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搬出去确实好,但我就是不想搬,不愿搬,不敢搬!”起初,走访易地扶贫搬迁对象时,经常遇到这种奇怪的现象,一度让浏阳市小河乡年轻的扶贫主任罗翔百思不得其解。这也是摆在易地扶贫搬迁一线扶贫干部面前的头号难题。
经走访调查,罗翔发现,不少贫困户担心远离故土宗亲离散,担心安置区离原居住地太远,担心在陌生环境中生活压力大,担心没了老宅田地生活生计失了根基……
农民的乡土情结要保护好、老人的抵触情绪要疏解好、离乡背井的漂泊感要安抚好、懒惰安贫的落后思想要纠正好、对未来的迷茫和无助要疏导好……
“政府统一配套水、电、闭路电视等设施,并配套幼儿园、卫生室、党群文化活动中心、文化活动广场等基础设施,老人就医、孩子上学都十分方便。”面对顾虑,扶贫干部总是不厌其烦地反复上门,耐心向群众一遍遍描绘新家园、新生活,转变其思想、消除其顾虑、点燃其希望。
如何挪?先走心!一线扶贫干部们耐心摸索门道,试图走进贫困群众的“心灵茧房”,寻找着“不愿走出去”背后的深层次原因,从根源处打消群众顾虑、打开群众心结,明确反复地告知群众搬去哪、怎么搬,以后靠什么、吃什么、干什么,群众打开了心扉,搬出了“心房”,一切问题都迎刃而解。
第二大难题是搬不动,“没钱搬”是最大的障碍。
浏阳市沙市镇赤马村贫困户李伟高于2016年被纳入易地扶贫搬迁对象,因为经济困难,他一家只能借住在朋友家,更谈不上筹资选房、完成搬迁。为了帮助李伟高搬离危房搬进新家,赤马村第一书记晏意成与村干部一起,为李伟高筹资、选址,出谋划策,10余次走访、协调多方关系,帮助解决各种实际困难,当年10月,李伟高一家高高兴兴搬入了新居。
搬出来,住进去。走完前两步,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只完成了一半,还得稳得住、留得下、住得安。满足搬迁户的心理预期,帮扶群众就业创业、安居乐业,成为易地扶贫搬迁联席办的下一项重要任务。(www.xing528.com)
在浏阳,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机械制造、健康食品、鞭炮烟花等产业集群将企业招聘会现场前移到镇村,把就业岗位送到贫困劳动力家门口,提高人岗对接成效。
① 唐家老宅
② 唐家新宅
◎浏阳市社港镇新光村唐辉煌一家六口人,原住在与长沙县、平江县交界的大山中,旧居为土木结构老屋,生活环境艰苦。2017年易地扶贫搬迁项目完工后,唐辉煌一家搬进新居,宽敞的房屋坐落在106国道旁边,唐家还实现了就业脱贫
长沙市加强搬迁户劳动力信息管理,精准实施“311”就业援助服务,每年至少为搬迁户提供3次职业介绍、1次就业创业指导、1次就业创业咨询,积极促进搬迁户就近就业、在当地发展生产。
扶贫干部们带着“一个都不能少”、一起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朴素承诺,与素昧平生的父老乡亲携手前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