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 标】冯地坑乡新城滩村
图4-13 2017年8月9日,冯地坑乡与长庆第五采油厂签订脱贫户劳动用工合同书。
“上了羊圈山,冷水拌炒面。若要犟个嘴,宁给你炒面[2]不给你水。”在地处白于山区腹地的定边县冯地坑乡新城滩村,世世代代都流传着这样一段俗语。其“要义”不外乎两点——贫穷,缺水。
贺宏权,在新城滩村当了7年的村支书,他从一个村里最操心的人变成了村里的致富带头人,在脱贫攻坚的战场上,谋划着一个带领全村脱贫致富的大动作。
“省际”外交:山村引来黄河水
“孩子们放羊时,看到路边有个小水坑,趴下就喝里面的水。到学校上课前,都要排好队,老师用小碗盛上水,往每人脸上撒一点,就当是洗脸了。”这是村支书贺宏权经常向调研人倾诉的昔日缺水之苦。
当了解到与新城滩村一沟之隔的宁夏盐池县大水坑镇新桥村已经引来了黄河水后,贺宏权便产生了“跨省调水”的大胆想法。
“从盐池引水,这个工作可没你想的那么简单,毕竟是地跨陕、宁两个省区。”很多人劝他打消这个念头。但贺宏权却下定了决心。在他和驻村工作队的全力推动下,新城滩的饮水工程迅速完成了跨省沟通与对接。“经过定边、盐池两县的多次对接、协商,项目最终获得批复。与此同时,我们还为引水项目争取了98.2万元专项资金,迅速完成了管道铺设和引黄水入户工程,新城滩村也因此成了定边县白于山区第一个吃上黄河水的村子。”贺宏权说。(www.xing528.com)
图4-14 黄河之水天上来,新城滩整村使用上了干净、清洁、方便的自来水,冯地坑乡新城滩村村民李彦波难掩喜悦的心情。
“三产”联动:绘就致富新蓝图
精准扶贫工作全面开展以前,新城滩村坐拥耕地2.48万亩(人均超过19亩),却受困于产业结构单一,加之靠天吃饭、广种薄收的经营模式,建档立卡贫困户一度多达66户,贫困发生率接近23%。
为彻底扭转这一局面,理清村子发展思路,贺宏权先后聘请县规划局、农业局、科技局、扶贫办等单位的专家,研讨制定了切合村情的发展思路,确定了新城滩村“古道山堡”、药材产业、农垦旅游、田园经济等有地域特色的五年发展规划。2018年4月,新城滩村成功举办“影像扶贫当代优秀摄影家作品巡展”活动,三山堡也被授牌为中国文化旅游摄影协会采风基地。在贺宏权的带领下,村“两委”抓住有利时机,以项目建设为重点,积极引进联营项目为辅助的经济发展新思路,积极调整产业结构,使该村从传统的农业生产向二、三产业多层次发展,群众的生产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
在种植业方面,新城滩村通过与榆林市恒盛生态农业开发公司合作,以土地流转承包和土地入股两种形式,在全村推广黄芪种植3500亩。“其中流转承包的3000亩土地,农户每年每亩可实现收益50元;另外的500亩黄芪,由公司负责前期投入并享受51%的种植收益,入股农户和村集体则分别享受40%和9%的分红。村集体所得分红,将作为村集体发展资金,投入到全村未来的建设发展中去。”贺宏权说。
企地共建:提升脱贫实效
2007年石油开发以来,石油征地补偿款的快速发放和偷盗石油的大胆行为,滋生了村民不劳而获、游手好闲的惰性,致使大量剩余劳动力闲置,为社会治安带来诸多不稳定因素。面对这一特殊情况,乡党委、政府与长庆油田第五采油厂协调,由村党支部担保,组织村民向长庆石油提供配输车辆17辆,推荐井场工人36人,其它石油劳务5人,年人均收入可达3万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