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是仅次于上海的全国第二大制造业基地,高度发达的制造业和数以万计的规模化企业推动了苏州科技服务业的发展,形成了研发设计、创新创业、科技金融、成果转移转化、科技咨询五大现代高技术服务领域。苏州工业园位于苏州市区东部,占地面积278平方千米,是中新两国政府合作项目。到2005年,苏州工业园区已成为国家级开发区的成功典范,是中国发展速度最快、最具国际竞争力的开发区之一。由于科技服务到位,推动了高新技术产业在此集聚,到2005年,苏州工业区的高科技企业数占到90%,促进农田变成了“硅田”。
从1994年到2000年,苏州工业园的科技服务体系得到进一步完善。针对高科技生产的需求,在地方政府的积极推动下,苏州工业园推出投产服务“一站式”、用工服务“订单制”等制度平台,促使园内产业综合体形成,科技服务业能够全面服务高技术企业。2001年,苏州工业园产业综合体在地方政府主导下,开始向高科技学习型网络转型,推出高科技研发和中试的“孵化制”、高科技公司建立的创投制等。图16-7为苏州工业园科技服务体系变化图。
图16-7 苏州工业园科技服务体系变化
目前,苏州工业园区基本形成了“以政府为引导、企业为主体、社会广泛参与”的多元化科技型中小企业服务支撑体系,这也是苏州工业园区开展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的扎实基础。根据《苏州工业园区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三五”(2016—2020)规划纲要》,到2020年,苏州工业园将实现研发机构总数达到500家,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50%左右、新兴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总产值比重60%、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总产值比重70%等目标。
二、苏州工业园科技服务创新模式
近年来,苏州工业园区不断集聚优势资源提升整个园区的科技服务水平,主要形成了六大服务特色。
(一)科技创新服务
苏州工业园区科技投入力度、科技招商力度、人才集聚程度国内领先。2006年,苏州工业园区在全国首创科技招商中心,坚持招项目、招资本、招人才、招技术、招服务、招品牌有机结合。2007—2010年,苏州工业园区累计引进科技项目2 044个,其中新兴产业领域项目1 523个,主要分布在软件、生物医药、集成电路、新材料、动漫游戏等产业。2016年,园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 150亿元,同比增长7.2%;公共财政预算收入288.1亿元,增长12%,税收占比达93.1%;进出口总额4 903亿元,实际利用外资10.5亿美元。2017年3月,苏州工业园区发布了《苏州工业园区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17—2020)》,加快发展以大数据和云计算为支撑的人工智能相关产业,推进人工智能在智能制造、软硬件终端和服务业等领域的应用。
(二)科技金融服务
苏州工业园区先后出台了创业投资、统贷平台、贷款贴息、鼓励上市等科技金融政策,设立了3 000万元的风险补偿资金池,主要用于科技之星、科贷通、助科赢等创新金融产品的风险补偿,引导更多金融资本服务园区科技创新。苏州工业园区集聚股权投资机构近250家,资金规模达430亿元,全国首家“千人计划”创投中心挂牌运营;与江苏省联合设立首期1.2亿元纳米技术产业创投引导基金,国创母基金首期150亿元顺利运作,引进3家科技支行、5家小贷公司。苏州工业园区先后推出苏州市首单科技型中小企业集合信托、集合式贷款、知识产权质押贷款、贷款保证保险、投贷通、政府补贴预拨款等10多项金融创新产品,2011年为科技型中小企业解决融资需求超过12亿元。(www.xing528.com)
(三)产业支撑服务
苏州工业园区集聚了以中科院苏州纳米所为龙头,包括中国科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苏州大学等高校在内的近20家纳米技术相关研究所和实验室以及创新研发机构;规划了创新研发、技术支撑、工程化、产业服务等四大类24个中心(实验室、平台),成为国内功能最完善、产业领域与环节全覆盖的纳米产业平台网络。
(四)科技孵化服务
苏州工业园区共有省级以上科技企业孵化器11家,累计建成面积230万平方米,在孵企业940家,毕业企业144家,从业人员达31 416人;建成9所大学科技园,累计建筑面积27.9万平方米,在孵企业195家;累计建成各类科技载体超过360万平方米,中科院苏州纳米所二期、苏州纳米城、苏州纳米技术国家大学科技园等重点工程陆续开工,初步形成了以生物纳米园、苏州纳米技术国家大学科技园为主要载体的生物纳米产业集群,以国际科技园、创意产业园为主要载体的融合通信、软件及创意产业集群,以中新生态科技城为主要载体的生态环保产业集群。
(五)科技咨询服务
苏州工业园区成立了整合政府政策服务、科技中介服务等各类服务资源,为科技中小企业提供一站式服务的中小企业服务中心,先后组建了中小企业服务联盟、产学研服务联盟、技术创新服务联盟等机构,重点打造融资服务、领军服务、产学研、人才培训、政策服务、项目管理、热线咨询、中介服务、综合信息、沙龙活动等十大服务平台。园区累计集聚各类科技中介服务机构400余家,初步形成了投融资、法律、财税、知识产权、情报信息、人力资源、资质认证、管理咨询等较为完整的科技咨询服务体系。
(六)国际技术转移
苏州工业园区引进欧洲、北美、拉美等地区的企业设立分公司,具有外资经济成分的企业占园区企业总数的28%,为园区提升与国际知名企业合作层次、获取知识溢出、在国际视野上整合创新资源打下了坚实基础。苏州工业园区先后与美国、新加坡、芬兰等国建立了冷泉港亚洲分会、新加坡国立大学苏州研究院等10余个国际合作交流平台,增强了区域科技创新的国际竞争力;积极举办、承办高层次的国际学术、科技、产业大会以及项目交流对接会,不断催生科技服务业的新业态,打响了苏州电子信息博览会、中国国际纳米技术产业发展论坛、名校论坛等论坛、会议品牌;积极探索中外合作的中以智库等技术成果跨国转移、转化新模式。
(资料来源:苏州工业园区管委会http://news.sipac.gov.cn/sipnews/yqzt2018/201807ggkf/.)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