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转型:事物转变的过渡过程

转型:事物转变的过渡过程

时间:2023-05-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所谓转型,是指事物从一种运动形式向另一种运动形式转变的过渡过程,是指事物的结构形态、运转模型和人们的观念发生根本性转变的过程。转型不是某个国家或社会特有的现象,任何一个国家都会面临转型的问题。激进式转型可以被认为是社会体制、机制发生质变的转型;渐进式转型可以被认为是社会体制内的运行模式等发生变革的转型。激进式转型与渐进式转型各有利弊,在一个国家的具体转型中,不可能只有其中的一种而没有另外一种转型。

转型:事物转变的过渡过程

(一)转型的概念和类别

1.转型的概念

“转型”在当下的中国是一个颇为热门的词语。如“体制转型”、“经济转型”、“社会转型”、“区域转型”、“产业转型”、“企业转型”、“绿色转型”、“低碳转型”等,五花八门,不一而足。因此在探讨低碳转型之前,我们先来分析一下“转型”一词的词义。

所谓转型,是指事物从一种运动形式向另一种运动形式转变的过渡过程,是指事物的结构形态、运转模型和人们的观念发生根本性转变的过程。不同转型主体的状态及其与客观环境的适应程度,决定了转型内容和方向的多样性。

转型不是某个国家或社会特有的现象,任何一个国家都会面临转型的问题。即使是发达国家,其体制、机制和结构也并非尽善尽美,也存在着现存制度向更合理、更完善制度转型的过程。从国际经验看,不论是发达国家还是新型工业化国家,无一不是在转型中实现持续快速发展的。

转型是一个主动求新、求变的过程,是一个创新的过程,所以,正如创新有激进式创新和渐进式创新的分别一样,转型也可以有激进式转型和渐进式转型之分。激进式转型是指实施激进而全面的改革计划,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进行尽可能多的改革的一种转型;渐进式转型是指通过部分的和分阶段的改革,在尽可能不引起社会震荡的前提下循序渐进地实现改革目标的一种转型。激进式转型可以被认为是社会体制、机制发生质变的转型;渐进式转型可以被认为是社会体制内的运行模式等发生变革的转型。激进式转型与渐进式转型各有利弊,在一个国家的具体转型中,不可能只有其中的一种而没有另外一种转型。

从这个意义上讲,人类社会无论何时、何地都在进行着转型,人类社会的发展史就是一部转型史,这是一种对转型的广义理解。也就是说,广义的转型可以理解为包括社会缓慢变迁在内的渐进式的转型,而狭义的转型可以理解为社会变迁中发生的“惊险一跳”,即激进的转型。

2.转型的类别

根据各自视角的不同,可以对转型进行不同的分类。如有的学者将其分为文明转型、形态转型、制度转型和体制转型等[1],有的学者则将其分为社会资源配置方式、社会资源占有关系、社会分配关系、社会功能结构、社会阶层结构、社会政治与公共生活、社会精神文化生活、对外关系等八个方面[2]

按照社会发展阶段的不同划分标准可以对转型进行不同的划分。如以生产关系为标准来划分,就可以分为原始社会转型、封建社会转型、资本主义社会转型、社会主义社会转型和共产主义社会转型等;如以生产力为标准,就可以分为前工业社会转型、工业社会转型和后工业社会转型等;如果以人类文明的演化为标准,就可有原始文明转型、农业文明转型、工业文明转型和生态文明转型等;如果以时代为标准,还可以有古代社会转型、近代社会转型和现代社会转型等。如此等等,不一而足。

将社会划分为“传统”与“现代”两种类型是西方早期社会发展理论中的一种较为普遍和流行的研究方式,从而成为学者们研究、分析和判断社会发展程度与水平的基本方法。“传统”这一概念往往与落后的、不发达的、静止的、封闭的和陈旧的社会状态和观念相联系,而“现代”这一名词往往与先进的、发达的、流动的、开放的和新生的社会状态和观念相联系。尽管这种划分显得过于简单、笼统和含混,但也为我们综合地把握社会的基本特征提供了一个有益的参考框架[3]

基于此,本书所谓的“转型”是指中国社会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从前工业社会向后工业社会、从封闭性社会向开放性社会、从工业文明社会向生态文明社会转变和发展的过程。

(二)转型的内容

宏观的角度来看,转型的内容至少可以包括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几个层面的转型。

1.社会转型

社会转型有广义和狭义的不同。广义的社会转型是指人类社会从一种社会形态向另一种社会形态的转变,这是一种质的变化,即社会转型是指由原始文明社会向农业文明社会,再向工业文明社会、生态文明社会的变迁和发展过程;狭义的社会转型是指在同一个社会形态下,社会生活的某一个或几个方面发生了较大甚至较为剧烈的变化,但是这种变化不涉及社会形态的变化,只是一种量变的发展过程。

社会转型是一种整体性的发展,既包括经济增长在内的人民生活、科技教育社会保障医疗保健、社会秩序等方面在内的社会全面发展,也包括社会心理、行为、习惯、道德和观念等社会秩序方面整体演进的过程。因此,社会转型意味着社会结构、体制机制、人们的行为方式、生活方式、心理结构、文化形态、价值观念等都发生深刻的变化。(www.xing528.com)

社会层面的转型主要表现为城市化,因为城市化是社会转型的重要社会标志,也是社会转型的重要社会机制。

2.经济转型

经济转型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结构和经济制度在一定时期内发生的根本变化,即由一种经济运行状态转向另一种经济运行状态。具体来讲,经济转型指的是资源配置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包括发展模式、发展要素、发展路径等。

经济层面的转型主要表现为工业化和市场化。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化是社会转型的必要条件和基本标志,工业化既是发达国家转型走过的道路,也是发达国家转型的必由之路。没有经济的市场化,就难以实现社会的现代化。

经济转型是一个宽泛、综合的概念,它既是经济体制的更新,是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也是经济结构的提升,是支柱产业的转换,是国民经济体制和结构发生的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3.政治转型

政治转型是指一个政治实体的社会从一种形态的社会政治制度模式经过一系列的改革变化,转为另一种形态的社会政治制度模式,包括政治体制、政治制度、所有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等一系列的变化。政治层面的转型主要表现为民主化,政治民主化程度的高低与社会转型或社会现代化程度的高低是成正比的。

政治转型是从传统的专制集权统治向现代民主体制的过渡,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一个政治现代化和政治民主化的过程。

从世界各国政治发展的历程来看,政治转型采取了不同的路径,形成了不同的模式。

4.文化转型

文化转型是指由一种文化形态转变为另一种文化形态,它不仅包括狭义的文化方面的诸因素,如哲学、伦理、道德、传统、风俗、习俗、价值观念、社会心态、思维方式、行为规范和文学艺术等精神因素的转变,还包括体现在制度、经济目标、模式、物质形态等广义上的种种文化印迹和模式的深层文化结构的变化。文化转型的实质是在特定时代特定民族或社会群体中主导性文化模式的新旧转换过程。

文化转型的起因是基于社会政治、经济、科技发展、变革的需求,而这种需求往往表现为压力和危机,进而转化为文化转型的动力。没有这种需求的牵引和推动,文化不可能进步、发展,更谈不上由传统文化向新型文化的变革与转型。反之,文化的创新与转型会有力地影响着科技、经济、社会的发展与进步。既能满足需求,又能提供动力,起着引领作用的文化,才是先进文化

应该指出的是,上述各个方面的转型彼此密切联系,有时候甚至难以把它们截然分开。如从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转型论的角度来看,生态文明转型不仅包括生态经济、生态社会转型,还包括生态文化转型,因为生态文化是一种和谐文化,是一种以人为本的文化,也是一种永葆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文化。生态文化的转型也包含着经济运行方式调整、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过程[4]

同时,上述各种转型之间也是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的。如一个国家在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的过程中,必须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等各个方面的全面转型。如果仅有少数方面的转型,是不可能实现整个社会的发展和进步的。

例如,单纯的经济增长并不一定体现为社会的发展,社会发展的最深刻的内涵是人自身的发展和现代化,而人自身的现代化最终体现为深刻的文化转型[5]。从一定意义上讲,文化转型与社会转型、政治转型、经济转型等有着非常紧密的关系。一个时代的文化精神不仅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政治生活、经济生活、文化生活和社会生活,而且对各民族的政治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以及社会建设起着价值引领和整合协调的作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