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生产服务业发展的区域错位与特色优势

生产服务业发展的区域错位与特色优势

时间:2023-05-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对此,生产服务业区域协调发展应坚持错位发展,避免同构的发展思路,根据区域内各城市有利的自然禀赋或后天的有利条件进行服务业产业分工,进行核心城市和二级城市的错位发展。对此,生产服务业区域协调发展应坚持突出特色,打造优势生产服务业的发展思路。

生产服务业发展的区域错位与特色优势

生产服务业区域协调发展的基础是建立在发挥各自比较优势和产业分工基础上的互补与合作。有利的自然禀赋或后天形成的有利条件可以使某些区域生产某种服务产品的成本低于其他区域,从而在该产品的生产和交换上处于有利地位。各区域按照自身的有利条件进行生产服务业的协调发展,发挥各区域的资源优势,发展优势产业,避免生产服务业的重复建设,将会使各区域的资源、劳动和资本得到最有效的利用,提高区域生产率,增进区域利益。

(一)区域生产服务业分工合作演化规律

区域生产服务业分工合作演化的规律性体现在演化的层次性、阶段性及制约性[19]

1.演化的层次性

区域生产服务业分工合作演化,最初由企业间的分工合作展开,进而发展到城市、城市群,再到区域尺度的产业分工合作。由最初的单一节点,发展为点—点、点—线、线—线、线—面、面—带等多种空间格局的网络格局,并在区域内形成由区域生产服务业分工合作而联结成网的城市网络、企业网络等。运输成本的下降是提高区域生产服务业分工合作演化进程的途径之一,在诸多联系通道的纽带桥梁作用下,区域生产服务业分工合作演化大致可分为宏观(区域)、中观(城市)、微观(企业)三个层次。

2.演化的阶段性

区域生产服务业分工合作演化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随着生产服务业发展的各个阶段而递阶式发展的。以珠三角经济区为例,单就泛珠三角经济区这一宏观区域而言,大区域层面的生产服务业分工合作尚未深入展开,仍以各城市群内部的生产服务业分工合作为主,各城市群中,珠三角城市群的生产服务业分工合作成效最为显著;区域生产服务业分工合作的各主体中,企业间的产业分工合作便于展开,其次为城市,再到城市群,最后为经济区,因此泛珠三角经济带生产服务业分工合作遵循的是由“企业—城市—城市群—经济区”逐层推进的区域生产服务业分工合作空间演化格局。

3.演化的制约性

区域生产服务业分工合作演化并非一成不变,同分工理论的发展一样,在不同阶段会受到不同制约因子的影响。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初期,生产服务业分工初步形成,基本处在产业间分工状态时,区域生产服务业分工合作演化主要受自然禀赋要素(原材料、能源矿产等)的影响,自然资源等先天因素是区域生产服务业分工合作发展的主要制约因子;随着产业结构的进一步高级化、社会经济的发展,人力资本、技术等后天因素成为区域生产服务业分工合作演化的重要制约因子。进入21世纪以来,区域生产服务业分工合作演化的制约因子变得尤为复杂多样,信息技术企业战略、创新、制度、文化等对区域生产服务业分工合作演化的制约性皆不容小觑。

(二)生产服务业区域协调发展思路

1.错位发展,避免同构(www.xing528.com)

生产服务业区域协调发展过程中,面临的突出问题表现在缺乏统筹,区域内各成各自生产服务体系,造成区内经济结构高度同质化和资源内耗;产业分工定位不明,促成区内生产服务业重复建设,服务机构重叠,浪费资源,降低区域整体竞争力。对此,生产服务业区域协调发展应坚持错位发展,避免同构的发展思路,根据区域内各城市有利的自然禀赋或后天的有利条件进行服务业产业分工,进行核心城市和二级城市的错位发展。

从服务业区位功能上[20]长三角大都市圈城市可以划分三个等级体系,上海作为核心城市,南京、苏州、杭州宁波等作为二级城市,其他城市作为三级城市;从资源整合优势看,圈内现代服务业的竞争合作发展以上海为核心,在上海优先驱动模式下,二级城市与之错位发展,形成水平分工的竞争和合作相结合的服务行业寡头主导的区域市场结构。

在研究京津冀生产服务业区域中,北京应围绕首都和世界级现代化服务型城市的目标,立足高端、高效、高辐射的产业发展方向,把发展现代服务业作为核心,大力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金融软件和信息服务业、产品研发和中介咨询等产业,增强其服务功能和辐射力。天津应围绕北方经济中心、国际航运物流中心、高端制造和研发转化基地的功能定位,重点发展与高端制造业相互促进的服务业,建设海陆空立体物流网络,加快发展物流业,壮大完善现代金融服务业。河北应充分发挥资源丰富、要素成本低和产业基础好的优势,利用京津的智力、技术优势,通过生产服务化对钢铁、建材化工等传统优势产业进行改造升级;积极发展具有潜力和基础好的交通运输、仓储物流、批发零售等服务业务,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修正后的偏离—份额空间结构模型(表3-11)[21],以长三角十六个城市现代服务业为对象进行实证研究,分析了各城市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金融业房地产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文化、体育娱乐业等七类现代服务行业的竞争优劣势、空间结构状况和资源配置状况,在此基础上从区域协调发展的角度提出了各城市现代服务业主导产业的空间布局方案。其研究结果是,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应主要布局在沿长江产业带;房地产业应要布局在上海的近邻城市以承接产业转移和人员外溢;金融业则应以上海为中心,以长三角中部城市为据点,形成发散性的布局模式。

表3-11 修正后的偏离—份额空间结构模型的五分量计算方法及含义

续表3-11

2.突出特色,打造优势生产服务业

按照价值链理论,现代生产过程分工细化,价值链条上下环节既要分工又要合作,每个地区至少拥有价值链上某环节的优势。生产服务业区域协调发展,可以保留和控制具有优势的环节,分散处于劣势的环节,通过分工合作释放优势,这样区内各地区就可以突出特色,打造各自优势生产服务业,实现利益最大化,提升区域整体竞争力。对此,生产服务业区域协调发展应坚持突出特色,打造优势生产服务业的发展思路。一般先分析区域内各地区具体生产服务业的竞争优劣势,再结合生产服务业的空间结构情况,提出该区域生产服务业主导产业的布局模式。

港深两地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合作的必要性是城市特点、长期利益等因素决定的,深港合作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具有很明显的合作利益,不仅可以做到优势相彰,也可以弥补两地的相对劣势(表3-12)[22]。深港生产性服务业合作发展具体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金融创新合作策略。在深港金融服务链的进一步链接中,其方向应是各具特色,优势互补,合作重点放在两地金融组织的合作与发展、两地金融市场的衔接和开发、两地金融运行机制的衔接、两地金融监管的合作和协调。港深两地通过互补式合作,可以提高深圳资金融通效率,扩大香港的资金投放市场。二是现代物流业的合作策略。深圳物流业的发展可以直接为香港提供延伸和补充。港深两地的物流业合作可以考虑加强两地物流信息链连接。港深两地的物流业合作还可以考虑加强层次互补,弱化相同档次竞争。两地港口虽然紧相毗邻,但两地能够提供的服务是有差别的,香港提供专业化的服务层次,深圳具有地面空间大和综合成本低的优势,提供低增值的业务,做香港的中介。三是会展、商务旅游等商务服务业合作。港深两地在会展、商务旅游、总部经济等商务服务业方面合作是大有可为的。深圳对内地的引力大一些,而香港则对海外有更大的吸引力。两地仍以差异互补方式合作,需要深圳为跳板到香港进行商务活动的,深圳可以积极推介和鼓励,尽可能地提供各种便利;反之,需要利用香港做跳板进入内地的,香港可以发挥其信息优势、合作伙伴关系网络优势进行引介。

表3-12 港深两地优势互补“钻石模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