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云:“不患无策,只怕无心。”有责任感,才有为别人赴汤蹈火的壮举、才有为别人两肋插刀的豪情、做他人不敢做的事、担他人不敢担的后果,责任感就是发愤图强的干劲……有责任感的人敢于披荆斩棘、风雨无阻,勇于直面困难,从零开始。所以,司马迁的《史记》才能千古传承;詹天佑才能造出属于中国自己的铁路;鲁迅才会写出那一篇篇犀利的文章;中国女排才会获得“五连冠”。相反,如果没有责任感也就没有事业的成功。
同时责任感是事业成功的基石。成就事业所需要的勇气、智慧、力量都出自于一个人的责任感。有了责任感,再危险的工作也能减少风险;没有责任感,再安全的岗位也会出现险情。责任感强,再大的困难也可以克服;责任感差,很小的问题也可能酿成大祸。
下面我们来听听一位人力资源总监讲述的发生在他们公司的一个事例:
“我过去曾经有一名从事技术工作的下属,大学刚毕业就来到了我们公司。由于小伙子个性比较鲜明,老板决定试用期过后就开除他,但出于工作需要,我劝说老板把他留了下来。我把他和一个老板器重的小伙子一起派到了一个大型项目现场,协助技术主管从事项目实施工作。刚开始时,技术主管总跟我说另一个小伙子怎么怎么能干,但逐渐地我发现技术主管说他好的话越来越多了。
经过了解,才知道,这个小伙子从到项目现场开始一直积极主动地做事,主动思考工作方法,主动向他人请教问题。一开始因为他的基础相比较另一个小伙子差,所以经常闹出一些笑话,但这个小伙子却从来不在意别人的评论。因为这个小伙子认为既然来到了项目现场就要协助技术主管把项目做好,让客户满意,使公司合同款能够顺利收回,自己基础不好就多向别人请教一些,技术主管忙不过来,自己就帮着多沟通和协调一些事情,没有什么不妥。最终,在这个项目的二期工程中,我们任命这个小伙子担任了该项目的项目经理。
因为经过一年多的努力,他已经迅速提升了个人素养和专业能力,完全可以独立领导项目的实施。而反观老板看重的那个小伙子,则因工作沾沾自喜,固步自封,主观能动性差,技术水平难以胜任岗位需要等因素最终被劝退。短短一年多的时间,两个人的境遇就发生了如此大的变化,一切只因三个字——责任感。”
上面这个例子告诉我们,责任感对于一个人的成功来说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它是成功的必要条件。只有具有责任感的人才能自觉履行岗位职责,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什么时候做,怎么做,最后取得事业上的成功。
20世纪20年代,郑裕彤出生在一个贫寒的家庭中。为了养家糊口,小学毕业后,郑裕彤就走上了学徒的道路。
1940年,15岁的郑裕彤便到父亲的朋友周至元所开的“周大福金铺”去当学徒。即使当学徒,郑裕彤也比别人做得更多,他从杂役干起,每天早早赶到金铺扫地、抹桌灰、倒痰盂、洗厕所。等收拾停当了,其他伙计才姗姗而来,开铺门做生意。(www.xing528.com)
一天,周老板派郑裕彤去码头接一位香港亲戚。这时候,有一位南阳侨商来到码头后,到处向人打听上哪儿能兑换港币。因为离亲戚到达码头尚有一段时间,郑裕彤灵机一动,就走上前说周大福金铺可以兑换,价格也最公道,随即,郑裕彤就把这位侨商带进了周大福金铺,之后又赶回码头接香港来的东家亲戚。郑裕彤的这一举动赢得了周老板的肯定,周老板也慢慢留意起这位有心的伙计。
很显然,郑裕彤的表现比其他的伙计更优秀,而他出色的成绩也让老板对他刮目相看,老板认定这个伙计将来会有出息。自那以后,周老板有意识地培养郑裕彤,提拔他当店里的主管,后来还把自己的宝贝女儿嫁给了他,以便他能更踏实地替自己打理生意。
再后来,郑裕彤的机会不请自来。1945年,周老板让郑裕彤到香港大道去开一家分店,郑裕彤欣然接受了这一指令。
为了将周大福这个分店做得比同行更加出色,郑裕彤跑遍了香港、九龙所有的金银珠宝行,集各家所长后,进行了一流的装修。不久,分店的经营就上了正轨,营业额也日长月生。后来,周老板便把“周大福”的经营权全权交给了郑裕彤。至此,周大福金铺由郑裕彤独掌大旗。
从郑裕彤的成长历程中,我们不难得出一个结论:担负责任才能取得事业上的成功。强烈的责任感驱使着郑裕彤比别人付出更多的努力,最终才使得他取得了最大成绩。
大家都知道比尔·盖茨是一位非常成功的人士,那么比尔·盖茨为什么能够成功?听听他对责任感的描述就会明白:“如果你有很强的责任感,能够接受别人不愿意接受的工作,并且从中体会到付出的乐趣,那你就能够克服困难,达到他们无法达到的境界,并得到应有的回报。”
身在职场最大的风险不是承担责任,而是逃避责任,只有敢于承担起责任才能取得事业上的成功。因此,我们要牢记:没有责任感就没有事业的成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