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如何正确判断顾客需求并提供服务?

如何正确判断顾客需求并提供服务?

时间:2023-05-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我国人口平均预期寿命不断提高的过程中,女性提高速度快于男性,并且两者之差也进一步扩大,这与世界其他国家平均预期寿命的变化规律是一致的。比如心脑血管疾病一旦发病,轻则致残,重则危及生命。因此,不能因为慢性病短时间内不危及性命而轻视。要遏制慢性病,保持身体健康,需要从健康的生活方式开始。31年中,每年上述5个死亡原因占所有死亡的比例超过85%。中国目前有超过1亿的人口患有糖尿病。糖尿病患者中,只有30.1

如何正确判断顾客需求并提供服务?

医院服务应该从单纯的疾病诊断治疗转变为健康管理,这样医院服务的对象就从单一的患者转变为健康人群、亚健康人群和患者人群。

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显示,1990年到2000年我国人口增长11.66%,而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显示,和上一次调查相比,我国人口10年只增长了5.84%。我国的人口已经呈现出了低生育率、低死亡率、低增长率的特点。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显示,2010年我国人口平均预期寿命达到74.83岁,比10年前提高了3.43岁。2010年我国男性人口平均预期寿命为72.38岁,比2000年提高2.75岁;女性为77.37岁,比2000年提高4.04岁。男女平均预期寿命之差较10年前相比,由3.70岁扩大到4.99岁。在我国人口平均预期寿命不断提高的过程中,女性提高速度快于男性,并且两者之差也进一步扩大,这与世界其他国家平均预期寿命的变化规律是一致的。

2008年第四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结果显示,过去5年间,居民两周患病率由14.3%增加到18.9%,慢性病患病率由15.1%增加至20.0%。按2008年人口总数13.3亿推算,当年全国两周患病病例数达到65.4亿,比2003年增加了14.6亿;慢性病总病例数达到2.6亿,比2003年增加了0.6亿。

慢性病不是特指某种疾病,而是对一类起病隐匿、病程长且病情迁延不愈,缺乏确切的传染性生物病因证据,病因复杂,且有些尚未完全被确认的疾病的总称。随着工业化、城镇化、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以及受不健康生活方式等因素影响,近年来我国慢性病发病率呈快速上升趋势。根据国家卫计委发布的《中国疾病预防控制工作进展(2015年)》,慢性病导致的死亡人数已占到全国总死亡人数的86.6%,导致的疾病负担占总疾病负担的近70%。

国家卫计委发布的《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15年)》显示,我国居民慢性病状况令人忧虑,2012年18岁及以上成人中约每4人中就有一个患高血压,每10人中有一人患糖尿病,超重肥胖问题凸显,高血压、癌症发病率10年来呈上升趋势。慢性病正成为我国居民健康的重要杀手。

慢性病的危害绝不亚于急性病。慢性病起病隐匿,病程长,病情迁延不愈,有的长达十年甚至几十年,防治不及时同样会造成严重后果。比如心脑血管疾病一旦发病,轻则致残,重则危及生命。因此,不能因为慢性病短时间内不危及性命而轻视。

随着社会快速发展,慢性病正呈现年轻化趋势。生活节奏加快、工作压力大、作息不规律、长期疲劳都是慢性病的诱因。同时,生活水平提高后不节制饮食,长时间使用电子产品等,也在不知不觉中给健康带来威胁。

慢性病是“时代病”,更是“生活方式病”,与个人日常饮食起居等密切相关。吸烟、过量饮酒、活动不足以及高盐高脂等不健康饮食,都是威胁健康的因素。要遏制慢性病,保持身体健康,需要从健康的生活方式开始。

如何拥有健康的生活方式?不吸烟、不过量饮酒、适量体育锻炼、少乘车少乘电梯多走路、荤素搭配均衡饮食、远离高热量高盐高脂食物、保持合理体重、保持平常心态等,都是远离慢性病的有效做法。

我国居民患病结构继续变化,传染性疾病患病率缓慢下降,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患病率迅速上升。两周患病病例中,新发病例的比例由1998年的61%下降到2008年的39%,而慢性病持续到两周内的病例由39%增加到61%。疾病结构也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化,循环系统疾病(如心脏病、脑血管病、高血压病等)、肌肉骨骼系统疾病(如椎间盘疾病)、内分泌系统疾病(主要为糖尿病)迅速上升,而呼吸系统疾病患病率有所下降。城乡居民慢性病的疾病谱存在明显差异,高血压、糖尿病、缺血性心脏病已经成为威胁城市居民健康的主要疾病;而在农村地区,尽管这三类疾病的患病率也呈上升趋势,但胃肠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患病率仍处于疾病谱的前几位。

有关专家根据我国1982—2012年的《中国卫生统计年鉴》的相关数据分析得出:1982—2012年,我国城市和农村居民的主要死亡原因均为恶性肿瘤、脑血管疾病、心脏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损伤和中毒。31年中,每年上述5个死亡原因占所有死亡的比例超过85%。

我国心血管病危险因素流行趋势明显,导致了心血管病的发病人数增加。总体来看,我国心血管病患病率及死亡率处于上升阶段。《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8》显示,据推算心血管病现患人数2.9亿,其中脑卒中1300万,冠心病1100万,心力衰竭450万,肺源性心脏病500万,风湿性心脏病250万,先天性心脏病200万,高血压2.45亿。心血管病死亡率居首位,高于肿瘤和其他疾病,每5例死亡中就有2例死于心血管病,特别是农村,近几年来心血管病死亡率持续高于城市。心脑血管病住院总费用也在快速增加,2004年至今,其年均增速远高于GDP增速。我国心血管病负担日渐加重,已成为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防治心血管病刻不容缓。

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监测结果表明,2012年18岁及以上居民的超重率为30.1%,肥胖率为11.9%,与2002年相比分别上升了7.3%和4.8%;2012年农村居民超重和肥胖率虽低于城市居民,但上升幅度要大于城市居民。

在我国9个省市人群进行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CHNS),对人群的营养与健康状况进行了长期监测,近20年来多次横断面调查(每次调查均超过5千人)资料显示,人群超重、肥胖率呈持续上升趋势,2011年20岁及以上人群年龄标化超重+肥胖率(BMI≥24.0kg/m2)达到42.3%,中心性肥胖率(男性腰围≥90cm,女性腰围≥80cm)达到44.0%。

青少年的超重、肥胖率也明显增加,2012年中国6岁以下城乡儿童的超重率(8.4%)和肥胖率(3.1%)较2002年(6.5%和2.7%)明显升高;2012年7~17岁城乡儿童超重率(9.6%)和肥胖率(6.2%)较2002年(4.5%和2.1%)明显升高。

中国目前有超过1亿的人口患有糖尿病。中国成年人糖尿病的患病率从1980年的0.9%上升至2010年的11.6%,我国可能已成为世界上糖尿病患病人数最多的国家之一,而处于糖尿病前期的人群高达50.1%。糖尿病患者中,只有30.1%的人在前期得到诊断,25.8%的人得到治疗,经过治疗的患者中也只有39.7%的人病情得到控制。由此可以看出,中国糖尿病患者基数庞大,诊治率远远不够,治疗缓解率也非常低。即使这样,国家也承担了巨大的经济负担,国家医疗支出中在糖尿病上的支出占总支出的比例从1983年的1.96%上升至2007年的18.2%,总计2000亿人民币,预计2030年达3600亿人民币。

如果我们不采取措施预防糖尿病前期向糖尿病转化,我国糖尿病患者将进一步增加,这将加重我国医疗系统的负担。而已被诊断的患者如果得不到良好的治疗和管理,糖尿病并发症给个人、家庭和国家所带来的精神和经济负担将会影响我国社会和经济的健康发展。

看病贵的根源是看疑难杂症贵、看重病贵,但疾病早期的治疗费用不会太高,所以居民需要健康体检,才能早发现和早治疗疾病。慢性病特别是中晚期癌症难以治愈,且中晚期癌症病人比例较高,医疗费用高,90%的医疗资源都集中于疾病中晚期的治疗。据统计,多数人一生80%的积蓄用于疾病中晚期的治疗。

疾病预防重于疾病治疗,预防就是防患于未然和早期发现疾病。定期全面健康体检才可以把疾病阻断在恶化之前,减少医疗费用,这是解决看病贵的重要途径。本·富兰克林曾说过:一盎司的预防,胜过一磅的治疗。我国临床研究表明:一元的预防投入可以节省医疗费8.59元,还可相应节约大约100元的重症抢救费。美国研究报告显示:中年注意养生,心血管危险因素少的人,进入老年后,医疗费用可减少1/2至2/3。

我国唐代大医学家孙思邈科学地将疾病分为“未病”“欲病”“已病”三个层次,而当前的健康卫生管理工作还是集中在患者发病后的治疗,即“已病”层面,对发病前的“未病”和“欲病”阶段缺乏预防和监控,在治疗过程中由于前期健康数据的缺失,医生往往对某些慢性病的持续治疗效果和恢复程度难以判断。

随着医学模式的发展,已有预防医学、保健医学、临床医学和康复医学组成的完整医学体系。世界卫生组织已明确提出:21世纪人类健康的65%要靠个体自我的健康管理。同时,随着生理-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提出,以自我保健为核心的医学将广泛兴起。自我保健、自我医疗、自我护理将成为人们防病、治病、维持健康、延年益寿的最佳手段,也意味着:将来的医疗重点将由医院、单位转向家庭、个人,这为保健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定义,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的状态,而是生理、心理、精神和社会交往上健康的状态。根据这一定义统计,我国民众中真正健康和患病的人群大约占1/3,有2/3左右的人是处于健康和患病之间的过渡状态,常常称为“亚健康状态”。“亚健康状态”处理调整得当,则可以向健康状态转化;若处理不当或不及时,则会向患病状态转化。

亚健康是指人处在健康和患病之间的一种中间状态,比如有些人总感觉身体不舒服,但在医院进行了各种检查却查不出来任何疾病或指标异常,而且不需要进行任何治疗这些不舒服的感觉也会自行消失,只是不一定彻底消除,总是时隐时现。从表面上看,亚健康状态对人体的危害不大,仅仅表现出一些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前兆,但如果不进行及时、有效的预防和处理,将来可能发展成患病状态。

此外,随着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心理疾病已经越来越严重地威胁到人们的健康,抑郁症造成的自杀案例也日益增加。因此,只有保持良好的心理平衡和积极的社会适应能力,再加上合理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等,建立科学的生活方式,才能走出亚健康,远离亚健康。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权利意识和主观需求也在不断地提高,因此,患者在医院就诊和住院治疗时,其权利意识和主观需求也在不断地觉醒和提高。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让广大民众获取信息的途径增多和获取信息的数量增加。因此,患者在医院门诊就诊和住院治疗以前,就掌握和了解了很多疾病相关信息。(www.xing528.com)

患者及家属来到医院治疗疾病,不但关注健康安全和治疗效果,同时还关注就医体验。从以往单纯要求治好病,到现在不但要治好病,还要求服务好和价格低;不但要治疗疾病,同时还要在医院里生活;不但要治疗好疾病,同时还需要重返家庭和社会。

当第一眼看到新加坡心理卫生学院这个名称时,大家可以猜猜这是一家什么机构。其实就是新加坡精神病医院,当年梁友铭院长接手这家医院时,病人不愿意让别人知道在精神病医院看病,就连医生、护士在精神病医院上班都感觉到抬不起头来。

梁友铭院长苦苦寻思如何改变人们对精神病医院的误解和歧视,后来根据医院与门前大道隔着一条小河,河上有由木板搭成的小桥,就直接改名为“板桥医院”。但没有想到两年不到,板桥医院在新加坡民众的心目中就成了精神病医院的代名词。

最后梁友铭院长一不做,二不休,彻底将新加坡精神病医院更名为新加坡心理卫生学院,寓意着去精神病医院看病的病人是去学习的,在医院工作的医生、护士是给病人上课的老师。

医院不仅把名字改成类似学校的名称,而且在办院的理念和思路上都朝着开放办院、寓教于乐等类似学校的方向发展。医院当时做出了一个外界不能理解和医院员工极力反对的一个举措:除了急诊和重症病人的区域外,把其他所有门诊和病区的铁门、铁窗全部拆除。

医院里还有一个让患者和家属毛骨悚然的科室是肿瘤科。因为在人们的传统认知中,肿瘤是癌症的代名词,癌症就等于死亡,如果一个人患上癌症,意味着其生命将在较短时间内画上句号。

曾经和几位肿瘤科的主任探讨肿瘤科的命名问题。精神病医院可以叫作心理卫生学院,肿瘤科是否可以叫作生命教育学院?癌症病人最大的压力是对死亡的恐惧,肿瘤科除了治疗疾病外,还应该有一个重要的任务是死亡教育。如果能够正确地面对死亡这个不可逆的自然规律,人们就能够平静和谐地与疾病相处。

我们去新加坡心理卫生学院参观时,随处可以看到穿着病号服的病人在院区里随意走动,无拘无束。当他们了解到我们是参观医院的,他们非常友好地问道:“朋友,你们来自哪里?”得知我们来自中国后,这一群病人快乐地给我们唱了一首《远方的客人请你留下来》,逗得我们这群人哈哈大笑。

在医院的接待室里,梁友铭院长给我们详细讲解了医院创新品牌策略——改变新加坡精神病医院传统办院的思路,这是受到了新加坡监狱服务的启发。由于新加坡监狱改变传统的监狱功能,把监狱的管理定位为犯人生命中的船长,目标是让犯人能够康新、更新、重新。这一颠覆传统监狱的管理模式,让新加坡监狱获得2006年“新加坡质量奖”,成为“新加坡十大首选雇主”之一。

梁友铭院长发现精神病医院与监狱有一定共同点。在传统的精神病医院里,病人大部分不能够完全治愈,正常回归社会。人一旦患上精神疾病后,后半生将在精神病医院的封闭环境中度过,与监狱犯人情况有共通之处。

梁院长饶有兴趣地讲道,实际上很多精神疾病患者与天才只有一线之差,接受住院治疗的一部分精神病人是非常有才华的,所以在医院的柱子和文化墙上可以看到由病人创作的艺术作品,这是我们对精神疾病患者最大的尊重。

通常,当我们走进医院的时候,更多见到的是白色的墙、白色的床单、穿着白大褂的医生和护士,第一感觉就让人感到冰冷和害怕。甚至有的家长在孩子生病哭闹时,还会说上一句:“再哭,就让护士阿姨过来打针!”孩子一下子就止住了哭声,我们的医务人员在小孩子的心目中都扮演了“狼外婆”的角色。

其实我们应该努力去改变这一状况。试想一下能否将儿科病房装扮得像幼儿园一样:五彩缤纷、生动活泼,让孩子们到了这里就像是到了儿童乐园,没有恐怖和害怕,更多的是喜欢。能否将儿科的每一个病房像动物园一样命名,猴子馆、猩猩馆、熊猫馆、大象馆等等?儿科的医生和护士上班也不用穿白大褂,直接扮演喜羊羊、灰太狼、美羊羊等动画片的卡通形象。这样孩子们可能就不会害怕医生和护士,也许是喜欢都来不及。

在新加坡心理卫生学院的花园里,我们见到了一尊独特的雕像——异形的“心”,寓意着新加坡心理卫生学院将以最宽容的爱心来对待精神疾病患者。

梁友铭院长还用一首在山东泰山旅游时即兴创作的诗来表达对精神疾病患者的无限关注和关爱。诗的内容为:“精心呵护献爱心,神清智朗皆良民,病非沉疾难医治,运转时来喜逢春。”并且将每行的第一个字连接起来就是“精神病运”,大概的意思是患上精神疾病并不是一件可怕的事情,当患者来到新加坡心理卫生学院治疗,将会发现意外的惊喜。

新加坡心理卫生学院的愿景和目标是:对精神疾病患者无歧视,让精神疾病患者无须长期住院、无犯罪、无自杀,并且让所有的人身心健康!

对精神疾病患者的治疗,不但要控制和治愈疾病,同时还要关注精神疾病患者的心理功能和社会功能的康复。

病人的疾病症状得到控制以后,医院将会安排8周左右的生活能力和职业技能的康复训练。在病区里有与家里相似的客厅、饭厅和书房,精神疾病患者可以在这样的环境中恢复日常生活能力。

对一部分因为患精神疾病而失去工作的患者,医院还引进了全国知名的蛋糕连锁店作为慈善项目帮助患者再就业。蛋糕连锁店直接在医院院区内开设一个分店,需要进行职业技能康复的患者在这里训练3个月。在这3个月的职业技能训练期间,患者不但不需要缴纳住院的费用,每位康复患者每月还可以领取1000新币的工资,其中蛋糕连锁店只需每月支付300新币,另外700新币由医院募捐的慈善款项来支付。

3个月的职业技能训练期结束后,通过医生对疾病的评估和蛋糕店对技能的考核,如果考核合格,医院将安排康复患者到蛋糕连锁店的其他分店工作,医院还会对患者进行长达6个月的跟踪随访。

医院将精神疾病的康复训练和慈善项目结合起来,不但让精神疾病患者真正地回归社会,同时也让社会对精神疾病患者多了一分理解和少了一分歧视。

参观快结束时,梁友铭院长告诉我们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在2004年到2009年期间由卫生部委托第三方做患者满意度调查,医院获得五次专科医院第一名。当时其他的专科医院就向卫生部和第三方调查机构提出质疑:在精神病医院做的满意度调查真实性有多少?第三方调查机构回应,我们的调查对象都是通过评估治愈的患者或者正在治疗过程中的患者家属,结果是真实可信的。

最后,梁友铭院长说:“新加坡心理卫生学院的目标是,建立亚洲最好,最让精神病患者喜欢的医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