号角吹,战鼓擂!
◎娄星区水洞底镇曾保芝以前住的房子在一个山坡下的水渠边,一到雨季,房顶就漏水,家具都是发霉的。如今,曾保芝住进了两层小新居,生活设施齐全,十分方便。左图为曾家老房子;右图为曾保芝的新居大门
决战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易地扶贫搬迁是最难啃的硬骨头。
为确保困难群众“搬得出”,娄底统筹推进,全面协调,严格执行政策标准,把准识别的“界线”,落实住房面积的“标线”,守住搬迁不举债的“底线”,落实资金管理的“红线”,紧扣“四个精准”有效推进。
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第一步,娄底严格执行“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的界定标准,严格遵循认定程序,按照“两个服气”(纳入者让其他人服气,清退者让当事人服气)标准,再次组织核实排查,做到了“应搬尽搬”“应退尽退”,进一步精准核实了搬迁对象。
依据中央、省有关政策,结合娄底实际情况,经过反复调研、科学论证,积极引导全市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选址做到“四近一建”,即近县城、近集镇、近行政村中心、近景区,建设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配套齐全的集中安置“新村”。娄底289个集中安置点中有26个近县城、105个近集镇、144个近行政村中心、14 个近景区,全市集中安置率近80%。精准选择水、电、路、网等公共基础设施相对齐全,就学、就医、就业等公共服务和发展条件配套较好的地域安置,不仅让搬迁群众满意,也为乡村振兴做了有益探索,取得了明显实效。
娄底结合当地特色,与景区、特色小镇相融合,住房建设按照“严守政策、经济实用、简洁大方、确保基本”的要求,统一设计,统一规划,科学布局,一点成一景,为全域旅游构筑了一道亮丽风景线。(www.xing528.com)
故土难离,千百年来沉淀在老百姓心里的情结难以释然。为了说服群众搬迁,全市上万名基层干部想方设法,解开群众的心结,用汗水缔造传奇。
2018年初,2017年的项目正在收尾阶段、2018年的项目已经启动实施,两期任务叠加,全市有192个安置点、14986套住房同时施工,为将易地扶贫搬迁工程建设成为质量样板工程、形象示范工程,让群众如期住上新房,全市上下不分昼夜、倒排工期。
打造放心工程,娄底严把工程质量关。各县(市、区)均成立了工程质量安全技术机构,从国土、规划、住建、审计等部门专门抽调专业技术人员,对各安置点的工程质量和安全进行驻点管理,全面保障了工程建设质量和施工现场安全。项目竣工后,每个安置点都成立了服务中心,对搬迁群众反映的质量问题第一时间通知施工单位整改,真正将易地扶贫搬迁工程建设成为质量样板工程、形象示范工程和群众满意的放心工程。
2018年,娄底联合成立5个督查组,深入有搬迁任务的乡镇,到点入户对全市易地扶贫搬迁“建”“搬”“拆”“扶”“纪”等5个方面进行全面督查; 2018年、2019年,连续两年全市开展易地扶贫搬迁“180天大会战”,细之又细,严之又严,要求各地对标对表,挂图作战,“到岗、到人、到栋、到时间节点”一线处理问题。
2020年,是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年初,新冠肺炎疫情袭来,战“疫”下,娄底易地扶贫搬迁“百日攻坚”行动风雨无阻,如期启动,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牵头,建立了工作“双周调度”会议制度,市、县、乡三级班子通过视频会议定期会商,通报问题、研究对策,解决了一系列重点难点问题,矢志高质量完成“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目标任务。
“拆旧复垦”是易地扶贫搬迁推进过程中,阻力最大、矛盾多且复杂的一项工作,一些地方的进展一直较为缓慢。为摸清情况、找准症结,牵头单位娄底市发改委带队选了一个具有代表性的乡镇,逐户开展调查研究。一周后,一套拆旧复垦与空心房整治和乡村振兴相结合的“娄底办法”应运而生,全市拆旧复垦率两个月的时间提高了近40%,19206户搬迁户都做到了应拆尽拆,无房户和需保留的连体房占比降到21%,积极稳妥按政策要求完成了拆旧复垦任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