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平台及其特点
1.平台
平台泛指基于共性需求进行展示、交流和交易的空间、场所和舞台。
2.平台的特点
一是工具化,即平台形成过程中是被人为设计、规范和操作的市场化工具客体而存在的;二是具体化,平台是市场设计者对理想市场规则在现实世界中的实体映射形态;三是自组织化,平台一旦形成,就具有自觉与自主发展的自组织特性。[1]
(二)生产服务平台及特点
1.生产服务平台
生产服务平台是指基于对生产服务共性需求而进行展示、交流和交易的空间、场所和舞台。
2.生产服务平台特点
(1)边界开放性。指在既定的平台规则下,平台用户可以自由选择进出平台。一般情况下,平台通过平台用户角色权限开放、服务体系开放、技术接口开放和平台源代码开放等四种方式开放给平台用户,使他们能接入平台,在平台上提供产品和服务或获取所需产品或服务。例如,最初定位于自营网上零售的京东商城,从2012年开始开放服务体系,为平台商家、服务商和目标客户等提供诸如物流配送服务、供应链服务、大数据服务、创业孵化等服务。
(2)资源整合性。平台把众多、分散、组织化程度低的资源,诸如信息、资金、产品和服务供应者和需求者的服务和产品等进行识别、选择、梳理、配置,使其具有较强条理性、系统性和价值性。平台通过组织机制,把产品和服务的供给者和需求者分别整合到平台两边,成为交互主体;通过汇聚供求信息,降低信息不对称,高效匹配供求;通过调节和平衡供给和需求能力,推动产品和服务生产与需求的联动,从而实现供需的有效衔接。
(3)管理控制性。平台企业依托其掌握大量资源的绝对优势获得强大的话语权,从而制定具有直接强制性的平台规则,要求平台用户包括消费者必须服从。例如,天猫商城规定所有入驻平台的商家根据销售的商品品类缴纳10万50万不等的保证金、1万50万不等的软件使用年费、每笔交易0.5%5%不等的软件使用费费率[2];当平台成为垄断型或寡头型的市场结构时,平台的控制力就更强,平台各方单个微小能力是难以抵制或反抗的[3]。(www.xing528.com)
(4)多方互动性。传统产业链上的信息和产品传递是从上游逐步向下游推导。而平台模式使平台用户平等参与互动,产生各种关联。用户通过平台这个桥梁对各自的需求进行信息交流、交易、支付、产品和服务交付、评价等互动,以满足各自需求。
(5)网络外部性。Rohlfs(1974)和Michael Katz,Carl Shapiro(1985)认为,网络外部性是指某产品的使用人数增加时,使用者从该产品的使用中获得的效用越多,则称这种产品具有网络外部性。这里的效用可以指平台用户支付的费用更低、便利性增加、产品的使用价值增加、产品的质量更好、用户满意度更高等。这种用户行为之间的相互影响一般称为正的网络外部性。例如,使用支付宝的消费者越多,则会吸引更多的商家使用支付宝,它既使消费者和商家之间的结算更加快捷便利,又增加了支付宝的使用价值。此外,还存在负的网络外部性。例如,当新闻网站推送的广告不断增加时,浏览网站的人就会产生厌烦情绪而通过各种方式避免看到广告或干脆放弃该网站。
(二)生产服务平台与生产服务区的区别与联系
1.从形式上看
生产服务平台既可以是现实的交易服务空间或场所(如物流园区、批发市场等),也可以是虚拟的(如物流云平台、B2B电商平台等),或者是两者的结合(即O2O),其中虚拟服务平台的服务活动不受地理空间的限制。生产服务区是将生产性服务企业集中在特定地域范围,形成具有特定产业定位的功能性区域,其服务活动受到地理空间的限制。
2.从功能和作用上看
生产服务平台强调为经济组织间达成产品或服务交换而提供的中介服务功能,通过汇聚和整合资源、调节和平衡供给而发挥资源配置的作用。生产服务区强调的是提供生产服务功能的区域和载体,可促进生产服务业集聚发展,助推制造业转型升级,推动区域产业结构调整。
3.从基本特征上看
生产服务平台具有边界开放性、资源整合性、权力集中性、多方互动性、网络外部性等基本特征。生产服务区具有市场驱动、政府助推、政策叠加、资源共享、空间集聚、根植性突出等基本特征。
4.从形成机理上看
生产服务平台的形成与生产服务业的专业分工深化、市场化密切相关,是生产服务需求者要求提高生产效率和交易效率、节约社会成本、形成规模经济、提高竞争力等目标因素引致的结果。生产服务区一般通过市场自发形成、政府推动建设、政府和市场共同推动三种方式形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