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华侨投资振兴江浙农矿业

华侨投资振兴江浙农矿业

时间:2023-05-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江浙地区虽自明代开始逐渐成为中国经济中心,但抗战时期华侨在此地区的投资却较少涉及工商业,而是将投资视线放在农矿业方面。1920年,南洋回国侨商郭春秧、林荣正、张鸿海、邹辉清向浙江省实业厅厅长云韶建议,请政府特辟浙江三门湾地方为商埠,以便侨民回国经营,“所有建筑经费由侨民承担,政府派员监督,则殷实侨商乐归故国,而农工商矿诸实业皆可着手开办,次第振兴”。

华侨投资振兴江浙农矿业

江浙地区虽自明代开始逐渐成为中国经济中心,但抗战时期华侨在此地区的投资却较少涉及工商业,而是将投资视线放在农矿业方面。农业是抗战时期华侨在江浙地区经营的另一个重要领域。当然这里的农业是广义上的农业,包括垦殖、渔盐等相关行业,这其中首推华侨对于三门湾的开发。三门湾地处浙江省海宁县南门外,“交通便捷,且可容轮舶停留,藉以作货物轮转之处”[134],是一个天然的优良港口。华侨对于三门湾的开发并非始于抗战时期。早在1916年、1920年、1922年海外侨胞就曾三次与中央侨务委员会、浙江省政府商议决意联袂开辟三门湾,其中1920年、1922年的两次开发较为充分。1920年,南洋回国侨商郭春秧、林荣正、张鸿海、邹辉清向浙江省实业厅厅长云韶建议,请政府特辟浙江三门湾地方为商埠,以便侨民回国经营,“所有建筑经费由侨民承担,政府派员监督,则殷实侨商乐归故国,而农工商矿诸实业皆可着手开办,次第振兴”。[135]后经浙江省主席咨复,称“三门湾系属内地,若辟作自开商埠,则恐杂居制度,徒启外人争竞之端,且分侨商优胜之势;若只准侨商经营,专作侨民居留之地,则名义无所依据,难免流弊丛生”。因此,“拟请明令将三门湾先定为模范自治农垦区域,并一面由部咨请外交部电行各埠领事,将特辟该区试办实业,招徕侨团,切实优待之计划”。[136]“浙督卢永祥亦曾转呈大总统明令特许三门湾为模范自治农垦区域,作华侨经营实业之地。”[137]同年,于杭州、石浦两地成立三门湾模范自治农垦筹备处,由浙江省实业厅厅长云韶兼管,并于十月电召海外华侨代表来杭州会议商讨开发三门湾事宜。[138]十月,海外侨胞代表共计37人在杭州举行会议商讨办法,并实地赴三门湾进行考察,[139]由代表郭春秧拟定开发方针十九项,涉及诸多方面,俨然意将三门湾打造为一世外桃源之地。[140]之后,还曾出台有关浙江三门湾试办模范自治条件的草案,[141]但囿于种种原因,此次华侨投资计划流产。[142]

进入20世纪30年代,浙江省建设厅再次发起开发三门湾计划。有感于此,柴连复、周梅阁决议成立三门湾华侨建设委员会,并“自备川资,前往南洋群岛宣传,召集侨胞归国,共同合作,开辟三门湾”。[143]次年,柴连复偕同南洋侨胞领袖黄丕安,与暨南大学南洋文化部刘士木组织三门湾华侨建设委员会,并与实业家徐信孚、刘宝余、刘秉森等一行三十余人于9月25日至10月3日实地视察三门湾。同行者徐伯陶、王衷海分别在《东方评论》和《海事》(天津)发表有关此次考察活动的文章。考察结束后,于同年底在上海召开三门湾华侨建设委员会第一次会议,确立了基本组织章程。其后,由于华侨“进湾考察之后,一时殊感无从下手”,后经柴连复奔走联络,与以许廷佐为代表的沪商共同出资二十万成立三门湾兴业公司,合作开发三门湾。[144]至于此次开发三门湾的目的,徐信孚在接受《时事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拟将海外失业侨胞、国内被灾同胞,设法尽量移往湾内,从事垦辟,以救灾弭患,而充实湾中人力,以推进垦辟事业,同时亦可稍尽赈济灾民之心力”。除此之外,王阁臣、徐信孚等人还组织四十人合作社,“以十万元基金,一千亩地产,专种瓜菜,创办一种新村事业”,[145]“以期群策群力,众擎易举”。

1932年6月24—29日以三门湾华侨建设委员会为主体,美国工程师、浙江省政府及各界代表约三十人再次赴三门湾考察。[146]此次活动除记录三门湾气候、环境外,对三门湾目前的开发状况进行了详细考察,探得除许廷佐“集资在三门湾巡检司左近购地、筑码头、设堆栈、建旅馆、开商店”外,亦有“南洋侨胞亦已购定鰲山村南一带地方为建筑住屋及兴办工厂之用,故该处收用地价每亩已在百元以上,至盐场之地每亩三百元”。[147] 同年底,许廷佐因“个人所办商业数起,精力不能兼顾”,遂将承办开发三门湾的特权出让,以沪商为主体改组成立三门湾辟埠公司,华侨身影渐退。

1933年,浙江省民建两厅开始筹辟三门湾,并在《上海宁波日报》发表社评,提出“三门湾开发主权,仍纯属于国家经营计划之一部,而无关于个人企业者,此为扼要之实业政策”,否则“将使地方事业成为私产,国民经济限于无救,是实不堪其可虑者也”。[148]随后,形势急转直下,个人投资三门湾遭遇阻滞,但华侨投资仍然得到鼓励。同年,徐醒夫在《南洋情报》上发表《欢迎华侨开发三门湾》,并附《国民政府工商部中央建设委员会浙江省政府派员会勘三门湾港埠报告》《三门湾华侨建设委员会调查摘要》。次年,三门湾健坝区领户组织华侨三门湾视察团于4月1日赴三门湾考察,“研求开港与兴发该地市面各业状况”。[149](www.xing528.com)

至1935年,虽然仍有政界及媒体人士等仍在报刊上呼吁华侨投资开发三门湾,[150]但华侨投资开发三门湾的身形渐行渐远。[151]

华侨在华东地区的投资开矿主要集中在江苏、安徽、山东三省交界处。1930年侨务委员会电函各省征集华侨投资实业指南,随后江苏省复函称“查有省营萧县白土寨煤矿”可供华侨“筹款归国举办”。[152]此外,江苏南部的衡山铜矿、安徽北部的烈山煤矿、浙江奉化金矿开采也都曾有华侨涉足其中。[153]值得注意的是,华侨在江苏、安徽等地投资开采的矿产大多此前已经开发,但“因管理不善,以致营业减色,产量减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