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美国著名东方学家欧文·拉铁摩尔在 20世纪 20年代游历考察这条商道时,曾注意观察了沿途的给水条件。驼队自带的人畜用水可备 3 天左右,沿途可供补给的井泉地基本保障在平均 100 里内能有一处,基本构成了“丝绸之路”上的基础性保障体系。其实,这也就是我们现在常常强调的交通基础设施。虽然原始,但却有效保障了古代“丝绸之路”上商旅和信使最基本的生存需要。
与通过军事手段获得安全条件相比,在两千多年前的科技条件下贯通自然条件恶劣的西域交通走廊同样也是十分困难和艰巨的工程。除了在大规模行动中刻意培养出如张骞一样熟悉“西域”地理形势、“知水草”的将领和军士外,在沿途驻扎之地和交通要冲开凿水井、囤积粮草也是十分实用的措施。据《史记》记载,西汉贰师将军李广利曾率兵攻打大宛国,采用了切断水源的方式围困这个绿洲上的城邦小国。然而“宛城中新得汉人知穿井”[3],使得大宛人在失去地表水源的情况下又坚持了很长时间。美国著名东方学家欧文·拉铁摩尔(Owen Lattimore)在 20世纪 20年代游历考察这条商道时,曾注意观察了沿途的给水条件。他在考察备忘录中写道,“沿途饮料,完全取给于井”,“通常谐隔一二日始遇井泉,井的距离最远的,两井之间相距约 100 里”。[4]拉铁摩尔做了个初步的测算:他们的驼队在有水草保障的条件下一天行进 15、16 里,而在沙漠戈壁中要昼夜兼程,一天行进 30 里。驼队自带的人畜用水可备 3 天左右,沿途可供补给的井泉地基本保障在平均 100 里内能有一处,基本构成了“丝绸之路”上的基础性保障体系。当然,年代久远,世事沧桑,拉铁摩尔沿着古丝路看到的水井等设施可能已不是当年留下来的旧址,但是这样的格局和规模却基本沿着汉唐时开创的路线。其实,这也就是我们现在常常强调的交通基础设施。虽然原始,但却有效保障了古代“丝绸之路”上商旅和信使最基本的生存需要。就算是这种最起码的条件,没有强大的国家政权支持也是难以办到的。(www.xing528.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