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经济效益
1.效益计算期
计算期12 年,即2000—2011 年。以建设期内最后1 年(第5 年)的造林主伐(主伐年龄7 年)完毕为止。
2.产量测算
根据当地立地条件,造林树种的生物学特性和采取的速生丰产措施,按各造林模型木材产量表,在上述效益计算期内,累计可生产木材464.94 万m3,薪材33.60万t(各年度产量详见表2-12)。
表2-12 项目总产量估算表
注:片林、林带、农田林网和农林间作只计算一个经营周期。
3.产值测算
根据预测的各种产品产量,杨树造纸材按310 元/m3、薪材按50 元/t 的价格计算,计算期内基地总产值为145811.4 万元,其中,木材产值144131.4 万元,薪材产值1680.0 万元(各年度产值见表2-13)。
表2-13 销售收入表(单位:万元)
注:片林、林带、农田林网和农林间作只计算一个经营周期。
4.税费
农业特产税:按木材收入的8%计算。
城市建设维护税:按农业特产税的5%计算。
教育附加费:按农业特产税的3%计算。
育林基金:按木材收入的15%计算。
所得税:按应纳税所得额33%计算。
测算期内累计税费55125.03 万元。其中,农业特产税11530.51 万元,教育附加费345.92 万元,城市建设维护税576.53 万元,育林基金21619.71 万元,所得税21052.36 万元。
5.成本分析
项目成本包括原材料、燃料动力费、工资及福利费、修理费、折旧费、摊销费、财务费用、其他费用。在测算期内,项目总成本47943.70 万元。其中,固定成本22016.10 万元,可变成本25927.60 万元。经营成本34464.74 万元。
6.利润
测算期内累计税后利润总额42742.68 万元,年均投资利润率为15.63%;测算期内累计利税总额97867.71 万元,年均投资利税率为35.79%。
7.贷款偿还分析
(1)贷款偿还期限
本次贷款期限均为5 年,即从贷款第1 年开始算起,到第6 年同期(满5 年)全部还清第1 年贷款本息,根据投资安排,基地建设投资为5 年进行,各年的贷款偿还期限以此类推,至第10 年全部还清贷款的本息。
(2)贷款偿还本息计算
贷款年利率按国家规定的3 ~5 期贷款基准利率5.58%计算,当年贷、还款额按半年计息,当年发生利息当年偿还,满5 年时一次性还清贷款本金。
基地建设拟申请银行贷款总额为16000.00 万元,按上述计算方法,在10 年内共产生利息4464 万元。
(3)贷款偿还能力分析
根据国家计委等三部委“计办〔2001〕141 号”文件和国家计委“计产业〔2002〕92 号”文件规定,“造纸林基地建设贷款纳入国家政策性银行贷款范围,根据林业特点确定信贷政策,可适当延长贷款期限和宽限期,并允许以林地、林木资源做抵押。国家财政按现行规定继续给予林业项目中速生丰产林贷款的贴息,并适当增加贴息比重”。实施贴息贷款后,按目前贴息率5.28%计算,企业实际支付的利息只是很少一部分。
本方案所选树种为速生高产的优良品种,产品市场缺口很大,前景广阔,在短期内这种状况不会改变。造林后采取的集约经营,保证了林木生长的快速和高产。短轮伐期的作业方式又赢得了大量时间。只有前5 年的利息需从其他经营收入中支付,项目第6 年已开始主伐有了收益,大部分贷款都可由基地的经营收入、摊销、折旧偿还。造纸原料林基地的还贷资金是有保证的。
8.财务现金流量分析(www.xing528.com)
(1)税前指标
经测算,计算期内税前财务内部收益率为21.98%,在基准收益率为12%时,财务净现值11876.86 万元,静态投资回收期为7.4 年(含建设期)。
(2)税后指标
经测算,计算期内税后财务内部收益率为16.15%,在基准收益率为12%时,财务净现值4351.35 万元,静态投资回收期为8.2 年。
9.国民经济分析
(1)经济分析参数的确定
为准确分析该项目给国家带来的经济效益,根据项目评估的一般原则,对经济分析的一些参数进行了研究和调整。结果如下。
影子工资:对劳务费的影子价格采用0.75 换算因子。
间接费用:间接费用的影子价格采用1.20 换算因子。
木材影子价格与财务分析相同。
(2)经济分析结果
根据上述指标,经经济现金流量计算分析,该项目经济内部收益率为30.38%,经济净现值为25734.85 万元,静态投资回收期6.6 年。
(二)敏感性分析
影响项目效益的因素主要有成本、收入、投资。
(1)产量的预测留有一定空间,主栽树种三毛杨每年胸径生长量一般也在4cm以上,本方案只按3cm 计算,相当于(或略低于)目前一般造林经营水平,留有较大余地。如按集约经营,产量理应提高而不是下降。
(2)成本的构成主要是苗木、肥料和劳务费。随着大规模生产和技术的成熟,苗木的价格只能是下降而不是上升;项目区劳力充足,劳务费不致大幅增加;肥料市场货源充足,大幅上涨的可能性也不大。
(3)产品的价格本案采用每立方米310 元,低于目前市场价格。随着天然林的禁伐以及社会对木材需求量的增加,将使大范围内供需缺口增大。所以,今后大幅下跌的可能性很小。
(4)为预测项目风险,将经营成本上升10%,或收入(产量或价格)下降10%,或建设投资增加10%,税后财务内部收益率均大于12%,净现值均大于0;经济内部收益率均大于12%,净现值均大于0。说明项目有较强的获利能力和抗风险的能力。
从上述财务评价看,财务内部收益率高于行业基准收益率;投资回收期低于行业基准回收期;借款偿还期能满足贷款机构要求,从敏感性分析看,项目具有一定的抗风险能力,因此从财务上看是可行的。
(三)项目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该项目实施后,除了具有较好的直接经济效益外,还有十分显著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等间接效益,展示了绿色产业的屏障作用。
1.增加森林覆盖率
项目实施后,项目区的森林面积净增3.0 万hm2,森林覆盖率得到进一步提高。随着森林覆盖率的增加和林木生长,将使项目区生态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森林的防风固沙、保持水土、涵养水源、调节气候等多种功能得到充分发挥,对促进当地农牧业的发展将起到重要作用。
2.壮大地方林业和社会经济实力
项目实施后,将为当地林业和社会经济发展提供良好机遇,将大大激发当地群众经营林业的积极性,并合理配置资源,优化产业结构,增加地方财政收入,从而提高人民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促进社会安定团结,加速地方经济发展。
3.提供社会就业机会
目前项目区有农村剩余劳动力10 多万个,项目经营期间需大批劳动力从事造林、抚育管理、采伐等项活动,能安排部分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
总之,该项目的实施,可使黄河滩区及沟河路渠的土地得到充分利用,为农村开辟经济增长点;可为造纸厂提供充足的原料并为深加工创造增值机会且可安排大批劳动力就业;能拉动相关行业如运输、采伐、育苗、管护的发展,增加群众收入,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有利于社会稳定;可增加旅游景观,开发农村生态旅游业。
(四)总评价
(1)该项目的可行性是从分析市场需求开始,分步骤进行研究的。根据上述要求,选择适合有关地区自然条件的树种,在充分吸取“国家造林项目”试验林、示范林经验基础上,建立不同树种造林模型,因此造林技术措施是可行的。
(2)项目布局合理,土地、劳力资源充足,树种栽培经验丰富。
(3)该项目的经济效益好,偿贷能力强。
项目的组织管理机构健全,领导重视,群众积极性高,自筹资金有保证,能够保证实现该项目的建设目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