老爹公司筹备建厂,到目前发展成为年销售收入接近一个亿的民族地区龙头企业,湖南省帮助少数民族地区脱贫最直接的办法,就是争取给民族地区多上项目,多扶持几个龙头企业。有了这些企业,少数民族地区的财政收入就上来了,就业上来了,当地农民就富裕起来了。目前,全省所有民族自治县和少数民族人口过半县,共24个,全部进入湖南省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重点范围。这些县包含了655万农村人口,少数民族人口超过400万人,其中有161万贫困人口被列入重点扶持贫困人口。到目前为止,湖南省已经在24个县共启动各类产业项目5600多个,已建立以农户为主的产业生产基地140万亩,支持农户发展猪、牛、羊大牲畜140万头,扶持扶贫龙头企业100家,直接或间接扶持贫困150万人,受益农户人均增收近1000元。
5.农产品深加工成为工业扶贫产业化的新着眼点
农产品深加工是指对农业产品进行深度加工制作以体现其效益最大化的生产环节,与“农产品粗加工”概念相对应。如将稻谷、玉米加工为大米、玉米粉的生产,称为粗加工。在完成粗加工的基础上对半成品进行进一步的完善,使其更具价值,以追求更高附加值的生产,称为深加工。如将大米、玉米粉加工为爆米花、玉米糊的生产,称为深加工。而对于工业扶贫产业来说,农产品深加工适合于在农产品价格受国家调控的情形下,提高产品附加值,摆脱运输不便约束,提升贫困人口收入水平的产业项目。
例如,山东省南部的苍山县下村等4个贫困乡,在2002年被省里定为第一期重点扶持乡镇后,利用省里安排的无偿资金和扶贫贷款进一步扩大蔬菜生产规模,使全县蔬菜种植面积很快发展到了60万亩,同时带起了一处年批发销售蔬菜10亿公斤以上鲁南蔬菜市场,培养出了一批10万人的蔬菜销售大军。现在,苍山县蔬菜远销上海、南京、武汉等南方十几个大、中城市,其中在上海、南京出现了苍山蔬菜销售“一条街”。同时,在鲁东南革命老区——沂蒙山区的八个扶贫工作重点县范围内,按照老区人民的农业生产经营传统,根据山地、丘陵地宜林不宜农的特点,确定了以干鲜果品、中草药、蔬菜生产为主,逐步建立健全产品加工和批发销售经营的产业化扶贫路子。在鲁西北苦咸水区——聊城、德州两个市的五个扶贫工作重点县,建立肉食鸡和樱桃谷鸭饲养、水果生产为主的家禽生产和产品加工销售区。在鲁北盐涝洼碱区——滨州市的五个扶贫工作重点县,建立“金丝小枣”、冬枣生产和储藏保鲜与加工生产区。由此可见,农产品深加工既是农业产业扶贫的上下游产业,也是提高产品附加值、提升贫困户收入水平的主要措施。
6.绿色食品产业链开发成为生态地区脱贫致富的新举措(www.xing528.com)
现在,随着人们对健康饮食的追求,绿色食品越来越成为市场上追捧畅销的产品。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欧美和日本等发达国家在工业现代化的基础上,先后实现了农业现代化。这一方面大大地丰富了这些国家的食品供应,另一方面也出现了严重的问题,就是随着农用化学物质源源不断地、大量地向农田中输入,造成有害化学物质通过土壤和水体在生物体内富集,并且通过食物链进入到农作物和畜禽体内,导致食物污染,最终损害人体健康。绿色食品在我国是对无污染的安全、优质、营养类食品的总称。它是在无污染的生态环境中种植及全过程标准化生产或加工的农产品,严格控制其有毒有害物质含量,使之符合国家健康安全食品标准,并经专门机构认定,许可使用绿色食品标志的食品。绿色食品一般都有特定生产方式生产,并经国家有关的专门机构认定,准许使用绿色食品标志的无污染、无公害、安全、优质、营养型的食品。
近几年来,在生态涵养较好的贫困地区,通过开发绿色产品,并打造完整的上下游产业链来推进扶贫成为这类地区脱贫致富的新举措。例如:上海与贵州在绿色产品方面合作开发就是很好例证。2010年3月,上海市糖业烟酒集团和贵阳友谊集团、贵州省特需商品供应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开始在食品产业领域全面合作。上海作为国际性大都市,市民对产品的新鲜程度和无污染程度要求很高。为此,上海市专门在崇明岛开垦建设,种植没有使用过任何农药化肥的大米,这类大米一经投放市场,很受欢迎,售价也不低。而贵州作为西南地区经济相对欠发达的地区,区内贫困县区较多,许多地方的农户使用的还是旧有的手耕播种方式,没有化肥催熟的庄稼数量、品种都很多,因此正好可以打入上海市场,提高贵州无污染农产品的售价和销量,增加农户的耕种收入,解决生计及贫困问题。在这一背景下,上海、贵州两地开展合作,上海合作方将利用其在上海及长三角地区的营销网络、市场终端等,借助世博会契机,为贵州绿色农产品、特色食品进入上海及周边市场提供便利,进而推动双方在农产品投资、产业发展方面的全面合作,帮助贵州建立农产品龙头企业,带动当地相关产业发展和农民就业。可见,发展绿色农产品,符合国家对西部开发的生态要求。而用农产品的销售来带动生产,最终形成产业链整体发展,给贫困地区以“造血”功能,是这种合作扶贫模式的新探索。
7.全方位生产扶助成为提高贫困户脱贫能力的新办法
在过去的扶贫实践中,我们逐步认识到,缺乏脱贫致富的能力,是内生脱贫动力不强的根本原因。许多贫困地区的贫困人口一没有生产资源、二没有生产技能、三没有生产意愿,靠救济、靠帮扶的等靠心理较为普遍。出现这种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没有让贫困户本身具备了可持续的生产技能,没有充足的资源支撑循环生产,没有让贫困户在脱贫致富中尝到生产带来的变化。因此,从资金、技术、渠道、环境多角度的全方位生产扶助,成为整村推进下产业化扶贫的新办法。
辽宁省本溪市桓仁县北甸子乡英英沟村总面积2.9万亩,有5个村民组,324户,1232人。全村有贫困户275户,贫困人口1033人,分别占总户数和总人口85%、83.8%。英英沟村自1989年开始发展果树,但始终处于摞荒弃管的状态,经济效益不高。被确定为整村推进项目村后,在充分尊重群众对开发项目选择权的基础上,立足果树多这一村情和北甸子乡建设果药之乡的整体规划要求,决定将财政扶贫资金全部用于发展、壮大果树产业上。完成新植果树208亩、改造老果园948亩,全村果树总面积增加到了1608亩,户均果树达到5亩。在按规定标准向贫困农户发放扶贫资金的同时,为提高农民经营、管理果树的科技水平,多次邀请科技人员到村讲课,实地现场指导操作、传授新技术,同时成立了英英沟果树协会,由农民自己管理自己。经过多方协调,争取资金60万元,为果园灌溉建成高标准方塘一个,铺设管线4公里,解决了果树灌水难题,有力提高了农民发展果树的积极性,增强了致富的信心和决心。2004年全村30余万斤鲜梨大部分通过果树协会销到了外地市场。同时,英英沟村紧紧围绕做大做强水果这一主导产业的需要,确定了养殖业和建设水果保鲜气调库这两个项目,提高水果品质和延时销售。积极引导、鼓励农户按无公害操作规程进行水果生产,还扶持贫困户发展养殖业。全村扶持贫困户联合修建了两个股份制水果保鲜气调库,避开因水果集中上市而行情走低的现象,提高附加值,取得了较好的效益。在建股份制水果保鲜气调库时,重点扶持了那些没有经营能力和担保能力的特困贫困户入股,实行按股分红。通过产业化地扶贫开发,全村发生了明显变化,村容村貌和人居环境有了较大改善,依托整村推进和产业扶贫,走上了致富之路。
8.易地产业化扶贫成为高山高原地区扶贫工作新尝试
我国许多贫困地区,大都是生存环境恶劣、生产条件匮乏和生活设施极不完善的高山高原和深远山区地区。在这一地区开展就地扶贫的苦难大、约束多,特别是扶贫产业化实施起来困难很大。因此,各地近几年来,都在积极探索易地扶贫新模式,即通过置换土地的方法,将贫困人口从恶劣环境中搬出,安置在自然和基础设施条件较好的地方,改变他们现在的居住环境,为脱贫致富创造条件。至于安置在什么地方,并无限制,可以因地制宜,能安置在本村就在本村,需要安置在其他地方的就安置在其他地方。易地扶贫的目的是将居住在自然条件和生态环境较差地方的贫困群众,搬迁到基础设施较为完善、生态环境较好的地方,改变他们现在的居住环境,改善他们的生活和生产条件,使他们能够融入现代社会,跟上现代社会发展的步伐,得到更多信息,受到较好的教育,为他们彻底脱贫致富创造条件。除了易地扶贫之外,产业项目也要易地安置,跟随贫困户一起,让贫困户始终具备生产条件,可以通过生产致富。
在四川省易地扶贫中,就特别重视扶持后续产业,培育新型农民。在易地搬迁安置区,试点县政府积极引进龙头企业,并协调处理好企业与搬迁群众之间的利益联结机制,让利于搬迁群众,政府又通过优惠政策帮助企业发展。例如,在苍溪县安置区猕猴桃产区、宣汉县安置区肉牛基地、红原县安置区奶牛园区、九龙县安置区耗牛园区、马边县安置区茶叶产区、金阳县安置区青花椒产区、通江县安置区银耳产区、南江县安置区黄羊产区等试点县的特色产业(园)区引进龙头企业。一方面,这些企业为搬迁群众无偿提供种子、种苗、种畜,另一方面通过建立和发展特色产业基地和加工车间,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这些企业以保护价对搬迁群众的产品进行回收。同时,四川省易地扶贫试点县还扶强传统优势产业,培育发展特色产业。针对一些搬迁户原来就具备民族特色工艺制作、特色种养殖业和其他特殊技能等,利用安置地的区位、信息、市场、技术、交通等优势条件,政府给予资金方面的扶持,并积极寻找市场,加强统筹规划和技术培训,充分发挥生态、民俗、自然的特点,逐步做大做强传统优势产业。并且,根据迁入地光热、气候及土壤条件,培育发展特色产业。在牧区,因地制宜地发展耗牛、绵羊等绿色生态畜产品及加工业;在农区和半农半牧区,发展花(青)椒、苹果、脐橙、青稞、藏猪、山羊、地道藏中药材等绿色产品及加工业;在内地,因地制宜地发展茶叶、食用菌及优质水果、无公害畜产品、优质粮油基地及加工业。
9.小额金融信贷成为增强脱贫内生动力机制新保障
如何解决农村扶贫产业中普遍存在的扶贫资金短缺、农民贷款难问题,如何让农村困难群众既得到有效的扶持,又能提高自身的“造血”能力,自力更生逐渐走上富裕道路,这是新时期我国扶贫工作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通过过去实践,我们发现内生脱贫动力机制不高是由于缺乏有效投入,即真正用于转化成贫困户生产生活技能的资金保障落实不到位,这导致了返贫的频繁发生。因此,让贫困户通过自主经营的方式实现对扶贫资金的有效利用,才能更好地确保脱贫内生动力机制的存在与延续。而小额信贷在这一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小额信贷是一种城乡低收入阶层为服务对象的小规模的金融服务方式。小额信贷旨在通过金融服务为贫困农户或微型企业提供获得自我就业和自我发展的机会,促进其走向自我生存和发展。它既是一种金融服务的创新,又是一种扶贫的重要方式。
自20世纪90年代初期,小额信贷开始在我国农村进行试点。我国的试点项目主要受到孟加拉模式的影响。而且这些项目主要有非政府组织、社会团体、利用国外资金进行小范围试验,大多数是依靠补贴维持下去的。这些依靠补贴的非政府组织的项目很难有效、迅速地推广他们的经验。但是,受诸多因素影响,这些项目都没能在我国达到一定量的积累,扶贫开发效果并不明显。进入新世纪以来,各地在增强贫困户内生脱贫动力机制的同时,又重视起了小额信贷,并通过多种方式,积极促进小额信贷在产业化扶贫开发中的作用发挥。
辽宁省从2005年联手中国扶贫基金会,通过小额贷款解决贫困问题,到2010年,已经覆盖人口229.8万,使29640个农村家庭直接受益。试点县增加到了9个,覆盖了辽宁省一半以上的扶贫开发重点县。由各级扶贫办监督管理,由中国扶贫基金会的专业组织按照金融扶贫的规律具体运作,这种工作模式使地方政府投入的配套资金不但没有流失和减少,反而吸引了基金会筹集的外部资金,小额贷款规模、覆盖面日益扩大,为越来越多的农民兄弟所接受。根据辽宁省扶贫办2008年对小额贷款项目的调查显示,在当年12月底的贷款余额中,贷款用在种植、养殖业方面的比重最高,有50%的农户贷款从事种植业,29%的农户贷款从事养殖业。此外,有6%的农户贷款从事服务业,13%的农户贷款做小买卖,2%的农户贷款从事其他行业。贷款农户的创收性生产活动成功率达到98%以上,农户每贷款1000元可以增收400元至600元。
10.小额、微型保险及金融产品成为产业扶贫开发的新探索
在小额信贷在扶贫领域快速发挥作用的基础上,新的微型保险及其他金融产品也渐渐在我国开始了新的探索。小额保险主要是面向农村中低收入人群、收取小额保费的一种简易保险,旨在帮助农村中低收入人群规避某些风险,是一种风险管理工具。小额保险分为小额财产保险和小额人身保险两种,具有多险种、低价格、面向低收入群体等特点。根据保监会下发的《关于印发〈农村小额人身保险试点方案〉的通知》,小额人身保险是一类面向低收入人群提供的人身保险产品的总称,具有保费低廉、保障适度、保单通俗、核保理赔简单等特点,是小额金融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种有效的金融扶贫手段。
而运营小额信贷的金融机构则称为微型金融机构,它是提供小额信贷、小额保险等微型金融服务的机构,既包括专门提供微型金融服务的非正规金融机构和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如小额贷款公司、扶贫社、村镇银行等,也包括涉足微型金融业务的正规金融机构,如涉足小额信贷业务的农村金融合作机构(农村信用社、农村合作银行、农村商业银行)以及邮政储蓄银行、提供小额保险服务的保险公司等。
微型保险、小额信贷再加上微型金融机构就构成了微型金融,这三位一体的金融体系是世界上部分国家尝试的金融扶贫支撑体系,也是近几年在我国扶贫开发领域开始探索的新举措。一般来说,微型金融是在传统正规金融体系之外发展起来,以低收入群体为目标客户,向贫穷人群提供贷款、储蓄、保险、转账服务等金融产品的金融业务,其中最主要的是小额信贷业务和小额保险业务。目前,世界上较为著名的微型金融有孟加拉乡村银行、印度的互助小组、玻利维亚阳光银行和印度尼西亚人民银行乡村信贷部。
我国也从2008年开始在扶贫领域探索试点小额保险业务。2008年6月,中国保监会制定印发了《农村小额人身保险试点方案》,首批选择山西、黑龙江、江西、河南、湖北、广西、四川、甘肃、青海九省(区)的县以下地区开展农村小额人身保险试点,首批试点公司为中国人寿、太平洋人寿、泰康人寿和新华人寿4家保险公司。根据印发《农村小额人身保险试点方案》的通知,小额保险保额被限定于1万到5万元之间,保险期间在1到5年,主要针对低收入农民最迫切的疾病、死亡和残疾等特定风险提供的保险服务。《试点方案》的出台和实施,标志着酝酿已久的农村小额人身保险试点工作正式启动,启动之后获得了快速发展。
从试点公司来看,首批四家进入农村小额保险领域的公司在去年都取得了较大的发展,保费收入以及保单件数快速增长,保险产品种类也不断丰富。2008年9月,保监会批准中国人寿开展农村小额人身保险业务,原则上同意中国人寿开展小额寿险、小额意外伤害险、团体意外伤害险、小额贷款借款人定期寿险以及小额贷款借款人意外伤害保险共9类产品。2008年8月12日,中国人寿发布了“中国小额保险第一款”系列产品,包括寿险、意外伤害险、交通意外伤害等四款个人险、三款团体险和两款小额贷款借款人保险产品。截至2008年12月底,短短4个多月的时间,就有238万农民购买了小额保险系列产品,保单件数超过125万件。2008年,中国人寿实现保费收入2955.9亿元,同比增长50%,农村业务保费占了公司总保费的一半。首批试点的四家保险公司共承保农民239万人,保单126万件,保费收入共4212万元,为农民提供了近280亿元的风险保障。
综上所述,扶贫产业化与新型扶贫产业已经成为我国当前扶贫工作的主要措施,通过产业扶贫与整村推进相结合,不但可以很好地开展大规模扶贫工作,变过去“一年解决温饱、两年返贫、三年又成老样子”为现在的整村可持续脱贫,而且可以最大程度地整合乡村资源及产业资源,促进产业化扶贫的进一步发展。特别是各地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探索和尝试了许多有益举措,推进并实施了一些产业扶贫的新措施、新办法,有效地推动了我国扶贫的产业化和新型扶贫产业发展。因此,整村推进和产业化扶贫是相辅相成的。一方面,整村推进为产业化扶贫提供了实施空间,包括土地资源、劳动力资源和原料资源等,便于在一定区域上开展大规模产业化建设和发展。另一方面,产业化扶贫又为整村推进提供了着力点和后续保障,确保通过发展优势产业、营造完整的产业链项目,增强贫困户的内生脱贫动力,有效地杜绝返贫现象。
但同时,我们也应当清醒地看到,扶贫产业化并非全都是优点,也必然存在许多不足之处和弊端,如扶贫产业趋同的风险,扶贫产业发展长期性与地方官员追求政绩的短期性之间的矛盾,大规模发展扶贫产业与生态地区自然环境保护之间的不协调以及资金支撑的可持续性问题等,都是在下一阶段产业扶贫过程中应当注意的问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