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工作中,你是否有这样的习惯:将今天该完成的事情拖延到明天,将这个月要做的事拖到下个月做。事实上,许多重要的事情,不是没有想到,而是没有立刻去做。总以忙为借口,其实这种做法就是拖延,规避责任。
约翰·丹尼斯先生曾说:“拖延时间常常是少数员工逃避现实、自欺欺人的表现。然而,无论我们是否在拖延时间,我们的工作都必须由我们自己去完成。通过暂时逃避现实,从暂时的遗忘中获得片刻的轻松,这并不是根本的解决之道。要知道,因为拖延或者其他因素而导致工作业绩下滑的员工,就是公司裁员的对象。”
但是,现实工作中就是有着那么一种规避责任的人,他们总是消极地对待工作,做事拖沓,效率很低,也不愿意参与竞争。
下面来看一个事例:
小李是某咨询公司经理,同时兼任很多公司的顾问。一次,他与某大型企业高级经理一起研究企业组织结构再造的问题。在立项初期,该公司各项准备工作都做得不错:识别、确定关键问题;确立目标,形成策略,起草计划。一步一步都做得很好,小李看到他们的方案后也很满意,于是他放心地离开了该公司。
但是令人失望的是,6个月后当小李再回到那个企业,想看看有什么变化,他们的方案能否解决问题时,小李看到的还是以前的面貌。从总裁到工人,没有一个人按计划行事。问及原因,经理们解释说:“太忙,其他事情插上来了”,“与其他人接触不上”,“碰上了麻烦,计划搁置了”。小李不禁摇头苦笑,对经理们说:“其实,这些都不是原因,真正的原因是你们的工作惰性。如果你们抓紧时间,立项之后立即付诸行动,相信现在绝不会是这样的状况。”
一家大公司竟然如此,可见不能将责任落实有多么大的危害。或许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与企业管理方式有关,除去这个原因,放在个人层面上,其实就是拖延惹的祸。换句话说,就是拖延捆住了员工的手脚。因此,每个员工要在责任的落实过程中保持高效率,不要拖延,这样才能为公司创造业绩,同时也是自己成功的基础。
我们再来看一个现实中的例子:(www.xing528.com)
阿辉和阿城大学毕业以后,同时被一家公司聘为产品工艺设计员。刚开始时,公司给他们开出的薪水都很低。
面对低薪,阿辉愤愤不平。于是他经常埋怨、推卸责任,还利用工作时间和同事“侃大山”,把工作丢在一旁毫无顾忌。
渐渐地,他做事变得拖拉起来,效率低下。要他星期一早上交的方案,到星期二早上依然尚未做完,经理批评他,他带着情绪工作,把方案做得一塌糊涂。再后来,阿辉接到工作任务时,不是考虑如何把工作做好,而是一开始就在想如何开脱自己,推卸责任。
阿城则不同。他虽然对底薪也感到不满,但他并未一味地去抱怨、闹情绪。他坚信,机会来自于汗水,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只有今天的努力,才能换来明天的收获;机会随时都在你身边;主动负责,实际上就是主动抓住机会。他下车间,熟悉制作工艺、学习产品生产流程,即使汗流浃背,也一丝不苟。他的负责、勤奋、好学,引起了厂长的注意。不久,阿城就被提拔为厂长助理。而阿辉因为对工作总是一拖再拖,最后被公司解雇了。
担任厂长助理一职后,阿城依然积极主动,认真负责地处理厂里的每一项事务,分内的、简单的事,他总是第一时间完成;一些重要的、紧急的、需要决策的事情,他会及时向厂长汇报,并督促各部门坚持及时把工作做好,做到位。在阿城的组织管理和协调下,公司的生产效率得到极大的提高。
一个拖延,一个高效,导致两个人的结果不同。社会学家库尔特·卢因曾经提出这样一个概念,叫做“力量分析”。在这里面,他描述了两种力量:阻力和动力。他说,有些人一生都在踩着刹车前进,比如被拖延、害怕和消极的想法捆住手脚;有的人则是一路踩着油门呼啸前进,比如始终保持积极的心态和勇于负责的精神。可以说,他的这一分析同样适合于工作。如果你希望自己在职场中能更好地生存和发展,你就应该把你的脚从刹车板——拖延上挪开,而在规定的时间内把你应该做的工作尽心尽力去做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