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切实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建设现代农业

切实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建设现代农业

时间:2023-05-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应对我国农业所面临的内外压力和挑战,“出路只有一个,就是坚定不移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从主要追求产量增长和拼资源、拼消耗的粗放经营,尽快转到数量质量效益并重、注重提高竞争力、注重农业技术创新、注重可持续的集约发展上来,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现代农业发展道路”。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农业发展不仅要杜绝生态环境欠新账,而且要逐步还旧账。”

切实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建设现代农业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应对我国农业所面临的内外压力和挑战,“出路只有一个,就是坚定不移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从主要追求产量增长和拼资源、拼消耗的粗放经营,尽快转到数量质量效益并重、注重提高竞争力、注重农业技术创新、注重可持续的集约发展上来,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现代农业发展道路”。走这样的路,既涉及从根本上改变拼资源、拼消耗的粗放经营方式,也涉及按市场需求和健全农业产业链的方向调整农业结构,更涉及深化改革、大力推进农业体制机制的创新。走这样的路,还必须在注重提高农业效益和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标的过程中,切实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农民收入的持续增长。因此,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是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一项宏大系统工程,当前应着力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大力推行绿色农业、循环农业、生态农业。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农业发展不仅要杜绝生态环境欠新账,而且要逐步还旧账。”可持续发展的农业,必须是能够保护生态环境的农业。对毁坏生态系统、污染环境的农业发展方式必须严格加以制止。我国是农业发展历史特别悠久的国家,长期对农业自然资源的挤压,已经造成相当地方的森林、草原和水生态系统严重欠账,不少地方生态系统的自修复、自净化功能已明显退化,导致水土流失、荒(石)漠化、水污染现象日趋严重。因此,必须采取更为严格的措施对山水林田湖加以保护,严禁违反规划对自然资源随意开发,对生态脆弱地区更要严禁开发。对由于过度开发而造成的地下水漏斗区、土壤重金属污染区,必须下决心采取根治性措施,使其逐步得到恢复。可持续发展的农业,必须是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的农业。要按农业标准化实行清洁生产,制定科学而严格的用水、用肥、用药标准,深入开展测土配方施肥,大力推广使用低毒低残留农药,既节约资源、降低成本,又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和提高经济效益。可持续发展的农业,必须是物质、能量可循环利用的农业。我国农业历经七八千年的发展而生生不息,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长期以来农民坚持将投入农业的物质、能量加以循环利用。但进入现代以来,出现了片面以石油农业替代有机农业的倾向,急功近利地只注重矿物肥料的利用,忽视了有机物质对农田的返还,致使土壤板结、地力下降。我国农业每年产生约7亿吨秸秆、约30亿吨畜禽排泄物,其中的相当部分尚未得到科学合理利用,既导致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又使农田失去了足够的有机肥料补充。要加快建立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使用有机肥的激励机制,使秸秆和畜禽排泄物变废为宝,成为生物质能源和生物有机肥的重要来源,从而使宝贵的农田能永续利用,产出的农产品有质量安全保障。

(二)按照市场需求和健全产业链的方向调整农业结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农业结构往哪个方向调?市场需求是导航灯,资源禀赋是定位器。要根据市场供求变化和区域比较优势,向市场紧缺产品调,向优质特色产品调,向种养加销全产业链调,拓展农业多功能和增值增效空间。”要以合理利用国际国内两种农业资源、两个农产品市场的视野,科学审视国内农业资源的潜力,合理安排国内农产品生产的优先序,确保关系国家安全的战略性农产品自给水平。在此基础上,要尽快建立需求导向的农业结构调整机制,使市场紧缺农产品的“短板”尽快得到提升,使各地农业资源的不同优势得到充分发挥。当前,尤其要注重健全农业全产业链和拓展农业多种功能。建设农业种养加销的全产业链,本质上就是要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种植、养殖业脱节,使得粮食生产只注重籽粒产量,浪费了秸秆;在具备条件的地方实行种、养结合,发展青储饲料作物,农作物就成了全营养体,不仅大大提高了单位面积上饲料营养物质的供给,而且更适合现代养殖业的需要,可谓双赢。农民直接出售初级农产品,就失去了在加工、营销环节的就业机会和产品增值机会;通过发展多种形式的农业产业化经营,农产品在当地加工,再通过订单、电商、网购等形式直接营销加工制成品,延伸了农业产业链,增加了农民就业机会和产品增值空间,更使得过去藏在深山人未识的许多优质特色农产品走进了市场,可谓多赢。拓展农业多种功能,就是要摆脱把农业单纯看作第一产业的观点,去发掘农业所能体现的适应自然和气候变化以及动植物生命活动生生不息的过程,去展现农村社会人文自然景观、历史文化传承与变迁等复合功能,而这些正是农业农村吸引现代城镇居民的向往之处。合理开发利用农业的多种功能,其集大成者如乡村旅游业。据有关部门统计,2014年,我国农村已有“农家乐”约200万处,各类特色乡镇、村庄约10万处,全年接待游客12亿人次,年旅游收入3200亿元,带动了3300万农民就业和增收。可见,创新了观念和思路,农业结构调整就有着广阔的空间。

(三)加快农业经营体系的创新。改革是推动我国农业发展的不竭动力。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到2020年的农村改革做出了全面部署,2015年的中央1号文件,又从推进土地制度改革试点到改革集体经济产权制度,从完善农业支持保护体系到改革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等众多方面,对农村改革做出了具体安排。在深化农村改革的诸多任务中,如何加快创新农业经营体系,解决好谁来种地和发展适度规模经营的问题,无疑是一个广受社会关注的重大问题。人们对此有着各种认识和思考,农民群众也在开展着多种探索和实践。而对这一问题的解答,当然离不开我国的具体国情和发展阶段。我国目前还有6亿农村常住人口,短时期内,要使他们中的大多数人转移到城镇居住显然并不现实。农业人口的减少,只能是一个伴随着城镇化水平逐步提高的自然进程,农村在相当时期内还难以根本改变人多地少的格局,这就是我国农业现代化的现实起点。因此,在社会转型阶段要切实保障农民生计和社会稳定,就要坚持农民的地由农民种和因地制宜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的基本取向。还要看到,家庭经营在相当时期内仍然是我国农业生产的基本力量,而通过周到便利的社会化服务,把农户经营引入现代农业的发展轨道,则是创新农业经营体系所必须破解的重大课题。

近年来,国家通过确权、登记、颁证工作,稳定了农户对集体土地的承包经营权,同时,在明确农村土地的集体所有权和稳定农户的土地承包权基础上,进一步放活了农地的经营权,促进了农村土地经营权的依法、自愿、有偿流转。据有关部门统计,到2014年6月底,全国农村流转的承包耕地经营权已达3.8亿亩,占农户承包耕地合同总面积的28.8%;有近6000万农户全部或部分转出了承包耕地的经营权,占耕地承包农户总数的近26%。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多种形式的耕地适度规模经营在各地得到了因地制宜的发展。有的地方以农户承包土地的经营权入股,发展土地股份合作社,由于能够采用大型农业机械开展统一的标准化作业,明显提高了土地产出率、农产品品质和农民收入。有的地方发展规模适度的家庭农场和种养业专业大户,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和农民的务农收入。有的地方围绕鲜活和特色农产品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解决了一家一户难以解决的引入优良品种、掌握先进技术以及实现品牌营销等问题。有的地方引入社会资本发展适合企业化经营的种养业,实现了某些农产品在生产技术和经营管理水平上的飞跃。而更普遍的,则是发展多元化的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为农户经营提供代耕、代种、代收,以及对病虫害统防、统治和粮食收获后的烘干、储藏等全程性服务或“菜单式”,基本形成了“耕、种、收等主要作业环节靠社会化服务,日常田间看护和管理靠承包农户家庭成员”的经营形式。这种农户加社会化服务的农业经营形式,看似一家一户的耕地经营规模变化不大,但它却明显扩大了农业生产各主要作业环节的服务规模,为在农户小规模经营条件下实现现代农业技术和装备的大规模应用开了先河,表现出了相当强的适应性和生命力,是实现坚持、完善农业基本经营制度和推进农业现代化有机结合的一种有效形式,也是符合我国社会转型阶段农业经营体系创新要求的一种有效形式。(www.xing528.com)

当然,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调整农业经济结构、创新农业经营体系等,都不能放松粮食生产、削弱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否则就会因失去根基而付出沉重代价。在使市场对农业资源配置起决定性作用的同时,还必须进一步加大国家对农业支持和保护的力度。应当看到,在我们这样一个农业人口众多的国家,农业政策绝不是单纯的产业政策,它关系到数亿农民的生存与发展,关系到农村能否不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后腿,关系到现代化进程中整个社会能否保持稳定。因此,在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大背景下,仍然必须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放在全党工作重中之重的位置。

【注释】

[1]本文原载于《求是》2015年第6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