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典型制造强国发展特色
1.工业设计的持续发展能力和高端化发展能力强
以德、美、日为代表的制造强国将设计运用到企业中,不仅给企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还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审美和价值观念。
“德国制造”不仅是德国企业的共有品牌,而且也是德国经济的世界名片。从支柱产业的机械制造业和汽车业,到不起眼的文具产品,每一件产品都有设计的元素。如今,设计已成为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环节,涵盖了工业设计、建筑、艺术品市场等的创意设计产业成为德国的第三大产业。
与欧洲普遍盛行的功能主义理念不同的是,美国的工业设计更注重通过设计生产令人愉悦的产品以达到增加销量的目的。商业化、以市场为导向是其最显著的特征。美国设计的最大目标,就是立足于全球化视野最大化地追求设计驱动高端科技创新的商业价值。
“二战”后的日本工业设计产业让西方发达国家刮目相看,它以强劲的力量支撑着整个日本的工业企业敲开了世界市场的大门。20世纪50年代初期,“日本制造”一词代表着质次价廉,却通过工业设计扭转了这种形象。时至今日,日本设计仍被誉为“GoodDesign”(好设计)的代名词。
2.工业设计具有国家战略层面的推进模式与自由商业市场并行驱动。德、美、日都把发展设计产业当作提升经济实力的重要政策
德国议会设立了“德国文化调查委员会”,并实施了“文化创意产业倡议”。基于此背景,工业4.0应势而出,旨在支持工业领域新一代革命性技术研发与创新,是信息技术发展到深层次阶段的一种崭新的工业发展模式,核心在于不断增强企业、行业甚至国家的整体竞争力。西门子在2014德国汉诺威工业博览会上向世人展示了未来的汽车生产线,从数字化产品设计、虚拟规划、智能化生产和贯穿全生命周期的服务集成向观众描绘了工业4.0下的汽车制造工业,改变了传统制造业的节奏。
“美国设计”国家战略口号强调的民主、实用主义的技术创新为美国设计、文化、制造进入国际市场奠定了基础。1994年的“美国设计年”让其国人认识到了工业设计的重要性,这使得美国的国际贸易大展雄风。硅谷逐渐成为美国工业设计中心,先进的技术和多元化的文化精神吸引了大批设计机构的成立,欧洲和亚洲的设计企业及部门也纷纷在硅谷设立办公机构,使得硅谷成为全球最具影响力的工业设计聚集地。[10]
工业设计是日本制造业发展的先导行业,日本政府或有关部门为推进工业设计,制定和实施有关政策、法规,从中央到地方建立了一系列工业设计及设计教育事业发展的机构、工业设计中心等;同时日本工业设计所开展的振兴工业设计活动,通过媒介对设计广泛宣传普及,举办国内外工业设计的展示活动;奖励优秀的工业设计家以及对工业设计事业发展有贡献的人员,最大化地发挥了集体和个人的能动创造性。
3.工业设计企业及机构拥有良好的发展效益,占据价值链高端环节
提到德国的设计公司,就不得不说作为德国设计典范的博朗以及在国际设计界最负盛名的欧洲设计公司青蛙设计。博朗的产品关注制造技术和实用性,摒弃了商业运作和淘汰原则,在实用性设计手法的基础上强调的是历久弥新的形式,使产品形成了独特的审美效果。青蛙公司的设计既保持了德国式的严谨简练,又带有后现代主义的绮丽怪诞甚至嘻哈的特色,在设计界独树一帜。青蛙设计公司与博朗的设计一样,成了德国工业设计的杰出代表。
美国IDEO的设计和创新有其坚实的基础,采用综合方法实现、评估和精炼设计开发,同时考虑用户需求、技术可行性以及成果的市场生存能力,最终为用户提供完美的体验。美国苹果公司的iMac、iPhone、iPod、iPad(图11-3)与苹果产品系统今天获得的成就与工业设计密不可分。对于苹果公司来说,以服务为导向的公司将与消费者建立并维护密切关系放在首位,提供更多“非物质化”商品以赢得消费者。例如,苹果的iTunes音乐商店就是一个最佳的实例。这一服务占据整个音乐下载市场75%的份额,其音乐销量高于美国其他任何一家公司,而且它提供的服务也不止音乐这一个方面。[11]
图11-3 苹果公司的产品iMac、iphone、ipod、ipad[12]
日本工业设计发展可通过工业设计师人数的变化来说明。从图11-4、图11-5、图11-6可以看出,工业设计师人数的增长和经济的发展呈正相关,工业设计的进展较经济阶段性调整时间稍早(这里以标志性的年度为分界),这体现出设计能较早地感应出人们生活变化的特性,这种变化发展到一定时候,宏观层面才会显示出来。图11-6中的曲线显示,设计师人数的增长也伴随着日本经济的增长,从1970年到1990年来看,这一时间段是工业设计发展最快的时期,也是日本企业利润增长最快的时期,而同样,这一时期的日本经济也是发展最快的。
图11-5 日本工业设计师人数[14]
图11-6 日本设计师人数与经济增长曲线对照[15]
索尼公司是战后日本经济高速增长和走向国际化的象征。索尼非常注重技术创新,其成长与技术创新有着密切的关系。例如,索尼的第一项产品创新是实现磁带录音机国产化的目标。索尼不断地研发新产品、新技术,反映了索尼的技术至上主义和功能创新能力。索尼的产品不但使消费者满意,更给了消费者惊喜,启发了无数设计师和企业决策者,使他们重新审视自己的产品和设计。图11-7为索尼公司的部分产品。
图11-7 索尼公司部分产品[16](www.xing528.com)
(二)典型制造大国发展特色
1.工业设计产业范围较大并具有长期发展潜力
20世纪30年代经济大萧条发生后,英国积极进行产业转型,大力发展包括创意产业在内的生产服务业。英国作为制造大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设计业出口国,设计业也是英国文化创意产业中规模最大的产业,包括美术设计、平面设计、时尚设计、手工艺术设计、多媒体—网络—数字媒体设计、电视图文设计、制造业设计等。英国是全球最早提出创意产业概念的国家,目前该产业年产值接近六亿英镑,平均增长速度是其整体经济增长速度的两倍,现已作为振兴其经济的聚焦点。
韩国的工业设计最早从1950年开始,经历了20世纪60年代的设计出口期、70年代的设计发展期,在90年代末进入设计的鼎盛时期。韩国已从一个典型的廉价产品制造商,转变为一个高级产品创造者。
2.工业设计在国家战略层面的推进模式与市场并行驱动
英国劳工部出台了很多政策推动设计产业的发展。比如,通过委托相关机构发布专门研究创意与商业融合的广告以帮助商业界意识到设计对于商业创新的促进作用;与英国创意与文化技能组织合作建立英国的设计技术与能力标准;与英国贸易和投资组织共同制定工作计划,将英国设计咨询服务输出到中国和印度等新兴市场等。同时,英国政府扶持型的发展促进了英国设计教育体系的完善。在全球制造业发展的新浪潮中,底蕴深厚的法国也走出了自己的道路,一方面,顶层设计“两步走”,逐步明确了在“新工业法国”计划蓝图下,以打造“未来工业”为核心的国家战略;另一方面,以税收杠杆为抓手,通过“竞争力与就业税抵免”的新政实现了“控成本”的目标。韩国制定了长期规划及相应的短期计划来明确发展目标,从而更加有效地配置社会资源,实现工业设计产业又快又好地发展;同时工业设计规划的制定可以发挥信号作用,使得社会各界认识到发展工业设计是政府所鼓励和倡导的,引导社会资源配置。韩国政府为促进工业设计产业发展实施了许多支持政策,如根据企业的市场需求为企业定向培养设计人才等[17],并依赖政策性金融的作用,通过行政力量配置金融资源,支持产业发展。
3.工业设计企业及机构注重经济转型和市场细分
2009年4月,英国发布了“打造英国的未来——新产业、新就业”战略,确定了英国未来发展的方向是依托科技与创新,发展高技术与低碳产业,带动就业,实现经济结构转型,加快经济复苏。据英国国家统计局披露的数据显示,2015年英国从事创意产业总计190万人,比2014年增加了32%。[18]以剑桥区产业集群为例(表11-2),可以一窥英国创意产业发展现状。英国设计咨询服务行业在世界工业设计界异常活跃,每年创造近210亿英镑的产值,是欧洲工业设计的中心之一。
表11-2 剑桥区域主要产业及企业分部状况[19]
法国也有一些著名的独立设计事务所,比如位于巴黎的创造计划设计事务所,这个设计事务所主要为波舍尔公司设计各种水龙头;另外一个公司是MBD设计事务所,这家公司的设计风格比较法国化,讲究豪华的设计特点,主要为法国厨房用品企业罗尼克公司设计。
从韩国大型财团三星、现代已经实现全球化战略开始,韩国正式步入工业设计大国的行列。韩国企业不仅在本国注重“设计经营”的理念,也将“设计经营”理念作为其在世界推广发展的主要方式。以LG公司为例,在进入中国市场时采取了差异领先的战略,这种差异化的策略是对以前以成本为中心的战略的转移,这是本土化的需要。这种战略在当时的确起到了明显的效果,迅速占领了中国部分家电市场。
(三)典型制造新国发展特色
以印、巴、墨为代表的制造新国,或凭借廉价生产要素,或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所获得的竞争力优势,成为制造业的后起之秀。
1.工业设计尚处于产业价值链的低附加值部分,发展空间大
印度一直位居全球劳动力成本最低国家前列,充足的劳动人口数量为印度制造业提供了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也为印度制造业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印度在1947年由英属殖民地取得政治独立以后,开始实施一系列规划来实现经济上的独立,许多新的核心工业由公共部门在发达国家的帮助下建成。但直到20世纪60年代中期,印度工业还没有把设计产业或者产品设计作为一个独立的成熟的领域来看待,因此工业设计仍有很大发展空间。
巴西素来具有良好的商业与法律基础,其形成可以追溯到19世纪初,那时巴西就已成为世界第4个颁布专利法的国家。但由于缺乏自主发展的动力和工业设计被政府所强化等因素,在无法得到新兴跨国公司支持的情况下,巴西现代艺术学院(巴西第一所开设工业设计、宣传、市场销售和时尚课程的学校)甚至在一段时间关闭了工业设计课程,因为它们只是在巴西复制他国使用的产品而已。
2.劳动力成本优势突出,力求通过工业设计发掘相关行业新优势
工业设计中心(IDC)在位于孟买的印度技术学院建立,这是对工业设计教育进行的新尝试,它建立的目的是在工业设计和产品设计领域内对建筑和工程专业的毕业生进行研究生水平的培训。这次尝试取得了很大的成功。自20世纪70年代早期开始,工业设计的情形已开始发生巨大改变。采用西方的增长模型,印度主要在建立研究实验室、培训机构等方面进行了大力投资,以提高本国的科学技术和设计水平,力求通过工业设计实现经济结构的转型。
巴西具有天然的牧场、橡胶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完整的工业产业基础,同时巴西劳动力成本相对于发达国家和一些新兴发展中国家与地区而言有一定的竞争优势,然而巴西的产业化却没有跟上欧洲的脚步。巴西工业设计发展以航空工业为鲜明代表,在竞争激烈的国际航空市场上崭露头角。20世纪30年代,巴西迎来工业化浪潮,巴西政府强调发展包括钢铁、煤炭和石油在内的民族工业,巴西国家钢铁、淡水河谷等一大批重工业国有企业相继建立,为巴西组建飞机制造工厂打下了重要的基础,巴西航空工业也在这一时期迅速发展。20世纪90年代之后,巴西政府随着全球经济环境和航空产业的发展变化而做出了调整,在经营战略上做出了从工程技术导向到消费者体验导向的革命性转变,注重工业设计提升服务体验的产品研发思路,实现了航空业的巴西奇迹,并力图将其经验向更多的产业推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