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服务小微企业的普惠金融面临普而难及的困境

服务小微企业的普惠金融面临普而难及的困境

时间:2023-05-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从银行获得贷款的小微企业大多是通过抵押资产获得贷款的,而无法提供资产抵押的小微企业要想获得贷款极其困难,普惠金融仍然“普而难及”。一些银行对服务小微企业的普惠金融业务实施名单管理,由总行下发名单,只有榜上有名的企业才能获得授信资格,而名单的准入条件常常是需与该银行进行深度合作,比如代发工资等。

服务小微企业的普惠金融面临普而难及的困境

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各大银行相继设立了普惠金融事业部,并对开展普惠金融业务实行增速、户数、申贷获得率“三个不低于”考核,普惠金融发展迅速,有力支持了小微企业的成长。截至2018年一季度末,具有普惠性质的小微企业贷款(包括单户授信小于500万的小微企业贷款、小微企业主及个体工商户经营性贷款)余额7万亿元,同比增长12%,增速比上年末高2.2个百分点。但在调研中,也发现一些突出问题。

一是信息不对称,贷款需求和放贷供给对接效率低。大多数小微企业财务信用管理不太规范、信息不完整、查核不方便,信用状况的识别度、区分度很低。即便是还贷能力较强的小微企业,银行等金融机构要精准识别和筛选出来进而授信、放贷,也要耗费很多时间、精力和资源投入,难度大、成本高、效率低。这必然会抬高小微企业的融资成本,加剧融资贵问题。据反映,特别是在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任务较重的时候,一些银行等金融机构对小微企业贷款存在着更为从紧的倾向。同时,小微企业对银行的授信和放贷评估标准了解不多,在很多企业看来,银行授信和放贷都是“暗箱操作”,因此小微企业不仅在日常经营过程中很难针对性地改善自身信用管理、提升信用等级,还会导致对自身信用状况缺乏合理认知,在申请贷款、等待放款过程中因不切实际的过高期待而耗费很多精力和时间。这也是很多小微企业抱怨融资难、融资贵的一个重要原因。

二是信用贷和抵押贷发展不平衡,缺乏抵押物的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从银行获得贷款的小微企业大多是通过抵押资产获得贷款的,而无法提供资产抵押的小微企业要想获得贷款极其困难,普惠金融仍然“普而难及”。有媒体报道,某大城市一些银行很少做小微企业的信用贷,用于小微企业的信用贷额度紧张、审批时间长、贷款利率高,放贷额度一般在50万—100万元之间,年化利率一般在13%左右,比房产抵押贷的年化利率高出8个百分点。小微企业要想获得贷款,除了经营良好之外,还必须有充足的资产抵押,因而很多初创企业被拒之门外。金融机构之所以在抵押贷和信用贷之间厚此薄彼,根本原因还是在于小微企业的信用状况难以评估。(www.xing528.com)

三是“名单管理”暗藏着排斥效应,“名单”外的更多小微企业融资困难。一些银行对服务小微企业的普惠金融业务实施名单管理,由总行下发名单,只有榜上有名的企业才能获得授信资格,而名单的准入条件常常是需与该银行进行深度合作,比如代发工资等。在国家政策引导金融资源向小微企业加大倾斜的背景下,一些银行不是放宽小微企业的授信准入标准,而是把资源倾斜在已经在本行获得授信的那些小微企业上。对那些在名单之外、尚未纳入授信范围内的更多小微企业而言,这成了一种变相的排斥。

四是考核机制不完善,压力传导使政策执行偏离初衷。对普惠金融业务实行“三个不低于”考核,初衷是希望督促金融机构提高对普惠金融的资源投入力度。但在实际执行中,有的金融机构为了提高申贷获得率,在减小申贷户数这个分母上花心思,增加受理申贷的前置评估程序,延长了整个贷款的办理周期,降低了效率。还有的金融机构为了完成新增客户数和融资投放量的指标任务,将大型企业的子公司列入小微企业普惠金融放贷范围,使那些真正需要资金的小微企业更难获得贷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