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与中亚合作的关键:互补经济、产能合作和人文交流

中国与中亚合作的关键:互补经济、产能合作和人文交流

时间:2023-05-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中国与中亚各国之间在经济结构上存在很强的互补性,这为双方深化产能合作提供了前提。“一带一路”建设拓宽了中国与中亚的全方位合作,这就必然要求不断深化双方的人文交流。中国与中亚面临着许多共同的安全挑战。

中国与中亚合作的关键:互补经济、产能合作和人文交流

推进共同发展、实现合作共赢,是中国与世界各国发展双边和多边关系时一直遵循的基本原则。“一带一路”建设是中国提出的国际合作框架,这一框架的愿景是:各方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携手应对世界经济面临的挑战,开创发展新机遇,谋求发展新动力,拓展发展新空间,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共赢,不断朝着人类命运共同体方向迈进。这一愿景以及中国和中亚各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决定了“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与中亚各国合作的重点内容应当是:

1.促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

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是“一带一路”建设的优先领域。中国与中亚国家山水相连,为双方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要加快建设新亚欧大陆桥、中国—中亚—西亚等经济合作走廊,着力推动陆上、天上、网上三位一体地联通,聚焦关键城市、关键节点、关键项目,连接陆上公路、铁路道路网络,完善跨区域物流网建设。要加强与相关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政策、技术、标准对接,充分发挥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丝路基金”等平台的作用,拓展投融资渠道,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提供强大的资金支持。

2.深化双方经贸合作。

中国与中亚各国之间在经济结构上存在很强的互补性,这为双方深化产能合作提供了前提。中国和中亚各国应当本着合作共赢、共同发展的理念,深入研究双方的相关需求,发挥政府和市场两个积极性,积极推进产能合作;应当营造投资合作的良好环境,积极鼓励双边投资,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共建经贸合作区,促进要素的自由流动,促进双方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要落实“一带一路”贸易畅通合作倡议和世贸组织《贸易便利化协定》,降低关税壁垒,减少贸易投资成本,促进海关通关、检验检疫、电子商务、过境运输等规范化和机制化。

3.加强科技教育、旅游、法律事务等方面合作。(www.xing528.com)

当今世界,新的科学技术革命正在向纵深推进,科学技术在推动经济发展方面的作用越来越突出,要创新体制机制,大力加强中国与中亚在数字经济、人工智能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的科技合作,推动科技与产业、科技与金融、科技与商业的深度融合,培育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推动创新资源转移和科技成果转化应用;要大力加强教育合作,深化高校之间的合作交流,扩大留学生教育规模,促进人才交流;要深化旅游合作,简化旅游手续,深度开发现有的具备丝绸之路特色的旅游资源,使旅游业成为中国和中亚交流合作的新亮点,更好地促进中国和中亚的经济发展;当前要特别加强中国与中亚在法律事务方面的合作,研究双方相关法律的衔接,强化法律服务,优化法治环境。

4.深化多层次的人文交流。

中国和中亚各国有着悠久的历史联系,中国的一些少数民族与中亚国家的一些民族之间存在共同的历史渊源,有的还属于同一个民族。正是由于古丝绸之路的开辟,使得历史上中国与中亚各国之间有着广泛的人文交流,增进了双方的传统友好关系。“一带一路”建设拓宽了中国与中亚的全方位合作,这就必然要求不断深化双方的人文交流。要充分发挥政府、企业、民间机构、社会组织以及公民个人的积极性,采取多种形式,促进双方人员往来、互学互鉴、增进互信,共同促进双方民心相通。

5.深化安全领域特别是非安全领域合作。

中国与中亚面临着许多共同的安全挑战。中亚地区作为亚欧大陆的“心脏”地带,已经越来越成为大国博弈的焦点地区,中亚国家之间也存在着边界、资源、民族等方面的冲突,这些都会不同程度地影响到中国和中亚的政治安全。随着国际局势的发展,中国与中亚面临的非传统安全问题越来越严峻,包括各种形式的恐怖主义、极端宗教势力、民族分裂势力、毒品犯罪、水资源安全等问题日益突显。这就要求中国与中亚国家要加强安全领域特别是非传统安全领域的合作,建立健全信息、行动、机制等方面的协同机制,以应对共同的安全威胁,为双方的经济往来与人文交流提供良好的安全环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