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商指直接向医院提供商品及相应服务的企业及其分支机构、个体工商户,包括制造商、经销商和其他中间商。医院供应商主要包括商品提供者,例如药品商、设备商、器械商、建筑商、信息商等,以及第三方服务商,例如维修服务、物业服务、安保服务、餐饮服务等。
我国很多省市药品招标都是采取低价中标的模式,政府采购部门和医院相对于药品供应商来讲有较强的议价能力。但是,由于中标药品价格偏低,药品企业中标后容易出现难以持续生产的现象,即企业中标了,药厂也答应了,但是过了一段时间以后这个药品消失了。药品需求方希望尽可能拿到比较低的价格来减轻医疗机构和老百姓的负担,其愿望和出发点是良好的,但是还要尊重市场规律,不能让企业长久亏本供应。这就需要政府来协调,请专家来分析研究,对药品的原材料供应、生产工艺、生产过程进行分析,提出一个比较合适的价格。在基本反映市场规律的前提下,在尊重供需双方意愿的基础上,通过政府的协调机制,让药品供应回到比较稳定的状态。
近年来,我国一些医院呈现不断扩张趋势,也为了应对市场竞争等,迷恋于斥巨资购买大型进口“超级设备”。业内人士指出,目前,我国部分地区医疗器械存在“洋品牌”垄断、价格虚高等问题,客观上加剧了群众“看病贵”现象。动辄上千万元的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系统(DSA)、PET-CT系统等世界顶级医疗设备,基本是“超级医院”的“标配”。
中国医学装备协会此前公布的2012年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与磁共振设备市场规模分析结果显示,西门子医疗在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和磁共振设备市场的占有率第一,与美国通用电气、荷兰飞利浦公司分食了中国高端医疗设备市场超过7成的份额。我国将成全球第二大高端医疗设备市场。(www.xing528.com)
国产高端大型医疗设备与国外的相比,有明显的价格优势,能低40%~50%。高端医疗设备加速国产化,能有效降低医疗设备的采购成本,如果国产的设备能够在市场上站得住,国外品牌的价格至少降1/3。
整体来说,我国医疗器械企业的创新意识和研发意识较为薄弱,研发投入也较低,目前很多国产医疗器械企业仍处于低端仿制阶段,这导致了我国整体医疗器械生产水平较低。国家对医疗器械研发的扶持较少,单纯依靠企业来引导和研发,不仅周期长,效果也不好。目前为止,我国医疗器械企业还没形成自己的研发理论体系。
医院相对于提供保洁、保安、餐饮、洗涤、绿化等服务的第三方,具有较强的议价能力。但是如果医院的议价能力太强,付给第三方的费用太低,第三方服务的质量就难以得到保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