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厂二次迁移内地
李贻棠
(一)各工厂由京沪一带移武汉
自从八一三抗敌战事开展以来,在沪各工厂,不论是在租界里、闸北、南市以及淞沪附近的地域里,统统陷入停业现象中。大家彼此在观望,彼此都无办法,来使工作继续下去。当时政府为了长久抗战起见,认为淞沪各工厂,实在是中国工业的精华,如果设法搬到内地来,加以统制,督促生产,对于抗战,总有相当的补益。所以就有“工厂迁移监督委员会”的产生,并附属组织“上海工厂联合迁移委员会”,纠合各厂家负责人,分任工作,以求用最迅速最妥善办法,使各厂家所有之机器、出品、材料等等安然搬运到内地来。同时政府又规定出相当经费,分别津贴各厂家,作为装箱费、迁移费与职工路费等等,办理完善,指示更是周祥[详]。各厂家全在极兴奋中,设法先后离开上海。至于运输方式,是由上海苏州河装民船到达镇江,然后再用轮船,送到武汉。在上海工厂联合迁移委员会方面,并分派负责人员,在镇江与汉口,照顾及指导各厂家、各项运输、报关等事宜,方便很多。
可是自我军退出上海以后,就再也没有其他厂家从苏州河来了。同时有许多珍贵的工厂,在中途民船上,曾被敌人炸毁炸沉的很多,曷胜可惜。
后来战事扩大,江南工业区的无锡,各厂家也设法抢出来相当的生产工具来,在南京方面,各厂也竭力向内地运输,除了不能运出的机件以外,很多自行破坏,免为敌人利用。
现在统计到武汉的各厂家有:大鑫钢铁工厂、顺昌铁工厂、上海机器厂、合作五金厂、新民机器厂、华东机器厂、启文机器厂、中国建设工务公司、合众电器公司、中国钢铁工厂、华成电器厂、中华铁工厂、华新电焊厂、茂利帆布厂、三雄铁工厂、新亚制药厂、中法药房、华光电机厂、家庭工业社、肇新化学厂、中国工业炼气公司、中兴铁工厂、五洲药厂、中国实业机器厂、中央化学玻璃厂、新昌机器厂、民营化学社、华成针织厂、中兴赛璐珞厂、谭洋电池厂、汇明电池厂、美亚织丝厂、姚顺兴机器厂、振华制造厂、中新公司、新大机器厂、希孟氏历钟厂、生活书店、中国铅笔厂、开明书店、孙立记电器材料厂、亚洲制刀厂、迪安针织厂、精华机器厂、中国工商橡胶厂、大来机器厂、东升机器厂、中国蓄电池厂、三北机器造船厂、美艺钢器公司、大公机械厂、昌明电气公司、华昌无线电制作所、益丰搪瓷公司、源大制革厂、中奥公司、中国无线电业公司、中国机器厂、铸亚铁工厂、永利电机厂、中国铅丹制造厂、冠生园工厂、明艺针织厂、镐铝铁工厂、梁新记牙刷厂、中国制钉厂、利泰翻砂厂、公信厂、中国科学仪器公司、天厨味精厂、天利淡气厂、天原电化厂、陈信记翻砂厂、福泰翻砂厂、华生电器厂、大昌机器厂、广利金钢砂砻厂、汉兴机器厂、亚光电器厂、中华辗钢厂、兴鸿昌机器厂、维昌机器厂、实兴翻砂厂、茂昌造船厂、公益中记铁工厂、康元制罐厂、慎昌翻砂厂、姚兴昌机器厂、建设委员会电机制造厂、新中工程公司、精一机器厂、利用五金厂等。
同时另外还有许多厂家,在京沪或者已经动身前来,而迄今仍未到达武汉的有:仁义翻砂厂、民兴翻砂厂、永丰翻砂厂、北津翻砂厂、宁兴翻砂厂、吴顺兴铁厂、姜孚铁厂、合众机器厂、可炽昌记铁厂、永大铁工厂、大隆机器厂、洗涌机器厂、合兴荣记铁工厂、新丰五金厂、永泰机器厂、华胜机器厂、远大森记铁工厂、中华辗铜厂、仲明机器厂、勤昌机器厂、吕永康机器厂、茂记机器厂、瑞泰机器厂、维昌机器厂、吴祥泰机器厂、胜实机器厂、和兴造船厂、光明安全灯厂、邓顺昌机器厂、和济罐头公司、耀华电气厂、胡鑫五金机器厂、大华无线电公司、大众笔厂、中兴文具号、大生造纸厂、上海图书服务社、民光印刷所、美新名片厂、晋新印刷所、华丰印字所、国民印刷所、粹华卡片厂、和丰印刷所、大陆油墨厂、标准牙刷厂、公盛厂、利文工艺厂、民生美术公司、吴永兴工厂、美丰制金厂、民通布厂、大华红丹公司、大明火柴厂、中国制梗公司、振华油漆公司、大中橡胶厂、万里油漆厂、大中华染料厂、美美染料厂、大中华火柴公司、华安颜料厂、兄弟皮带厂、新华玻璃厂、爱华瑞记香皂厂、协源淀粉厂、上海造纸厂、龙章造纸厂、上海协记糖厂、四明糖厂、烈新炭精厂、万国制药厂、信谊化学药厂、大元营造厂、华中营造厂、新亨营造厂、兴业瓷砖公司、求新石粉厂、复新纺织厂、新华棉布厂、大华纺织公司、通和布厂、精华锦织厂、精华锦织厂、苏纶纺织厂、纬纶绸厂、光明染织厂、达新染织厂、文年余染织厂、鸿新染织厂、普益经纬公司、大光明商行、大中华制带厂、上海营业公司、协兴工厂、适用原料厂、维新梅记实业社、泰顺易五金号、福裕五金号、华利升厂、上海华兴焦煤厂、新光德记厂、兴亚制造厂、鸿泰桅灯厂等。
(二)各工厂到达武汉以后
各厂家到了武汉以后,唯一目的,在设法开工,希求生产,所以先到几天的厂家,整天拼命在武汉找地皮。最先觉得汉口地势太低,不合适于建厂的条件,所以就决定在武昌进行。当初曾经选择武昌上游的石嘴,后来因为地皮可用的亩数太少,不敷各厂家分用,遂即再勘定洪山和播箕山附近一带地方。在政府方面,先后几次有人来武汉指示一切,并且批准了各厂家应得的地皮亩数和地点。在各厂家本身方面,也曾经把需用的地形,前后分别实地测绘出来,估计生产力量,并委托武昌的营造厂家,来建筑厂房。大家齐心合力整天去计划原动力的分配、运输的传布、原料的采购、工人的招雇等等问题,没有不想在内地彻底的奋发起来,努力生产,而对政府有所贡献与补助。(www.xing528.com)
(三)再度迁移
关于二次迁移内地的原因,主要的是东线战事的波及,各厂家看到南京沦陷以后,武汉决不是理想的内地,大家都不愿意在辛辛苦苦所经营能够生产的机构,而不能永远的维持下去,所以到了这个阶段,大家全都存着等候的态度,相对唏嘘。另一方面是武昌农民的反对征用地亩,虽然经官方负责人,多番交涉,而都难成功,所以失去了在武汉建厂的一个要素。同时,各厂家所希求借到的建筑费,仍是无望,因之再度迁移内地的声浪,一天增高一天,一直到现在的实现。
(四)一点意见
继续“工厂迁移监督委员会”结束以后,是“工矿调整委员会”,来主持工厂再度迁移内地各种事件,曾经费了许多的心思,拟定了许多井井有条的请求迁移办法,迁移借款办法等等,尽善尽美。并且通知各厂家,把愿意自动迁移的地点,来请求各项迁移利益。各厂家正在痛苦无着,走投无路的时光,听到这个消息,感戴已极,除去许多因为各种原因而不能再搬,只好暂时留在武汉的家厂以外,其余的纷纷来请求再度迁移。至于迁移的地点,有重庆、宜昌、长沙、桂林、贵州、昆明等等地方。
但是,厂家对于迁移以后的一切问题,像运输的方法,原料的来源,社会的需要,生产的方式,原动力的供给,都很难有彻底的预算和考察。因为想去的那个地方,不但生疏的很,并且自从人口突增以后的现象,不知和以前差别到什么程度,现在有了搬走的机会,就只管冒然的去,完全持一个“到了那里再说的态度”,所以这样盲搬,也许会成了中国工业界的一个严重问题。
在上月底,虽然四川省建设厅负责人,曾在汉口对各厂家说明,那里的原动力、地方、流动资本、原料、生产需要、上游的运输,统统都有办法,可是各厂家仍然是害怕,是冒然的搬去!
所以我们想到,在战时的生产统制下面,如果放着许多有用的机器,搬来搬去的不能生产,确实可惜。□□搬去后的一切,完全又都盲目的前进,能不能达到生产的目的,实在没有一丝把握,如果能在这机会中,就各厂□□所有,完全由政府加以统制,指定地点,并代为运输,监督开工与生产,与国家生产机关一样的受政府督催,一切开支与收入,统由政府决定。这样,对于各方面,都有很大的利益,抗敌战争胜利之后,再还之于各厂家。不然,这种搬来搬去,取效只怕很微吧!
[资源委员会档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