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当前粮食过剩的阶段性、结构性和地区性特征

当前粮食过剩的阶段性、结构性和地区性特征

时间:2023-05-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所谓阶段性的过剩,主要是指两方面:一是指目前城镇居民的消费结构正处于一个重要的变化阶段。因此目前的粮食过剩,只是当前这个特殊阶段的特殊情况。所谓地区性的过剩,指的是粮食过剩主要发生在八九个主产省区,其中又主要是东北和内蒙古的玉米和南方早籼稻的主产省区。因此,既要看到当前确实出现了粮食过剩的局面,又必须看到这种过剩有着明显的阶段性、结构性、地区性和目前低消费水平的制约性。

当前粮食过剩的阶段性、结构性和地区性特征

所谓阶段性的过剩,主要是指两方面:一是指目前城镇居民的消费结构正处于一个重要的变化阶段。当前城镇居民为今后的长期消费,如购买住房、汽车,以及子女教育和自己的养老保险等的储蓄明显增加,因此食品消费的增长正处于一个低迷期。二是农民的食品消费增长还没有进入高峰期。目前农民人均猪牛羊肉的消费量还只有26.4斤,只相当于城镇居民肉类消费高峰期的60%;家禽的人均消费量只及目前城镇居民的50%,鲜蛋和水产品的人均消费量都不足目前城镇居民的40%。这就不难看出,如果农民对动物性食品的消费量增加到城镇居民目前的水平,我国饲料粮的需求大约还将增加60%。这还没有加上新增人口的消费。因此目前的粮食过剩,只是当前这个特殊阶段的特殊情况。

所谓结构性的过剩,主要是指粮食的生产结构和消费结构在品种质量上的不适应。由于多方面的原因,目前在生产上还在继续提供大量市场不适销的粮食品种。如早籼稻,年产量大约在八九百亿斤,东北三省和内蒙古东部生产的水分较高的玉米,年产量也在八九百亿斤,另外还有二三百亿斤东北的春小麦和南方的冬小麦,这些品质较低的粮食,年产量合计在2000亿斤左右,约占我国粮食年产量的20%上下。目前库存积压多的主要也是这类品质低的粮食。随着农业生产结构调整、科技进步和政策的引导,这些低品质的粮食将会逐步被替代,因而很可能会出现一个粮食品质明显提高,但粮食总产量略有下降的过渡性阶段。

所谓地区性的过剩,指的是粮食过剩主要发生在八九个主产省区,其中又主要是东北和内蒙古的玉米和南方早籼稻的主产省区。如果到粮食销区作些调查,那就不难发现,那里的用粮单位,像粮食加工厂和饲料厂,也包括城镇居民在内,他们的存粮实际上都是低于正常年景的水平的。由于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库存多,用粮单位就少存甚至不存粮,这反过来又加剧了主产区的粮食过剩。同时,地区之间的不平衡问题也不能忽视,年年都有部分地区是因灾而缺粮的,况且全国目前还有4000多万贫困地区的农民尚未解决温饱问题。(www.xing528.com)

所谓低消费水平下的过剩,主要是指我国城乡居民的总体收入和消费水平还不高,所消费的食品大都是初级产品和初级加工品,因而制约着粮食和其他农产品加工、转化行业的发展。目前,我国农产品加工业产值仅相当于农业总产值的80%左右,而在发达国家,农产品加工业产值一般都相当于农业产值的3—4倍。所以,随着居民收入水平提高和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对粮食等初级农产品的需求必然还会大大增加。此外,还有某些传统消费习惯的影响,也造成我国居民对某些农产品的消费量偏低。如牛奶,去年我国的总产量才662万吨,只及酒类产量的1/4。而随着居民生活水平提高和消费观念的转变,像牛奶这样的粮食转化产品,消费量是必然会大大增加的。

因此,既要看到当前确实出现了粮食过剩的局面,又必须看到这种过剩有着明显的阶段性、结构性、地区性和目前低消费水平的制约性。可以说,在我国的人地比例关系下,出现粮食的过剩局面,只能是一种暂时的、特殊的情况,而不可能是一种常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