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完善物流相关政策法规体系
物流立法工作需要进一步加强,尽快弥补物流法律存在的不足,通过立法规范物流企业的准入、退出制度,用法律来引导物流企业的发展,鼓励物流企业进入不同的服务领域,为物流产业发展创造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此外,国务院、各级地方政府应从产业发展的角度制定必要的导向性物流政策,出台相应的鼓励物流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可以制定类似于五年规划之类的物流业发展规划,明确物流业的近期目标和长期目标,近期目标要尽量详尽而具体地制定出对策措施,长期目标要具有引导性、前瞻性,循序渐进地发展物流业。
(二)加强对公共物流基础设施的支持
我国物流系统中的各种设施建设仍在发展完善中。编制科学合理的规划,对于引导现代物流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规划中既要体现“物流管理”这一核心,同时也要突出物流系统的观念,应吸收先进国家的经验,强调物流的系统性。如根据城市总体规划,为确保城市交通畅通与城市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应对物流活动进行适当集聚,发展物流园区或基地等物流服务聚集地,处理好城区集配送据点的规划布局,同时必须考虑物流业发展的需要,完善综合交通运输网络规划。对于公益属性较强的内河水运通道、港口集疏运系统、综合性货运枢纽等基础设施要优先安排实施计划和资金预算。
(三)加快推动物流园区发展
物流园区按照专业化、规模化的原则组织物流活动,将众多物流企业集中在一起,共享相关基础配套服务设施,有利于发挥整体优势。我国的物流设施普遍由物流或生产、销售企业分头建设,专业化、规模化、社会化的物流园区较少,且物流设施规模小,能力不足,存在土地和运输资源不能集约利用的现象。应该重视物流园区的发展,充分发挥园区在节约土地、提高交通基础设施利用效率等方面的作用,合理规划、理性发展,在重要物流节点城市、制造业基地及综合交通枢纽,要充分利用已有设施,建设一批布局集中、用地节约、产业集聚、功能集成、经营集约的物流园区,吸引分散的物流企业进驻,发挥产业集聚的规模效益。
(四)促进多式联运发展
将铁路、公路、航空、水运等多种运输方式和运输节点连接成网络格局,能够极大地提高运输效率,降低物流成本。我国不同运输方式之间由于行业管理体制等原因,各自为政、重复建设现象比较普遍,交通基础设施和运输资源浪费严重。因此,需要在建立高效物流管理体制和机制的基础上,加快现有港口、铁路和公路、机场等交通运输设施间联运设施的统筹规划和建设,选择重点地区与综合交通枢纽,加快发展集装箱多式联运中转设施和连接两种运输方式以上的转运设施,解决货运过程中的多次搬运、拆装等问题,实现多种运输方式的无缝衔接,提高物流效率,达到货物安全快速输送和降低物流成本的目的。(www.xing528.com)
(五)推进物流信息化
信息化是现代物流发展的重要依托,是物流系统的灵魂,更是未来发展的趋势。目前,我国物流业缺乏统一的信息基础标准,不同信息系统的接口成为制约信息化发展的瓶颈;由于缺少实用可靠的成熟物流软件,使企业在建设物流信息系统时不敢投入,而自主开发又存在起点低、周期长的问题;公共物流信息平台的缺乏也使企业物流信息系统成为信息孤岛,中小企业的物流信息化举步维艰。因此,有必要以加快物流信息标准化建设为基础,以提高物流信息化应用水平为目标,整合利用信息资源,推进我国物流信息化建设,并进一步以物流信息化带动物流现代化发展。
(六)建立物流标准体系
物流标准的广泛应用是提高物流效率、增加服务可靠性、改善物流服务质量的重要手段。目前,我国的物流标准建设还有待进一步加强,物流标准规范体系尚未形成。需要加快对现有仓储、转运设施和运输工具的标准化改造,鼓励企业采用标准化的物流设施和设备。开展物流术语、计量与技术标准、数据传输标准、物流运作模式与管理标准的普及工作,积极推进托盘、集装箱、各种物流装卸设施、条形码等通用性较强的物流技术和装备的标准化进程,推动物流企业进行国际认证,并以企业物流标准化水平作为是否给予政策倾斜的重要条件,以提高物流标准化作业水平以及与国际接轨的能力。
(七)推动现代物流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应用
现代物流的发展,科技是支撑,应用是关键。要针对当前我国物流业发展中存在的物流作业机械化与自动化程度不高、运力与装卸设备落后、信息化建设进程缓慢等问题,进一步强调现代科学技术对物流业发展的引领和提升作用,加快科技创新与推广应用的步伐,并加快先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与应用,逐步提高科学技术对我国物流业发展的支撑作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